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预测试卷(案例题,第3套,标准答案+权威解析)

  • 卷面总分:8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2次
  • 作答时间:90分钟
试卷简介
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
部分试题预览
  1.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二级公路K200+000~K201+900段路基施工项目。施工单位进场后,首先召集各专业技术人员全面阅纸,进行了图纸会审。会审分三阶段进行:初审、外部会审和内部会审。会审内容主要包括:

    (1)施工图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经济政策的有关规定;

    (2)施工的技术设备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当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时,现有的技术力量及现场条件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要求;

    (3)有关特殊技术或新材料的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及工艺规定要求;

    (4)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坐标、标高及地上地下工程和道路交会点等有无遗漏和矛盾;

    (5)安装工程各分项专业之间有无重大矛盾;

    (6)图纸的份数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问题】

    1.材料中的图纸会审阶段划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2.材料中的会审内容是否全面?若不全面,请加以补充。

    3.对于会审中出现的设计变更,施工单位正确的做法应该如何?

    4.公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2.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A工程C标段K12+490~K12+905m处跨度为105+180+10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的施工。为确保大桥的顺利建成,业主委托了施工监控单位,成立由监理方、施工方和监控方组成的领导小组。施工单位为了确保把该大桥建成优质工程,在整个箱梁浇筑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0号块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挂篮拼装及预压,以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

    (2)配合监控方在箱梁控制截面中埋设了应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3)在箱梁顶、底板各布置测点,为使测量数据尽可能准确,将观测高程的相对坐标系,建立在每个拟浇筑节段的前一个节段距端部50cm处;

    (4)所有测量均采用分时段进行,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混凝土浇筑前后、预应力束张拉前后的高程,分别安排在早晨和中午各测量一次,同时读取应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值,以消除温度分布均匀的影响;

    (5)边跨、中跨合拢根据监控方和设计要求进行配重,确保大桥顺利合拢。

    【问题】

    1.施工单位进行挂篮预压能否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

    2.施工单位建立的测点相对坐标系是否合理?

    3.施工单位测量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3. 某高速公路D合同段K28+135为一座10×30m先简支后连续T梁,5跨一联。T梁采用预制安装施工,8月中旬制作台座时未考虑预挠度值(使用旧钢模板,原模板制作时未设计挠度值),张拉时按设计拉力控制油表读数,按理论伸长量控制钢绞线伸长量,其弹性模量比理论弹性模量大,梁体制作一半时进入冬期施工,被迫停工。第二年4月开始接着预制和安装,6月初起拱值最大,达到10cm。盖梁施工时,未对其顶标高进行调整。预制梁体时,梁体翼板未设横坡(桥面横坡1:1.5)。

    施工防水混凝土铺装层时,综合考虑下列因素:铺装层厚度,顶面标高,防水混凝土铺装层厚度(设计为10cm),施工人员提出防水层标高提高5cm,沥青面层厚度不变,两桥台处顺坡处理。浇筑防水混凝土铺装层时,严格控制防水层混凝土材质,混凝土施工坍落度按12cm控制,单幅一次浇筑,不平整处利用高强度等级砂浆找平。

    【问题】

    以上梁体预制和防水混凝土铺装层施工方法,对桥面铺装病害防治方面的错误之处有哪些?

  4.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道路工程施工项目,该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水泥、沥青材料、砂石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

    为了控制工程的进度,施工单位拟定编制了该公路工程进度计划。

    为了抓好施工成本管理,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同时,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了“三全”管理。并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做保证。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该项目中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要比计划成本增加得多,而且主要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材料的供应机构并未发生变化,因此为了进一步控制该项目的施工成本,项目部还加强了量差考核。

    【问题】

    1.背景材料中项目部的做法分别体现了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哪几条原则?并补充成本管理的原则。

    2.材料中的“三全”管理指的是什么?

    3.为了达到在具体操作上控制物耗的目的,项目部应该怎么做?并提出量差节约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