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前预测题卷一

  • 卷面总分:12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23次
  • 作答时间:180分钟
试卷简介
2016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前预测题卷一,本试卷总分120分,共有3类型题目。
部分试题预览
  1. 背景资料:

    甲公司承接了某一级公路K10+120~K18+280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施工前编制了如下双代号网络计划,并通过监理审批。

    根据与业主所签的施工合同,甲公司将K14+270~K15+300段的路基及防护工程分包给乙公司,乙公司再将部分劳务工作交由丙公司承担,并签订了合同。该项目在准备阶段和实施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了解了工程地点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条件,掌握了地基土壤种类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各层土的厚度及标志、周围地区地下水位和地面排水情况,并办理了设计提供的控制桩的交接手续。

    事件二:施工单位紧缺一台架桥机,项目经理安排物资供应部门到市场租赁一台架桥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投入使用。

    事件三:为便于统一进行安全管理,乙公司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由甲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兼任。

    事件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质地勘探资料与实际不符,导致F工作停工35天,甲公司为此向业主提出工期索赔。

    事件五:完工后,丙公司以分包人名义向甲公司和业主申请业绩证明。

    问题:

    1.该网络的计划工期为多少天?计算D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并指出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2.事件一中,对设计提供的控制桩,如何办理交接桩手续?

    3.事件二中,指出施工单位在租赁架桥机的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4.事件三中,甲、乙两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5.事件四中,F工作的总时差为多少天?甲公司可以向业主提出多少天的索赔_Y-期?

    6.事件五中,丙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2. 背景资料:

    某新建二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施工,公路所处地段为弱膨胀土,经工地试验室检测,当地弱膨胀土的液限在40%~70%之间、塑性指数在18~26之间、CBR值满足规范的规定,项目部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采用当地的弱膨胀土填筑路堤。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了降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施工单位进行合同交底,使项目经理部全面了解投标报价、合同谈判、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情况,同时,投标单位应将合同协议书、投标书、合同专用条款、通用条款、技术规范、标价的工程量清单移交给项目经理部。项目部认真研读合同文件,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合同协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进行精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变更的项目、可能上涨的材料单价等进行预测,对项目的成本趋势做到心中有数。施工单位根据项目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材料的市场单价以及项目的资源配置编制并下达标后预算;项目经理部根据标后预算核定的成本控制指标,预测项目的阶段性目标,编制项目的成本计划,并将成本控制指标和成本控制责任分解到部门班组和个人,做到每个部门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

    事件二:在K13+210~K13+272段路堤位于深谷,项目部采用的填筑方法是从路基一端按横断面全部高度,逐步推进填筑,将弱膨胀土填到路槽标高,选用夯击式压实机械对土进行碾压。碾压完成后检测了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宽度,横坡和边坡坡度。

    问题:

    1.事件一中,降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哪些?

    2.事件二中,项目部采用的填筑方法名称是什么?写出该方法的适用条件。

    3.事件二中,将弱膨胀土填到路槽标高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3.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平原区一段长5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全线均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高度1~2m。路基宽8.5m,路面宽7.0m,面层采用AC16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对施工材料实行材料计划管理,在确定材料需用量计划时,材料采购人员对片石采购进行了充分调研,发现片石的虚方与实方比为1:0.7,即采购回来的1m3片石只能砌筑0.7m3 M7.5浆砌实体。

    事件二:稀浆封层的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充分的备料,包括:乳化沥青、粗细集料、水、石粉和添加剂。稀浆封层混合料的乳化沥青的用量应通过查阅规范确定,稀浆封层混合料的加水量应根据施工摊铺和易性由现场经验确定。

    事件三:沥青混凝土摊铺时,2号运料车在运输途中,受交通事故影响被堵,沥青拌合料运达摊铺现场时温度为120℃。现场施工员及时将该车料进行了摊铺和碾压。

    问题:

    1.写出图中2%、3%分别属于哪种横坡?其作用是什么?

    2.针对加固路肩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应采购片石多少m3 ?

    3.改正事件二中错误之处。

    4.事件三中现场施工员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5.写出编制材料计划的原则和要求。

  4.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5.8km的沿湖滨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当地气候多雨、地下水较丰富,全线路基有中湿和潮湿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于湿类型,然后根据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进而组织施工。

    事件二: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压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强度(△)。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部分摘录如下:

    (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采取措施A;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箱卸料,车箱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

    (2)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

    (3)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

    (4)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采取必要措施B。

    问题:

    1.面层中“C30”的表示水泥混凝土的什么等级?具体指标是什么?

    2.图中路基设计弯沉的单位是什么?Ⅱ型路面结构路基设计弯沉要求指标210,表示什么含义?

    3.事件一中确定路基干湿类型的做法是否正确?写出理由。

    4.事件二检测项目中标识了“△”符号的项目有什么特别含义?并补充检测项目的漏项。

    5.写出事件三中措施A和措施B的内容。

  5. 隧道的洞门类型主要有(  )等。

    • A.端墙式
    • B.翼墙式
    • C.环框式
    • D.遮光式
    • E.人工式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常见的处理方法有(  )。

    • A.压注灌浆法
    • B.碎石化法
    • C.整块板更换
    • D.局部带状修补
    • E.贴碳纤维法
  7. 关于滑坡地段路基施工要求,正确的有(  )。

    • A.滑坡体未处理之前,严禁在滑坡体上增加恒载
    • B.采用加填压脚方案整治滑坡时,只能在抗滑段加重反压
    • C.滑坡整治宜在春季多雨季节施工,用水方便
    • D.采用削坡减载方案整治滑坡时,减载应自上而下进行
    • E.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截断流向滑坡体的地表水、地下水及临时用水
  8. 桥梁试验检测从方法上来讲,分为(  )。

    • A.超声波检测
    • B.静载试验
    • C.动载试验
    • D.人工检测
    • E.无损检测
  9. 水泥路面改造加铺沥青面层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  )。

    • A.直接加铺法
    • B.现场冷再生法
    • C.现场热再生法
    • D.碎石化法
    • E.路拌法
  10. 下列粒料类基层中,属于嵌锁型的有(  )。

    • A.级配碎石
    • B.泥结碎石
    • C.天然砂砾
    • D.泥灰结碎石
    • E.填隙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