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就我国政府如何有效开展新农保、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 自拟标题,观点明确,分析具体,对策可行,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2009年9月15日15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下面摘录了这次访谈的主要内容(未作文字疏通):
[主持人] 开展新农保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引起了网民广泛关注。今天,我们邀请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欢迎您,胡部长。
[胡晓义] 你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到中国政府网来接受网友们的提问,我也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网友“开心生活每一天”] 胡部长,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农保开始试点,可以说社会各界反映强烈、普遍叫好。那为什么要开展面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试点的原则和要求以及试点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
[胡晓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们简称它为“新农保”,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指导意见之后,确实社会反响非常热烈。之所以要搞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社会保险最开始都是从城市做起来的,现在在城镇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方面的保险制度都比较健全了。但是在农村,除了2003年以来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有过去延续下来的农村的五保制度之外,社会保障的基础总的来讲还是比较薄弱的。
建立这样一项制度首先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打破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使我们的农村居民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其次,也是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这是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措施,有利于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这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特别是促进农民这样一个广大群体的消费需求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所以它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归结起来最重要的是给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网友“新生活”] 我参加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保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新农保”制度是不是跟“城保”一样?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胡晓义] 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深度,我想和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比起来,新农保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可能有这么四个方面:
[胡晓义] 一是它们都是社会保险的制度,所谓社会保险制度就是要求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有对应的关系。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福利补贴制度,不是一种困难生活救助的制度,那是不需要个人尽义务,只要达到某种条件就可以申领的政府津贴;而社会保险制度则是必须有缴费,然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待遇。这一点是相同的。当然,对新农保实施时已经超过60岁的农村老年人就不再缴费了,这是对过去状况的一种特殊的处理。二是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都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三是两个制度都是强调的“保基本、广覆盖”。四是它的待遇结构都是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总体上是体现公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与个人缴费时间长短、缴费多少是相联系的。
当然,也确有几点不同:首先,保障对象不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保证城镇就业群体;而新农保保障的是农村居民群体。其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强制实施的,是雇主、用人单位包括劳动者个人都必须按照规定缴费的;而农村养老保险强调的是自愿原则,是农民自愿参加的,这也是根据农村现阶段实际,由政府加以引导,但是不搞强迫命令。第三,新农保政策中有一条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里没有的,这个原则就是“有弹性”。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里面,总体来讲是没有太大的弹性的,规定的缴费比例、规定的领取资格、规定的支付标准。而新农保里有一条原则叫做“有弹性”,比如设计的缴费标准从100到200、300、400、500元。农民本身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高低进行选择,同时允许地方增设缴费标准,可以向上增设,也可以向下增设,这就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民收入水平高低差异相对较大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是“有弹性”的,而不是“一刀切”的。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筹资结构是不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筹资方(供款方)是用人单位,他是缴了大头的,当然,个人也缴费。而农村的养老保险(新农保)主要的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给了现在的老年人基础养老金,同时对中青年的缴费也予以补助,这和城里是不一样的。
所以有四点相同也有四点不同,相同的地方是出于社会保障的普遍原则,不同的地方是根据农村的发展实际和农民的现实特点。
[网友“人来人往”] 这次“新农保”的突出特点是加大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您能具体介绍一下政府财政补助政策的内容吗?
[胡晓义] 政府的财政补贴确实是这次新农保政策中最核心的一点,我说得稍微长远一点。90年代初的时候,一些地方确实是搞过农村养老保险的尝试和探索的。现在我们看来这样一种尝试和探索并没有取得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那时候基本的筹资模式就是农民自己缴费而没有政府的补贴。所以最后演变为农民的自我储蓄,这既难以充分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也只能维持很低的领取水平,因而也就很难持续下去。
政府补贴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老年人发基础养老金,现在中央统一确定的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钱,这个资金怎么出呢?是对中西部地区全部由中央财政支付;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补助一半,另外一半由地方自己出。在这一部分的基础上,如果地方政府有财力,可以提高标准,若不是每月按55元,可以提高到60元、65元,70元也是可以的,超出的部分是地方政府从财政当中支出的。
另一方面,对缴费来讲,我们现在统一规定农民的最低标准是一年缴100元钱,当然,也允许地方增设档次,也允许特别贫困地区往下增设档次。但是地方财政对于农民缴费要给予补助,补助标准最低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另外,对于农民选择比较高档次缴费的,我们也提倡地方政府给予更多一点的补助,以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更多缴费时,政府鼓励的力度也更大一点。这是政府对缴费补助方面的支出。
第三,代缴养老保险费。对重度残疾人等其他困难群体缴不起费的,地方政府可以代缴部分或者全部养老保险费,使得那些最需要帮助参保的贫困群体也不被甩在制度覆盖之外。所以总的来讲是这么三大部分的财政支出的补助。
[网友] 农民参加“新农保”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参保农民每年缴多少钱?集体和政府每年补贴多少钱?
[胡晓义] 首先是年龄的条件,我们现在确定的条件是16岁到59岁,这是属于可以参保缴费的群体。60岁以上的总体而言也是参保的,但是他不用再缴费了,就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了,但是在统计参保范围时他也应该算做是参保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必须是农村居民。刚才已经说到一些筹资结构的问题了。个人缴费中央统一规定是五档,我把规定的这五档再解释一下。对比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在技术上是不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的都是比例的方法,比如说企业缴费是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是本人工资的8%,这是一种比例的方法,水涨船高。每年工资增长,比例不变,缴费越来越多。
而农村我们原来也曾经研究过是不是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来缴费,后来经过征求各方的意见,包括农民群众的意见,觉得这个太复杂,因为全国的农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数,去年是4761元钱,但是各地的差异非常大,有的只有一千多块钱、两千多块钱,有的地方农村可能到一万多块钱,虽然是按照一定的比例,但是结果会差异非常大,而且每年都有变化,也很难向农民群众解释清楚。所以最后采取一种最简洁的办法就是绝对数字,就是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元,农民可以自己选,不用强制。
集体补助这部分我们也做了研究,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条件,大多数地区集体经济不再存在了,但是为什么还要说集体补助呢?这是因为确实还有一部分地方有集体经济,而集体经济的收益分配应该是农民受益的,所以有集体经济的应该从集体经济的收益当中给农民一些好处,所以还是要坚持这一点。
[主持人] 我们在论坛上收集了一些网友关注的热点。
[网友] 基础养老金标准能否再调高一点?每人每个月一百块钱比较合适。
[网友] 地方财政每人每年30元的补贴能否兑现呢?
[胡晓义] 关于基础养老金标准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测算,国务院的文件里现在定的是每人每月55块钱,这就回到刚才我们讲到的保基本的原则。就是为什么定55块钱?
首先是农民就制度性的养老保障来讲基本上是缺失的,是零,是没有的。那么从零到55元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跨越。55块钱一个月在城里人看来是非常小的数,但是我调查过很多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
有网友提到农民缴纳的“社保金”应如何妥善管理问题,请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字数不少于400字。
2017年深圳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7年公务员省考面试模拟题(1)
2017年公务员省考面试模拟题(2)
2017年公务员省考面试模拟题(3)
2015年组织管理模拟试卷35
2015年组织管理模拟试卷34
2015年综合分析类模拟试卷107
2015年综合分析类模拟试卷106
2015年综合分析类模拟试卷105
2015年综合分析类模拟试卷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