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模考押题班二

  • 卷面总分:12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83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6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模考押题班二,本试卷总分120分,共有3类型题目。
部分试题预览
  1. (四)

    背景: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处城郊,主要工程为路基填筑施工。其中K48+010~K48+328段原为路基土方填筑,因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规划需要,经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基填筑变更为(5×20+3×36+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箱梁混凝土标号为C40。

    变更批复后,承包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施工,泵送混凝土。其施工工艺:地基处理→支架系统搭设→(A)→安装底模→(B)→调整标高、安装侧模→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安装及预应力管道安装→内膜安装→顶板钢筋加工安装、端模及锚垫板安装→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浇筑箱梁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封锚→拆模及支架。

    事件1:支架施工时,施工单位考虑了结构本身需要的预拱度和施工需要的预拱度两部分。其中对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了以下因素:

    ①模板、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②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装置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形变;

    事件2:在箱梁混凝土现浇施工时,梁体混凝土在顺桥向宜从高处向低处进行浇筑,在横桥向宜对称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洒水养护7d。

    事件3:张拉预应力筋,:采用“双控法”控制,余露预应力筋采用电弧切割,并留30mm外漏长度,箱梁采用洒水覆盖养护;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孔道清理、预应力张拉压浆,当灰浆从预应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后立即终止。

    事件4:箱梁现浇施工正值夏季高温,为避免箱梁出现构造裂缝,保证箱梁质量,施工单位提出了以下三条措施:

    (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和粉煤灰等;

    (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振捣时间。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预拱度设置考虑的因素是否完善?说明理由。支架预压应考虑哪些因素?

    2.指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施工工艺中A、B的含义。

    3.指出事件2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4.事件3中,预应筋下料工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说明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控制的指标,并指出主要指标。

    5.上述预应力锚固及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能否满足质量要求?说明理由。

    6.除背景中提到的三条构造裂缝防治措施外,再列举两条防治措施。

  2. (三)

    背景: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m,左线长3216m,右线长3100m,左右线隧道跨度都为10m,隧道最大埋深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IV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I、II、III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应对瓦斯重点设防,加强通风、瓦斯监测等工作。

    技术员甲认为全断面开挖发的特点是工作空间较小、施工速度快、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且全断面开挖法具有较小的断面进尺比,每次爆破震动强度较小,爆破对围岩的震动次数少,有利于围岩的稳定。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采用的新奥法施工,提出了“勤测量、紧封闭”的基本原则。

    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塌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测,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并且为防止地下水渗入洞内,施工进行了结构防排水施工,压浆顺序从下而上;从有水或多水的地段向无水、少水处;从上坡方向往下坡方向;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

    在施工过程中,该隧道洞身掘进采用预裂爆破方法,炮眼布置形式如图。

    由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隧道开挖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及时支护,使洞身开挖面至支护面长达15m,存在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组织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同时也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严格按照“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对其他项目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问题】

    1、按照隧道跨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属于什么隧道,说明理由。

    2、改正技术员甲对全断面开挖法特点阐述的错误之处。本项目采用新奥法施工还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3、补充本项目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并指出隧道监控量测时出现冒顶塌方的危险信号(征兆)有哪些?

    4、指出压浆顺序中错误之处,并改正。

    5、说明预裂爆破方案中a、b、c三种炮眼的名称。并写出三种炮眼起爆顺序。

    6、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总目标中“五项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3. (二)

    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平原区一段长60.5km的双向四车道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该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全线均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高度1~2m。硬路肩宽3m,中央分隔带宽2m,单车道宽度3.75m,土路肩宽0.75m(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面层采用AC16沥青混凝土,全线没有加宽与超高。行车道、硬路肩、路缘带均采用相同的路面结构尺寸,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对施工材料实行材料计划管理,在确定材料需用量计划时,材料采购人员对片石采购进行了充分调研,发现片石的虚方与实方比为1:0.8,即采购回来的1立方米片石只能砌筑0.8立方米M7.5浆砌实体。

    事件二:稀浆封层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充分的备料,包括:乳化沥青、粗细集料、水、石粉和添加剂。稀浆封层混合料的乳化沥青的用量应通过查阅规范确定,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加水量应根据施工摊铺和易性,由现场经验确定。

