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卷(3)

  • 卷面总分:148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32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本套试卷总分:150分;共有3大题;测试时间:120分钟

  • 单项选择题
  • 材料分析题
  • 写作题
部分试题预览
  1. 请以“素质教育之我见”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找去,提出了批评。 

    问题:结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3. 挂在墙壁上的石英钟,当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会停在哪个数字上?(  )

    • A.3
    • B.6
    • C.9
    • D.12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美、日、中三国教育的差异。

  5. “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 A.专业意识 
    • B.专业态度 
    • C.专业技能 
    • D.专业品质
  6. 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巨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国家需要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力的所有权 
    •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7. 一个悲观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 A.世界原本是美好的,我们应热爱生活 
    • B.用悲观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是人类的天性 
    • C.心情的颜色决定着世界的颜色 
    • D.为物所扰,为己所累,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8.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重视,体现所有儿童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精神髓要原则是(  )。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 B.尊重儿童基本权利原则 
    • C.尊重 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 D.无歧视原则
  9. 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 A.某区人大常委会接受区长辞职 
    • B.某县人民法院受理起诉县教育局的案件 
    • C.某省人民政府制定《行政程序暂行规定》 
    • D.某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长的述职报告并进行评议 
  10. 目前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会引起通胀吗?如果经济复苏不明显,而银行体系依然开闸放水,那么大量资金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从而会推高物价指数,并带来通胀,最坏的情况下甚会形成“滞胀”。如果信贷的大规模投放伴随着经济复苏,那么,即使物价指数上涨,也是属于温和健康的上涨,和通胀无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 A.通胀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 B.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与通胀的发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 C.物价上涨的程度,是判断通胀是否发生的主要标志 
    • D.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通胀是不大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