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强化巩固试卷(2)

  • 卷面总分:12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82次
  • 作答时间:180分钟
试卷简介
2016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强化巩固试卷(2),本试卷总分120分,共有3类型题目。
部分试题预览
  1.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北方某城市的道路改造工程,合同工期自2014年6月1日至9月30日。结构层为:水泥混凝土面层200m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80mm、二灰碎石180mm。

    A公司的临时设施和租赁设备在2014年6月1日前全部到达施工现场。因拆迁影响,工程实际工期为2014年7月10日至10月30日。

    A公司完成基层后,按合同约定,将面层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B公司。B公司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严格控制铺筑速度,用排式振捣机控制振捣质量。

    为避免出现施工缝,施工中利用施工设计的胀缝处作为施工缝;采用土工毡覆盖洒水养护.在路面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40%时做横向切缝,经实测切缝深度为45~50mm。

    A公司经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竣工验收。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机构、A公司、B公司及时进行验收,向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该工程经验收合格备案后,建设单位及时支付了除质保金外的工程款。

    道路使用4个月后,路面局部出现不规则的横向收缩裂缝,裂缝距缩缝100mm左右。出现问题后.A公司将B公司的质保金全部扣除,作为质量缺陷维修费。

    问题

    1.就施工延期,实际工期缩短,A公司可向业主索赔哪些费用?

    2.分析说明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3.A公司申请竣工验收后到组织竣工验收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竣工验收还应有哪些单位参加?

    4.指出A公司扣除B公司质保金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及理由。

  2. 背景资料

    A公司承接一项DN1000天然气管线工程,管线全长为4.5km,设计压力为4.0MPa,材质1485,除穿越一条宽度为50m的非通航河道采用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外,其余均采用开凿明挖施工,B公司负责该工程的监理工作。

    工程开工前,A公司查勘了施工现场,调查了地下设施,管线和周边环境,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后,建议将顶管法施工改为水平定向钻施工,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做了变更手续,A公司编制了水平定向钻施工专项方案。建设单位组织了包含B公司总工程师在内的5名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了论证,项目部结合论证意见进行了修改,并办理了审批手续。

    为顺利完成穿越施工,参建单位除研究设定钻进轨迹外,还采用专业浆液现场配制泥浆液,以便在定向钻穿越过程中起到如下作用:软化硬质土层、调整钻进方向、润滑钻具、为泥浆马达提供保护。

    项目部按所编制的穿越施工专项方案组织施工,施工完成后在投入使用前进行了管道功能性试验。

    问题

    1.简述A公司将顶管法施工变更为水平定向钻施工的理由。

    2.指出本工程专项方案论证的不合规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3.试补充水平定向钻泥浆液在钻进中的作用。

    4.列出水平定向钻有别于顶管施工的主要工序。

    5.本工程管道功能性试验如何进行?

  3. 背景资料

    A公司某项目部承建一供水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水池,长为32m,宽为40m,池体深为6.5m,基坑与邻近建筑物距离为2.6m,设计要求基坑用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水池浇筑方案包含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配合比和坍落度,内外温差控制在25℃内。地层土为黏土,地下水位于地表水以下0.5m。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程序报批,A公司主管部门审批时提出了以下意见:

    (1)因施工结构位于供水厂内不属于社会环境,施工不需要搭设围挡,存在事故隐患。

    (2)水池施工采用桩体作为外模板,没有考虑内外模板之间杂物的清理措施。

    (3)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了围护桩变形,但监测项目偏少。

    (4)为控制结构裂缝,混凝土浇筑时控制内外温差不大于25℃。

    在基坑开挖到放坡时,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渗漏严重,采用双快水泥法进行封堵,由于水量较大,没有效果。

    问题

    1.供水厂厂内施工是否需要搭设围挡?说明理由。

    2.水池模板之间的杂物清扫应采取哪些措施?

    3.基坑监测的主要对象除围护桩变形外,还应有哪些监测项目?

    4.补充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措施。

    5.针对背景资料中的渗漏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封堵?

  4.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为1.7km。采用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1~-4.3m,各井间距为8~10m。地址条件为黏性土层,地下水位置在距离地面-3.5m处。

    项目部确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号井作为始发井向北顶进,二号顶管机从10号井作为始发井向南顶进。工作井直接采用检查井位置(施工位置如图2—12所示),编制了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专家论证。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1)因拆迁原因,使9号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d。

    (2)在穿越施工条件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要求,项目部将10号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号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问题

    1.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

    2.占小区绿地暂存设备,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

    3.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5.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可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5. 供热管道法兰连接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

    • A.安装前进行外观检查
    • B.法兰与管道保持同轴
    • C.严禁采用先加垫片并拧紧法兰螺栓,再焊接法兰焊口的方式
    • D.螺栓应涂防锈油脂保护
    • E.法兰与附件组装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2mm
  6. 铺筑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应在基层表面喷洒透层油,可选用的材料有(  )。

    • A.液体沥青
    • B.改性乳化沥青
    • C.乳化沥青
    • D.中凝液体石油
    • E.中裂乳化沥青
  7. 关于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技术要点,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得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和
    • B.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
    • C.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 D.施工最低气温宜为10℃
    • E.摊铺好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活
  8. 采用裂管法施工替换旧管道的优点有(  )。

    • A.施工简便
    • B.使用寿命长
    • C.施工速度快
    • D.维修方便
    • E.开挖面积小
  9. 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应根据(  )确定。

    • A.松铺系数
    • B.气候条件
    • C.改性沥青品种
    • D.改性沥青黏度
    • E.铺装层厚度
  10. 有关沟槽开挖施工要求,符合开挖规定的是(  )。

    • A.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5m时应分层开挖
    • B.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 C.沟槽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回填
    • D.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
    • E.沟槽槽底土层为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