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押试卷(3)

  • 卷面总分:119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56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1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密押试卷(3):本试卷总分120分;共有5类型题目

  •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 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 第三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 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 第五部分常识判断
部分试题预览
  1. 120.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官名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郡守,北宋时设置,戍守边郡,起初为地方边郡官员,后逐渐演化为太守,即最高行政区域官员
    • B.郎中,始置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后改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历代沿置
    • C.钦差大臣,古代中央掌握军、政、监察的最高职官
    • D.巡按.清代总督、巡抚、将军的随从官称巡按,有文、武两种,文巡按以本省的佐杂官充任,武巡按以本省低级武官充任
  2. 119.下列关于文学史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

    • A.中国古代文学,指从上古到清王朝彻底瓦解这一阶段的文学历程。它从上古神话、《诗经》开始,一直到近代的小说、戏曲,几千年来源远流长、品类繁多
    • B.从上古到秦统一六国前,是我国文学的生长期。这一阶段文学以口头流传的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为起点,到春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尚书》
    • C.秦汉文学主要是两汉文学。诗是汉代文学的重要形式,这种文体是在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D.1840年鸦片战争至l919年五四运动的近代文学,在实质上是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演进的一种过渡性的文学
  3. 118.统一是我国历史的主流,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便处在大分裂时间,也同样暗含着走向统一的因素。下列选项中,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之所以走向隋朝的大统一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

    • A.局部的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一个量化过程,也是实现统一的条件,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三国、两晋、北魏、北周等,这种局面虽然仍处于政治上的分裂,但与东汉末年相比,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 B.长江、黄河流域贯穿了我国的整个脉络,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因此而紧密联系,再加上两汉时期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各地区人民的联系已不可分割,这使得全国统一具备了坚固的自然条件
    • C.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深的灾难和痛苦,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成为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这使得全国统一成为众望所归的事 .
    • D.江南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的扩展,使得全国统一具备了经济基础
  4. 115.对股票价格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通常是一致的
    • B.股票价格是可以变动的
    • C.股票价格趋向涨高,银行存款利息往往上涨
    • D.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
  5. 116.我国现行税制把税种分为( )。

    • A.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 B.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
    • C.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
    • D.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6. 117.经济全球化是( )。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 B.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 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7. 114.锦标赛的“锦标”起源于( )。

    • A.舞狮
    • B.摔跤
    • C.射箭
    • D.竞渡
  8. 113.据《经济学家》杂志报道,1995年全球保险费用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经济学家》指出,私人保险费用支出最多的国家往往是最富有的。在这些国家,购买保险是一种大众化的投资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

    • A.贫穷国家开展保险事业的效用很小
    • B.经济实力是保险业的坚实后盾,现代保险业日益发达
    • C.保险费占GNP比重的增长导致了基础投资不足
    • D.保险只是富人或富国的事
  9. 11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这说明( )。

    •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10. 110.存款储蓄有多种形式,其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是( )。

    • A.活期存款
    • B.整存整取
    • C.零存整取
    • D.整存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