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段工程长度12km,路基宽度30m,结构工程为六车道,道路结构为:细粒式沥青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基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基层+粉煤灰三渣下基层+粒料垫层。公路段所处位置地势平坦低洼,高程在3.1~3.6m。周围河流密布。本工程沿线可分为2个地质区段:1区段正常结构沉积层,表层3m左右为中、高液限湿黏土粉质黏土层(天然含水率为30%左右),土质较好;Il区段为古河道沉积层,以河口一滨海沉积相问交替。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路面载荷BZz—100,且交通流量和密度均很大。路基最大填土高度为4.5。5.5m。本工程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在工程实施时,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设计采取了如下措施:
(1)指定工程技术部负责的工作是:进度控制、技术管理、安全生产。
(2)在雨期施工时,对填土路基按2%一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当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换灰土或砂石重作。
(3)为了提高路基压实度,严格控制碾压厚度,薄层重压,必须使用羊角碾压路机进行施工,以确保压实度。
(4)各层平整度指标要求是:路床10mm,底基础8mm、基层5mm、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层4mm、中层3mm、上层2mm。
问题:
1.针对I区段和Ⅱ区段的地质特征,给出一个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
2.本工程的道路结构有何不足?请说明理由。
3.在工程的前期工作中,应该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4.工程技术部应该负责的工作全面吗?
5.路基压实度控制措施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
6.沥青混凝土压实如何控制?
7.为了达到平整度指标要求,公路段各结构层平整度应如何控制?
8.雨期施工处理措施是否全面?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接华北地区某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全长2.5km,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按设计要求,行道树为深根性的国槐。胸径为12—15Cm。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国槐带土球移植,土球大小符合规范要求,项目部在苗木运来之前挖好了树穴,树穴上大下小,上口径比下口径大15~20cm,树穴上口直径与土球直径接近,挖出的表土和底土混合均匀后放置一边备用。
事件2:在挖树穴时发现,有3个树位处地表下0.6m处有页岩,针对出现的问题,项目部与建设方口头协商后,确定将此3株树改为灌木的变更方案。
事件3:为保证树木成活,项目部在树木定植后第3天开始连续浇水3d,每天1次,浇水3次之间,中耕1次。
事件4:施工完毕,项目部对栽植做了记录,作为验收资料,内容包括:土壤特性、气象情况、环境条件、种植位置、栽植后生长情况、采取措施以及栽植人工和栽植单位与栽植者的姓名等。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项目部做法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分析事件二中项目部更改设计的原因,指出项目部和建设方口头协商做法不妥之处,并纠正。
3.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4.事件四中的验收资料还有什么?
背景资料
某城市道路工程进行招标。A单位中标后与发包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准备施工。首先由项目经理部索取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并主持对图纸审核,形成会审记录。接着,企业对施工方班组长以上的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施工前,对拟施工路段进行了水文和地质调查。发现此路段已有人工露头,在做勘探时开挖了试坑,开挖深度为1.5m,未见地下水位。在路基取土调查方面,采取沿线集中取土,勘探深度穿过取土层以下0.3m,并选取代表性土样鉴定土的路用性质。经过其他充分准备后,向甲方提交开工申请报告,并按其下达的开工日期进行开工。
问题:
1.在此案例中签订施工合同后,企业的准备工作是否妥当?如何改正?
2.企业在施工前的水文和地质调查阶段的做法中有无问题?为什么?
3.提交开工报告的程序做法是否得当?
背景资料
某设计部门接到设计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场的任务。经调查,准备设计日接纳量为1000t的垃圾填埋场。
(1)根据以往设计经验和垃圾填埋场的特殊环境要求,选择在距市区12km的空旷地域建场,这片区域有少量废地,但多数为农田。
(2)调查中发现,选址周围5km左右有些正在兴建的工程,经向周围群众了解,兴建的主要是一些民用建筑,因此设计部门认为不影响选址。
(3)考虑到垃圾运输的任务,专门对通往场区的道路进行设计,该道路与城市道路主干路相连。
问题:
该设计部门的上述三项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如有不妥:应如何处理才符合要求?请分项回答。
背景资料
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3)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
(4)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
(5)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问题:
1.请逐条判断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是否妥当?如不妥,请
改正。
2.对大体积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础埋放的古块有哪些规定?
3.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除了采用钢臀抽芯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采用?
4.对后张法预留孔道预埋的要求有哪些?
国务院第100号令《城市绿化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 )。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有( )。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它通常由( )组成。
下列( )等构成了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
一般对注浆材料的性能的要求是( )。
2018一建管理真题答案
2018年一建项目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一建项目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真题答案
2017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017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017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016年一建管理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项
201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