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B类预测试卷(1)

  • 卷面总分:68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99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B类预测试卷(1):本套试卷总分:100分;共有5大题;测试时间:120分钟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案例分析题
  • 综合分析题
部分试题预览
  1. 第 60 题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基础雄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
    • B.服务业发展较快
    • C.农业基础良好
    • D.我国综合实力较好的区域
  2. 第 56 题 《规划》的指导思想指出: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努力建设成为(  ),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 A.改革创新的引领区
    • B.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
    • C.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
    • D.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
  3. 第 57 题 依据《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  )。

    • A.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B.到201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圆满实现
    • C.到2025年,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首位
    • D.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4. 根据材料,回答 59~58 题: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_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砌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咯、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义一重要举措。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带功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义好又快发展。

    第 59 题 依据《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

    • A.自主创新的示范基地
    • B.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 C.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 D.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5. 第 55 题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6. 第 54 题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  )。

  7. 根据材料,回答 51~55 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 51 题 社会主义的生命是(  )。

  8. 第 52 题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是(  )。

  9. 第 53 题 我国的基层自治组织包括(  )。

  10. 第 50 题 甲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管辖权的法院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