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

  • 卷面总分:10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28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2013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总分共100分,共七类大题。

  • 单项选择题
  • 判断题
  • 科技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古诗词鉴赏及古诗文填空
  • 写作
部分试题预览
  1. 把下面横线处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8分)

    (1)奉献是什么?奉献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贞不渝;奉献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生态度;奉献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奉献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今,奉献就是“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抒发的是别愁离绪;苏轼的“______________?把酒问青天”,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杜牧的“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淡雅的意境。

  2. 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我们的未来。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我欣喜地发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

    请以“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

  3.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③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1)“巴山夜雨涨秋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4分)

    (2)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首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________的情感;第二首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________的志向。(4分)

  4.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都邑胜境 无丝竹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 B.裨形胜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C.疏凿芜秽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 D.其境过清 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5.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鼓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选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佳:美好。③阴:树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ǐ):使。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神寒骨(   )(2)皆怪石(   )

    (3)不可状(   )(4)为之然(   )

  6.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3)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日“右溪”。

  7. 这篇散文写了一对老人,同时也写了他们的邻居。假如你生活在这个小区,请写一段文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80—100字)(6分)

  8. 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这个修辞方法的作用。(3分)

    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

    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文,然后完成问题。

    有一缕阳光叫感动

    于兆文

    ①小区里常见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或相互搀扶着,慢慢向前走着;或一前一后,老太太在前,用一根拐杖牵着后面的老头。两位老人总是那么有说有笑、幸福而又安详地从我面前走过。两位相依相携的老人,成了小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②老头是一个瞎子,听说在一次矿难中被人从矿井里救出时,眼睛没遮挡,被强烈的阳光刺瞎了。矿上也没赔上几个钱,辗转来到我们这里,就买了底楼的两间车库,一间住人,另一间堆放废品,靠收废品为生。

    ③开始时,老人们总是隔三四天,趁着晌午上门去各家收些废品。收废品的那天,他俩旱早吃了午饭,轻敲着各家的门,许多人当初还以为他俩是要饭的,没几个有好脸色。后来知道了原委,许多人家一有废品就主动送上门。等废品积到了一定数量,废品站就派小货车专门来拖货。

    ④坐家收废的两位老人十分知足。为了回报小区住户,他俩还和小区保安一起,每天戴着红袖章,转悠在小区各楼道里,防着小偷小摸的事发生。尽管老头是个瞎子,但义务巡逻的时候总爱戴着一副墨镜。俩人面前挂着个哨子,这阵势也挺雷人的。有两次,小偷刚准备作案,老头就急促地吹响了哨子,穿透力极强,小区保安一听到信号,迅速赶到,将小偷拿下。

    ⑤有几次晨练,我都见到两位老人坐在花园里的石凳上,老太太拿着一份报纸,一字一句地读给老头听。老头一旁端坐着,似在倾听花开的声音,又像在倾听整个世界,神态是那么安详、专注。

    ⑥我家订了几份报纸,一看完,便叠好送给两位老人。那时候,老头的脸上像是绽开了花,一个劲地言谢。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

    ⑦见我常年免费送报纸,他们竞买了一箱牛奶,说是给我女儿的。我坚决不收,他们就差下跪求我了,没办法只好收下。两位老人平时从不贪人便宜,收废品也从不少给人一分钱,跟大伙儿相处十分融洽。有一次,邻居们提出帮他们办一份低保,当即被他们谢绝,说大伙儿给予他们的已经够多了,不能再给大家添麻烦,现在的日子,他们很满足……

    ⑧那天早上下大雨,我突然想起两位老人,怕他们摔倒在哪儿,没人知道。来到小区广场上,读完了报,老太太撑起雨伞,扶着老头,依然有说有笑地往家走去……

    ⑨那一刻,望着风雨中相依相携的两位老人,我似乎感到阳光早已从天而降,穿透风雨,穿透尘世无数守望的灵魂。这世界的雨兀自下着,可老人们的心头却燃着阳光,这阳光里有温暖、有珍爱、有牵手、有希翼,还有一缕穿过我的记忆,叫感动。

    (选自《散文选刊》2 011年第3期,有改动)

    本文的题目为《有一缕阳光叫感动》。阅读全文,用简短的文字概述“我”被“一对老人”的哪些事情感动了。(4分)

  10. 文章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一对老人”的语段,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一对品质优秀的老人。请你结合下列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对这对老人作出评价。(4分)

    (1)收废品的那天,他俩早早吃了午饭,轻敲着各家的门。

    (2)有两次,小偷刚准备作案,老头就急促地吹响了哨子,穿透力极强,小区保安一听到信号,迅速赶到,将小偷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