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四川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1

  • 卷面总分:10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4次
  • 作答时间:150分钟
试卷简介

  • 1.
部分试题预览
  1. 结合材料5~14的内容,针对产能过剩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思路或建议?请站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角度,谈一谈你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500字。

  2. 请围绕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文字不少于800字。

  3. 请你根据给定材料,分析当前我国经济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

     要求:分析合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数300字左右。

  4.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是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才可以开始答题。

     3.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二、给定资料

     1.“至此,中国本月输美钢管产品基本全部受限。”

     2009年10月9日,就欧盟宣布对华无缝钢管征收最终反倾销税,以及美国再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回应表示:“接二连三地钢材‘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对钢铁行业出口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国内钢铁产能存在过剩,另一方面欧美市场作为我国钢铁出口的最重要市场,却出口受限。”

     2009年当地时间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代表国内钢厂利益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发表声明称,将积极与中国商务部沟通,强烈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法律手段介入,不排除将欧盟案提交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钢协提供的资料显示,事实上,欧盟案调查期内,欧盟无缝管工业利润高达15%,立案以来中国无缝管的出口量也大幅下降,2009年1~8月份出口欧盟数量同比下降70.96%,贸易额下降65.45%,“欧委会在评估时完全忽略这一事实,而仅仅依据指控,在推测未来可能造成的损害基础上进行判断。”

     遗憾的是,就在随后一天,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国庆节前,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钢铁行业作为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被列入重点调整对象。

     根据《意见》,2008年中国粗钢产能6.6亿吨,需求仅5亿吨左右,约1/4的钢铁及制成品依赖国际市场,2009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投资1405.5亿元,目前存建项目粗钢产能5800万吨,多数为违规建设,如不及时加以控制,粗钢产能将超过7亿吨,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钢铁业内人士说,金融危机后钢铁业一直处于供大于求所形成的持续库存压力中,特别是钢厂在被动减产时,有特别明显的产能释放冲动。“在这个时候频频遭遇贸易摩擦,令出口受阻,将加剧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

     2.2009年10月5日,山西焦化协会秘书长张岗峰在中国首届煤焦钢供需形势高峰论坛上指出,焦化行业回暖至少要等到2010年3月之后,在半年内山西省内焦化企业将坚决执行限产保价。

     自2008年8月份国内钢价跳水之后,山西焦化行业协会接连下调焦炭指导价。与8月份相比,10月份焦炭指导价格下调幅度已达9.57%。按国内外炼焦煤价格与生产成本看,目前国内焦炭后市已无价可降,全年焦炭行业面临着全行业亏损的“噩运”。

     焦化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行业生存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已经主动实施减产限产。山西焦化行业协会在发布的《10月份焦炭市场指导意见》中要求企业限产60%~70%。

     “目前山西省的焦炭行业限产力度已经达到了50%,行业内企业整合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张岗峰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焦化企业仍有产能扩张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焦化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

     “目前焦化行业内减产行动依然缓慢,独立焦化企业减产力度明显,但大中型钢铁企业焦炭生产保持增长态势。”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表示。

     3.工信部下发《关于报送水泥和平板玻璃淘汰落后产能2009年计划及三年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前期情况作基础填报2009年全国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计划,故各项淘汰产能的数字肯定将会大幅上升。如果3年内不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届时水泥总产能将达到27亿吨,预计2010年我国水泥消费量最多不超过16亿吨,生产能力将严重过剩。

     尽管水泥成为“产能过剩行业”,但各大水泥企业生产的脚步依然不停。2009年10月底,中材集团在湖南、江苏两地的总计年产400万吨的水泥线正式上马。此前。中材集团的战略重点均布局在西北,赛马实业、天山股份及祁连山都已被纳入中材的水泥版图。目前,产量增速过快、产能明显过剩仍是抑制水泥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2008年以来,我国水泥产量增长明显快于近几年的平均水平,2009年水泥产量约为18亿吨左右,比2007年增加4亿吨。同时,由于2009年前8个月全国水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8%,部分省区增幅高达200%~300%,我国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目前,全国在建和拟建水泥生产线近600条,建成后将新增水泥产能8.3亿吨。

     4.一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似乎总难跳出“扶持发展、快速膨胀、产能过剩、综合治理”的怪圈。

     工信部发布的《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而2009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0%左右,水泥产能过剩3亿吨。而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将新增产能超过2亿吨,一些重点水泥生产大省如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在建的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仍为560万吨和200万吨;平板玻璃2008年产量为5.74亿重量箱,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已拥有生产线203条,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在建的玻璃生产线近120条,一旦建成,产能大幅过剩的现象将变本加厉。

     问题的严峻,不只在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积重难返,更在于国家倡导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相关行业上马不久,产能过剩的趋势便凸显出来。

     据统计,至2008年7月,全国16个省仅多晶硅就有33个项目在建或准备动工,进入2009年,自两年前升温的多晶硅投资热中上马的众多项目渐渐完工并进入试产阶段。如果这些项目都按期完工且完全释放产能,中国的多晶硅产量2010年将达到14万吨,接近目前全球市场需求量的两倍。

     5.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会议认为,目前部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快,一些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

     为此,会议提出下一步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标准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产业、环保、土地和金融政策,形成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当前要重点加强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发展的指导。

     同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份报告也提出类似预判,在传统产业领域,钢铁、有色(特别是电解铝、氧化铝),装备制造业领域(造船业),建材的水泥和玻璃等,产能过剩严重。在新兴产业领域,光伏和风电投资大大超过需求。

     “行业主管部门将要加强行业生产准入条件的制定来积极推动行业有序发展,特别是要防止那些高耗能、排放比较严重的一些企业盲目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报告发布会上说。

     6.2009年9月30日,国务院同意发改革委等部门拟定《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下发通知要求各部委及地方政府认真贯彻执行。

     《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四项原则以及严格市场准人、强化环境监管、依法依规供地用地等措施。

     这次还有两项值得关注的对策措施,一是建立信息发布制度。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部门联合信息发布制度,加强行业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生产销售库存、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污染排放等信息,引导地方和企业理性投资。

     二是实行问责制。《若干意见》制定部门中增加了监察部,对策措施中增加了实行问责制,这是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投资项目管理上的约束。目前,我国地区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地方政府鼓励企业投资,一些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这也是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对违反国家有关土地、环保法规等规定,工作严重失职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行为要进行问责,严肃处理。

     7.2009年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首次就“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从会上获悉,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产能过剩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原则上将不再批准扩大产能的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在会上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淘汰落后产能和“国进民退”没有必然关联,政府制定的政策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均一视同仁。

     8.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老话题,为何此时又被推上前台成为调控对象?2009年年初出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