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 500字左右的篇幅,请以“发展我市海水淡化技术及其产业的举措和建议”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请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结合所给材料,谈谈海水淡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还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要求:内容全面,有条理性和高度概括性。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水资源日益紧缺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6.2万亿立方米,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按 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220立方米,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1 760立方米。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 700立方米的为用水紧张国家。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长江以北地区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1%。即使在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土地资源也极不相配。黄河、海河、淮河三流域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GDP占32%,而水资源量仅占7.7%,人均水资源量约500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少于400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西北内陆河流域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耕地占5.6%,人口占2.1%,GDP占1.8%,水资源量占4.8%,该地区属干旱区,但因人口稀少,人均水资源量约5 200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1 600立方米。据统计,1997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19.9%,而黄河流域超过50%,海河流域接近80%,已经超过40%的水危机标准。
2.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3.根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球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将达到40多个。淡水资源日益短缺乃至水危机已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一些沿海国家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目前,有 120多个国家在应用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 775万吨,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
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海水淡化作为新兴朝阳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全球海水淡化的市场年成交额已达到数十亿美元,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目前,世界海水淡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以色列、法国、西班牙以及韩国等。
4.海河流域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共有26个大中城市。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1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15%,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因水资源短缺,一些大城市用水紧张,天津市已实施数次引黄,工业、农业发展受到制约。
据海河水利委员会介绍,经过20年的努力,海河流域的节水工作目前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等以上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37%,其中北京市达到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75%,主要灌溉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也达到0.5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此外,海河流域的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少,只占总供水量的1.2%。其中,海水淡化水量仅 0.02亿立方米,海水直接利用量为27亿立方米,微咸水利用量也才2.7亿立方米,只相当于微咸水资源量的15%;中水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据专家介绍,近50年来海河流域总人口增加了1倍,灌溉面积增加了6倍,GDP增加了30多倍,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而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却下降了一半。整个流域用水量中,约有 130亿立方米是依靠开发地表水、超采地下水等牺牲生态环境措施获得的。
5.耗资千万港元的香港海水淡化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位于屯门的海水淡化实验厂经过近一年测试,已成功生产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可直接饮用水。不过,香港水务署表示,海水淡化的成本过高,尚无法取代目前广东输港的东江水。
香港的海水淡化试验设施建在屯门的海水抽水站内,约有两个集装箱大小。试验包括:过滤海水,然后对已过滤的海水加压,通过特制的薄膜将淡水挤出,并将含高浓度盐分的海水排入大海。该设施从2006年11月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运行试验,目前能日产240立方米淡水,每立方米经过淡化的海水成本高于7港元,比现广东东江输港的饮用水贵了近一倍。这些淡水目前部分用作浇花。
据规划;2008年初试验设施将移至鸭脷洲,同样测试一年。特区政府会参考测试数据,决定未来大型海水淡化厂的选址和应用。
特区政府水务署助理署长吴盂冬指出,香港水资源不足,70%要依靠内地供应的东江水,而上年全港耗水量高达9.55亿立方米。他说,随着近年珠三角不断发展,对东江水需求亦日增,加上近年天旱,降雨量减少,有必要发展新水源。
吴孟冬同时也表示,由于30年内香港的饮用水供应“无忧”,政府暂时不会兴建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他说,由于海水淡化成本昂贵,政府希望将来兴建的海水淡化厂年供水量约占全港供水量的5%,主要作为补充水源。
据了解,香港20世纪70年代曾发展过海水淡化技术,当时用的是蒸馏方法,成本比现在的“逆渗透技术”贵出一倍多。
6.据了解,1990年,深圳就在特区内推出了5级阶梯水价政策,折射出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意识。1997年,深圳出台了污水处理收费政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识。近两年,深圳又先后提高了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标准,并拉大了阶梯水价级差。
在水价政策的引导下,深圳企业和社会的节水意识不断提高,用水方式不断优化。把洗菜水、洗衣水、冲凉水收集起来用于清洁、冲厕,已成为深圳市民比较普遍的用水方式。企业则纷纷从技术、工艺和管理上采取节水措施,全社会节水效果明显。据统计,全市居民户月均用水量20世纪末为29.37立方米,目前降至18立方米;全市万元GDP用水量20世纪末为54.3立方米,目前降至31.98立方米。特别是从2004年自来水调价以来,连续出现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用水量却减少的现象。2006年1~9月,深圳GDP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3%,但水务集团售水量下降了2.6%。
7.2006年11月21日,西澳大利亚州长艾伦(Alan Carpenter)为一个投资3.87亿美元的海水淡化厂揭幕。这个淡化厂预计每日将为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市输送1.3亿升饮用水,占该市每日供水需求的17%。这使得该州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个将海水淡化水作为主要的公众饮用水源的州。
西澳环保委员会主席菲利普(Philip Jennings)说,海水淡化厂虽有助于缓解珀斯的水短缺,但是,州政府的水政策是失衡的。“政府的政策过度关注供水方面的途径,并且说‘不管需要多少水,我们总能找得到’。”他说。“他们应该意识到,不能继续这样做了,这样做的后果是:投资成本很大,还可能引起生态破坏。大建海水淡化厂正在引起海洋环境的严重破坏,或者存在造成这种破坏的可能性。”
反对派的水资源发言人约翰(John Day)说,尽管海水淡化厂将会使珀斯的水危机有所减轻,但他反对多建。“我认为,在海岸边再建一个海水淡化厂的前景不妙,万不得已才能出此下策。”“海水淡化厂耗费大量能源,在缺水地区,政府应该在水的循环使用方面多下工夫。”“当然,居民社区在这方面需要被引领,对他们而言,要做好饮用循环水的准备。”“我认为,随着教育的深入,公众的理解,以及政府的正确领导,在这个领域大有可为。”
8.中国和英国的海洋研究专家表示,目前全球变暖趋势正导致海水酸度不断增加,如果不加以制止,将会日益破坏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英国权威海洋研究所——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
2017年深圳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7年公务员省考面试模拟题(1)
2017年公务员省考面试模拟题(2)
2017年公务员省考面试模拟题(3)
2015年组织管理模拟试卷35
2015年组织管理模拟试卷34
2015年综合分析类模拟试卷107
2015年综合分析类模拟试卷106
2015年综合分析类模拟试卷105
2015年综合分析类模拟试卷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