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第三折中,寞娥许下的三桩誓愿是什么?这些誓愿实现,包含何种思想意义,有何艺术效果?
阅读以下一段文字:
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
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日: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燕,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苹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邢能送列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板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请回答:
(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
(2)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又象征了作者的什么理想?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三春(告莫)
既已避日,又(就)燥
来年忽(发)箭数十
《报刘一丈书》刻画的干谒者形象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简析《长生殿》(惊变)曲词的特点。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养气”说的价值何在?文章是如何以“养气”贯串始终的?
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为例,简析《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写景的特色和作用。
为什么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表里俱澄澈”是全篇的关键之句 ?
下列人物,出现在《宝玉挨打》中的有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引诱蒋千中计的步骤有
欧阳修《秋声赋》是如何通过描摹秋天形状来烘托秋声的?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9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8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8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7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7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6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6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5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5年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