    事件三:沥青混凝土摊铺时,5号运料车在运输途中,受交通事故影响被堵,沥青拌和料运达摊铺现场时温度为115℃。现场施工员及时将该车料进行了摊铺和碾压。

    事件四:当路面底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中央分隔带的开挖,先挖集水槽后挖纵向盲沟,一般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开挖的土料应及时运走,以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部分摘录如下表:

    合同清单单价表

    项目

    单位

    单价(元)

    备注

    4cm厚AC16沥青混凝土面层

    m2

    78.6

    5cm厚AC16沥青混凝土

    m2

    91.2

    0.5cm厚稀浆封层

    m2

    5

    25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m2

    102.5

    20cm厚级配碎石垫层

    m2

    55

    M7.5浆砌片石加固土路肩

    m3

    210

    【问题】

    1.计算路基总宽度L(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针对加固路肩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应采购片石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改正事件二中错误之处。

    4.事件三中现场施工员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计算该项目路面面层的合同造价(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写出编制材料计划的原则和要求。

  4. 以下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的划分正确的是(  )。

    • A.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分为特级企业,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
    • B.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
    • C.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
    • D.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
    • E.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分为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
  5. (一)

    背景: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路基横断面形式,见下图:

    开挖段地质条件为覆盖层厚3.5m的含水量较大的黏性土和1.5m厚的强风化泥岩,下为中风化泥岩,路堑设计标高在原地面下6.5m处。

    事件1:本标段K17+300~K17+380公路右侧为老滑坡体,其开挖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临时排水→地表处理→(A)→滑坡体排水系统施工→支挡结构施工→路基施工→路基检测。

    事件2:为了保证安全,施工单位在开挖时从滑坡体中部向两侧自上而下进行开挖,并安排专职人员对下边坡进行监视,并采用石砌抗滑挡土墙的稳定措施,对流向滑坡体的地表水设置了环状截水沟排出,对地下水设置暗沟排出。

    事件3:石砌抗滑挡土墙在施工中,其挡墙基坑采用全断面拉槽开挖,其基坑底标高在稳定抗滑层。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基坑开挖→(B)→砌筑基础→基坑回填→选修面石与拌砂浆→(C)→填筑与反滤层与墙背回填→清理勾缝→竣工验收。

    事件4: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石砌抗滑挡土墙”分项工程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分标准》进行了自检,对7个实测项目按百分制进行评分,自检结果见下表。经检查,该分项工程“基本要求”符合规定,资料完整,但因外观缺陷减1分。

    自检项目得分表

    项次

    检查项目

    分数

    权值

    1

    平面位置

    96

    2

    2

    断面尺寸(△)

    90

    2

    3

    顶面高程

    88

    2

    4

    底面高程

    91

    2

    5

    砂浆强度(△)

    85

    2

    6

    竖直度或坡度

    94

    1

    7

    表面平整度

    87

    1

    【问题】

    1、指出背景中错误的做法,并改正。

    2、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工艺中工序A、B的意思。

    3、根据背景,该项目是否要进行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如需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说明理由,何时评估,谁组织?

    4、滑坡防治措施除了排水、力学平衡,还有什么措施?背景中排除滑坡地下水与地面水还有哪些方法?

    5、分别计算“砌体挡土墙”分项工程的得分值和评分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确定该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

  6. 下列关于悬臂浇筑施工错误的说法(  )。

    • A.0号、1号块的施工一般采用扇形托架浇筑
    • B.临时固结一般采用在支座两侧临时加预应力筋
    • C.合龙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办理,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先中跨,后次中跨,再边跨。
    • D.悬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对桥梁的中轴线、高程进行测量观测和控制
    • E.悬臂浇筑法解除固结采用动态破碎方法
  7. 工程价款价差调整的主要方法有(  )。

    • A.调值公式法
    • B.调价文件计算法
    • C.预算价格调整法
    • D.实际价格调整法
    • E.工程造价指数调整法
  8. 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有(  )。

    • A.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
    • B.工程合同技术规范、使用的工法或工艺操作规程
    • C.施工技术方案
    • D.安全三级培训
    • E.安全、环保方案
  9. 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预防措施有(  )。

    • A.压路机用较小的振频、振幅进行碾压
    • B.严格控制载料车卸时撞击摊铺机
    • C.严禁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层急刹车
    • D.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
    • E.先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
  10. 下列桥梁试验检测从方法上来分为(  )。

    • A.静载试验
    • B.动载试验
    • C.成桥试验
    • D.施工阶段监测控制
    • E.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