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押题模拟试卷(二)

  • 卷面总分:10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22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2015年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押题模拟试卷(二),本试卷在编写的过程中编委会遵循严谨、科学的原则,提炼总结历年考点,编写相对应试题,其考点覆盖全面,试题精辟,能够以点带面。同时,对重点、难点题目均进行了精心解析,帮助考生解除困惑,加深理解。对于常见考点、易混淆的知识点,也为考生进行了解析与总结汇总,形成“比较记忆”,让考生的知识脉络更加清晰,从而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识点,锻炼考场思维,把握命题方向。

  • 第一题
  • 第二题
  • 第三题
  • 第四题
  • 第五题
部分试题预览
  1. 某私营企业花炮厂的主要产品有鞭炮和烟花。2013年4月,该厂修建用来搬运原料的卷扬机提升系统,卷扬机提升斜长约60m,垂直高度30m左右。上工区在半山腰,下工区在卸货停车场,操作平台设在上工区。卷扬机于2013年10月初建成投入使用。该厂委托安全评价机构进行了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机构明确指出自制的卷扬机不能使用,如要使用须经有关部门检验鉴定合格。"-3地安全监督执法部门在2013年11月1日对该厂检查中,特别指出卷扬机不得用于运输药料,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该厂法人代表A当场表示,不采用机械方式搬运黑火药,卷扬机只是用来搬运辅助材料,决不运载带药原料和人,厂里也制定了制度并告知全厂职工,违者罚款。A还以书面形式向公安部门作出保证,决不会用卷扬机来搬运黑火药和人。但事实上,自2013年10月以来,该厂曾多次利用卷扬机搬运过黑火药,A对此视而不见。

    2014年2月22日,厂安全负责人8前往菜市购买黑火药和烟花材料,并负责押运。车抵达厂后,根据副厂长C的指示,8指挥司机将第一辆车先行开至卷扬机下工区,副厂长C指派三名工人去卸货,将车上的高氯酸钾和黑火药卸下装入卷扬机的吊篮提升到上工区。为加快搬运速度,C又去找几辆手推车来运送,当天值班管理人员D也指派9名工人到卷扬机上工区去搬运。未经专业培训的D操作卷扬机,两名工人在旁负责卸货,其余7名工人用两辆手推车将货物搬运入库。卷扬机前两次提升的是高氯酸钾,在提升期间,卷扬机曾发生吊篮下滑的故障。在第三次提升黑火药时,因提升过急、钢丝绳突然崩断,吊篮坠落至下工区地面,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2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确定该起事故的等级及性质。

    2.分析该起事故的原因。

    3.写出有关责任人的错误事实。

    4.根据该起事故的特点提出防范措施。

  2. 2014年5月18日14时7分,某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的102号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5个400ms的球罐、4个450m3卧罐和8000多只液化石油气瓶(其中空瓶3000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机动车及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720万元,死亡36人,重伤50人。该球罐自投入使用后2年零2个月的使用期间,球罐经常处于较低容量,只有3次达到额定容量,第三次封装后4天,即在18日破裂。该球罐投用后,一直没有进行过检查,破裂前,安全阀正常,排污阀正常关闭。球罐的主体材质为15MnVR,内径9200mm,壁厚25ram,容积400m。,用于贮存液化石油气。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液化气站存在哪些危险、有害因素?

    2.该起事故应如何成立事故调查组?

    3.针对上述事故案例,提出如何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3. 某机械加工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为金属切削机床、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冲床、剪床等,同时,车间还安装了3t桥式起重机,配备了2辆叉车。根据该公司近几年的事故统计资料,大部分事故为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其中一年内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共有14起。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简述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

    2.为杜绝或减少冲床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3.简述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

  4.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 )。

    • A.人的因素
    • B.物的因素
    • C.生产因素
    • D.管理因素
    • E.环境因素
  5.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等。

    • A.避难与救援
    • B.消除危险源
    • C.设置薄弱环节
    • D.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 E.隔离
  6.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 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

    • A.环境的不安全
    • B.物的危险状态
    • C.人的不安全行为
    • D.管理上的缺陷
    • E.技术的不成熟
  7.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报告事故应当包括的内容 ( )。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及事故的简要经过
    •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 C.类似事故处理经验
    •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不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 E.已经采取的措施
  8.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是( )。

    • A.查生产设备
    • B.查辅助设施
    • C.查安全设施
    • D.查劳动防护用品
    • E.查作业环境
  9. ( )是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 A.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 B.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
    • C.危险指数方法
    • D.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 E.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10. 该发电厂7号锅炉节能改造施工前应进行( )。

    • A.安全现场评价
    • B.安全预评价
    • C.安全验收评价
    • D.安全阶段评价
    • E.安全单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