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5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计价》考前突破试卷(1)

  • 卷面总分:12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26次
  • 作答时间:180分钟
试卷简介
2015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计价》考前突破试卷(1),本试卷总分120分,共有2类型题目。
部分试题预览
  1. 建筑工程费用的估算可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此法可进一步细分为(  )。

    【2012年真题】

    • A.单位实物工程量估算法
    • B.概算指标估算法
    • C.单位容积价格法
    • D.单位面积价格法
    • E.单位功能价格法
  2. 建设期利息包括(  )。

    • A.向国内银行贷款在建设期间应计的借款利息
    • B.国外贷款收取的手续费、管理费、承诺费
    • C.向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在建设期间应计的借款利息
    • D.国内代理机构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以年利率的方式向贷款单位收取的转贷费、担保费、管理费
    • E.在境内发行的债券在建设期后的借款利息
  3.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关于“专业工程暂估价”的计算在不同造价文件中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

    • A.建设单位工程招标控制价中按计价规定估算
    • B.施工企业工程投标报价中按招标文件计列
    • C.施工企业工程投标报价中企业定额自主报价
    • D.竣工结算文件中按合同约定计算
    • E.竣工结算文件中按招标文件给定计列
  4.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下列属于材料费的有(  )。

    • A.购买钢筋、水泥的原价
    • B.购买工程所需安装的电表、水表的原价
    • C.材料的检验试验费
    • D.新材料研究试验费
    • E.从钢筋生产厂运到工地仓库的运杂费
  5. 关于招标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安全文明施工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标准计价,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专业工程暂估价应包括除规费税金以外的管理费和利润等
    • B.招标控制价必须公布其总价而不得公布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
    • C.投标报价若超过公布的招标控制价则按废标处理
    • D.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标控制价原则上不得超过批准的设计概算
    • E.招标人仅要求对分包的专业工程进行总承包管理和协调时,总承包服务费按专业工程估算的3%~5%计算
  6. 下列关于签约合同价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招标发包的项目,其签约合同价为中标人的投标价
    • B.按初步设计总概算包干进行发包的项目,其签约合同价按经审批的概算投资中与承包内容相应部分的投资,但应包括相应的不可预见费
    • C.按施工图预算包干进行发包的项目,其签约合同价按审查后的施工图总预算或综合预算为准
    • D.无论何种发承包方式,签约合同价均为发承包双方经协议共同认可的价格
    • E.对于直接发包的项目,签约合同价经合同双方按相关图样计算后确定的协议价
  7. 在计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时,应该考虑的费用包括(  )。

    • A.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B.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
    • C.建设单位管理费
    • D.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 E.土地征用和迁移补偿费
  8. 下列关于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设备购置费由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采购保管费组成
    • B.国产标准设备带有备件时,其原价按不带备件的价值计算,备件价值计入工(器)具购置费中
    • C.国产设备的运费和装卸费是指由设备制造厂交货地点起至工地仓库止所产生的运费和装卸费
    • D.进口设备采用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时,其运费和装卸费是指设备由装运港港口起到工地仓库止所发生的运费和装卸费
    • E.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一般以设备购置费为计算基数,乘以部门或行业规定的定额费率计算
  9. 通过计时观察,完成某工程的基本工作时间为6h/m3,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时间的8%,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班时间的3%、10%、2%,则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有(  )。

    • A.基本工作时间为0.750工日/m3
    • B.工序作业时间为0.815工日/m3
    • C.辅助工作时间为0.060工日/m3
    • D.规范时间为0.122工日/m3
    • E.定额时间为0.959工日/m3
  10. 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完整性原则
    • B.标准化原则
    • C.时效性原则
    • D.有效性原则
    • E.定量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