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预测试卷(案例题,第6套,标准答案)

  • 卷面总分:8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3次
  • 作答时间:90分钟
试卷简介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
部分试题预览
  1. 某高速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

    (1)由于本工程的路面属高级路面,所以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该路面的基层;

    (2)在选择水泥时,施工单位选择了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

    (3)该工程采用集中场拌法施工,在设计水泥剂量时,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1%来确定。

    【问题】

    1.该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基层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施工单位在选择水泥时是否正确?哪些水泥可做结合料?

    3.设计水泥剂量的确定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值。

  2. 全长56km的某高速公路,其路面为碎石沥青混凝土。考虑到混合料中含有较多的粗碎石,为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6标B段的项目部在施工工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集料在堆放时.堆料采用大料堆,避免堆放时大颗粒流到外侧。

    (2)填料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减少混合料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

    (3)沥青混凝土的足够拌合时间对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非常重要,通常的干拌时间不少于10s,对于粗集料级配混合料的干拌时间应是13~15s。混合料的湿拌时间一般在35s左右。

    (4)在摊铺过程中,在每辆卡车卸料之间,不要完全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留少量混合料在受料斗内;尽可能减少将两侧板翻起的次数;尽可能宽地打开受料斗的后门,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与拌合机的产量相匹配。

    【问题】

    1.逐条判断项目部采取的四条措施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说明理由。

    2.有什么其他措施可以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3.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一桥梁工程施工项目,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测量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1)由3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复核测量。

    (3)测量结束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

    (1)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

    【问题】

    1.逐条说明上述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中有哪些不当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

    2.请补充测量记录与资料的分类、保管、归档的要求。

    3.公路工程常用的测量仪器主要有哪些?测量工具主要有哪些?

  4. 某山岭区一级公路在进行道路土方路堤填筑时,由于横断面现状地形与设计图偏差较大,且填料较松散,为保证路堤边坡稳定,施工方提出在此处增设一段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现场勘察后认为,适于此地的挡墙应为加筋土挡墙,其主要原因是地基承栽力不够。

    【问题】

    1.简要叙述重力式挡墙的类型及特点。

    2.设置加筋土挡墙的理由是否合理?简述其施工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