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江苏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B类)预测试卷(2)

  • 卷面总分:87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132次
  • 作答时间:90分钟
试卷简介

江苏省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B类)预测试卷(2),本试卷总分100分,共有6类型题目。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公文实务题(单)
  • 案例分析题(单)
  • 综合分析题
  • 材料处理题
部分试题预览
  1.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公德问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社会公德严格要求自己,做大众的表率
    • B.我国《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并未对公务员遵守社会公德问题作出规定
    •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共场合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应当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德风貌,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
  2.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  )。

    • A.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 B.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德实践活动
    • C.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
    • D.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督体系和法律体系
  3. 请以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主题写一篇文章。(20分)

  4. 材料反映了部分公众在社会公德方面“知”“行”脱节,其主要原因是(  )。

    • A.公德规范在具体践行上存在困难
    • B.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公德
    • C.社会公德往往被视为“小节”而受到忽略
    • D.没有准确理解公德规范的内容
  5. 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  )。

    • A.部分公众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
    • B.一些公众了解相应的公德规范,但在实践中却不作为
    • C.对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和行为,没有形成人人谴责的舆论氛围
    • D.现行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助长了公德缺失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6. 人民法院对丙村提出的诉讼请求正确的处理为(  )。

    • A.法院应当驳回丙村提出的诉讼请求
    • B.法院应当判决甲村、乙村与化工厂达成的调解协议有效
    • C.法院可以重新调解,调解不成,应当即时判决
    • D.以上都不对
  7. 下列各材料1

    在某市一条不足500米长的步行街上,清洁工人清理出人们吐掉的口香糖约15斤。某市公交公司无人售票公共汽车3年间收到的残币假钞竟高达50万元。一孕妇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后上了专门接送考生的大客车,全车考生没有一个人给她让座。

    材料2

    在对某市市民社会公德现状的一次调查中,99%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随地吐痰,真正吐到手纸扔到垃圾箱里的不足50%;雨季商店为顾客准备的文明伞,表示用完后时归还的占受访者的81%,但下雨过后,商店真正回收的雨伞仅占发放的10%;人人知本市严重缺水,但公共用水的浪费却十分惊人。

    关于社会公德,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 A.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 B.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C.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
    • D.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
  8. 丙村在诉讼中的地位是(  )。

    • A.丙村是原告,但可以不参加诉讼
    • B.丙村不能作为原告
    • C.丙村可以作为原告但应征得甲、乙两村的同意
    • D.丙村是原告,与甲、乙两村同为共同的原告
  9. 甲、乙两村与化工厂达成的调解协议(  )。

    • A.具有法律效力
    • B.不具有法律效力
    • C.无法确定
    • D.以上都不对
  10. 该案共同诉讼的性质是(  )。

    • A.必要的共同诉讼
    • B.普通的共同诉讼
    • C.一般的共同诉讼
    • D.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