A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现在正考虑投产一新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2006年初资本总额47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1700万元(月末付息),年利率5%,无手续费;权益资金3000万元,股数1000万股,2005年的销售收入为8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付现成本为950万元(不含利息),非付现成本为50万元。
(2)公司拟投产一种新产品。新产品的市场适销期为5年。该产品的生产可以利用企业原有的一台设备,此外还要购置一台配套设备。
(3)旧设备当初购买成本1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设备的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10%,已经使用5年,预计尚可使用年限5年,5年后的最终残值为0,设备当前变现价值为65万元,已经商量好了一家买方。
(4)新设备买价为2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设备的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10%,直线折旧法。使用5年后的变现价值估计为10万元。
(5)新产品投产后,预计每年的销售收入会增加1000万元,假设变动成本率仍为60%,固定付现成本会增加82万元(不含利息)。
(6)生产部门估计新产品的生产还需要增加100万元的营运资金。
(7)公司过去没有投产过类似新产品项目,但新项目与另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项目类似,该上市公司的β为1.2,其资产负债率为60%,目前证券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为5%,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0%。所得税率为30%。
(8)投资所需300万元资金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方案1)按6%的利率平价发行债券,不考虑筹资费用;按每股3元发行新股(方案2)。
要求:
(1)确定增加新产品前的每年息税前营业利润;
(2)确定增加新产品后的每年息税前营业利润;
(3)该公司取得较高每股收益作为改进经营计划的标准,判断公司应采用何种筹资方式;
(4)计算筹资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百分位取整);
(5)按照实体现金流量法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甲公司2005年末的负债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包括长期应付款120万元,另外包括应付账款等无息负债8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200万元,预计2006年销售增长率为5%,从2007年开始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到2009年停止下降,以后可以持续。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不包括折旧与摊销)为400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为 200万元,营业和管理费用(不包括折旧与摊销)500万元,折旧与摊销100万元,平均税率为30%;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006~2007年为10%,2008年及以后各年为8%,期初投资资本与销售同比例增长。目前每股价格为8元,普通股股数为800万股。
要求:
(1)计算2006年的息税前营业利润;
(2)计算2006年的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
(3)假设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一直保持不变,按照经济利润模型计算企业价值(中间数据最多保留四位小数,最后计算结果取整数);
(4)计算每股价值,评价是否被高估了,是否值得购买。
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本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要求:
(1)完成工资费用分配表;
(2)编制下列制造费用明细账
E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产品成本,并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成本差异,有关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6公斤×1.5元/公斤=9元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4小时×4元/小时=16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3元/小时=12元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4小时×2元/小时=8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9+16+12+8=45元
(2)其他情况:
原材料:期初无库存原材料;本期购入3500公斤,单价1.6元/公斤,耗用3250公斤。
在产品:期初在产品存货40件,原材料为一次投入,完工程度50%;本月投产450件,完工入库430件;期末在产品60件,原材料为一次投入,完工程度50%。
产成品:期初产成品存货30件,本期完工入库430件,本期销售440件。
本期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时,支付工资8820元,支付变动制造费用6480元,支付固定制造费用3900元;生产能量为2000小时。
要求:
(1)计算产品标准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按采购量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按二因素分析法计算);
(2)把各项成本差异转入本期损益;
(3)计算企业期末存货成本。
A公司有关内容如下:
(1)2004年12月31日的普通股股数为10000万股;
(2)2005年7月18日该公司为了减少注册资本,回购本公司股票600万股;
(3)2005年10月12日按约定的转换价(每股10元)将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被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为3060万元,面值为3000万元;
(4)2005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960万元。
2006年需要增加投资资本1000万元,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70%,债务资本占 30%,按规定应该从2005年净利润中提取300万元的盈余公积,不发放股票股利,只打算分配现金股利,本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2005年该公司的每股收益;
(2)计算应该分配的股利和筹集的债务资本;
(3)假设该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市盈率为20,公司股票为固定增长股票,股利固定增长率为6%,计算该公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4)假设无风险报酬率为4%,该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2,资本市场有效,结合(3)计算确定市场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ABC公司的一种新型产品原有信用政策n/30,每天平均销量为20个,每个售价为 75元,平均收账天数40天;公司销售人员提出了新的政策,以便促销产品,新的政策包括改变信用政策:“2/10,n/50”,同时以每个60元的价格销售,预计改变政策后每天能多售出60个,估计80%的客户会享受折扣,预计平均收账天数为45天,新政策同时需要增加8万元的广告费。企业资本成本率为10%,存货单位变动年储存成本是9元,每次订货成本为225元,该新型产品的每个购买价格为50元。
要求:
(1)计算公司该产品改变政策前后的经济订货量和最佳订货次数;
(2)若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存货正常交货期为10天,延迟交货1天的概率为0.2,延迟交货2天的概率为0.1,不延迟交货的概率为0.7,计算合理的保险储备和再订货点;
(3)按照第(1)和第(2)问所确定的经济订货量和再订货点进行采购,综合判断应否改变政策
某上市公司本年每股股利2元,国库券利率为4%,平均风险股票要求的收益率为 8%,预计第1年、第2年股票的β系数为1.5,第3~5年的β系数为2.0,第6年以后均为 1.8;该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打算今后继续实行该政策。该公司没有增发普通股和发行优先股的计划。预计该公司净收益第1年增长4%,第2年增长5%,第3年及以后年度其净收益可能为:
(1)保持第2年的净收益水平;
(2)第3年至第5年净收益增长率每年比上一年下降1个百分点,从第6年起增长率保持稳定。
要求:
(1)计算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2)计算第一种情形下该股票的价值;
(3)计算第二种情形下该股票的价值。
已知:(P/S,10%,1)=0.9091,(P/S,10%,2)=0.8264,(P/A,12%,3)=2.4018
(P/S,12%,1)=0.8929,(P/S,12%,2)=0.7972,(P/S,12%,3)=0.7118
如果在折扣期内将应付账款用于短期投资,所得的投资收益率高于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则应放弃现金折扣,直至到期再付款。 ( )
闲置能量差异的账务处理多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 )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个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的大小与企业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呈反向变动。 ( )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
2009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
2012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2012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2012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2012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2017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2013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
2014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
2014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