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成人高考高升本、专科《语文》模拟试卷二

  • 卷面总分:150分
  • 浏览次数:0
  • 测试费用:免费
  • 答案解析:是
  • 练习次数:46次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简介

本试卷是在深入分析历年真题特点的基础上,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充分把握考试难度,科学设计考点分布,精选相关试题编辑而成。本试卷非常适合考生进行考前自测,熟悉考试氛围,检验复习成果,发现知识盲区,查漏补缺,提升应试能力。

  • 单选一
  • 单选二
  • 阅读一
  • 阅读二
  • 写作
部分试题预览
  1. 通过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爱尔兰大文学家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结合这首悼亡词的内容,概述作者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表情达意的。

  3. 以“为什么随地吐痰有害”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说明文。

  4. 以下叙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戴胄援引法律,犯颜直谏。他认为封德彝定长孙无忌及监门校尉的罪轻重失当,所以固请太宗复议。
    • B.戴胄引“虽误皆死”的法典,劝太宗不该姑息长孙无忌的罪行而使重罪轻罚,更不应以地位高低而使同罪异罚。
    • C.以“诈得者”太宗诏“不首者死”,但戴胄仍“以法当流”,因而触怒太宗。而对太宗的责难,他既据理力争,又讲究劝谏艺术,终使太宗感悟。
    • D.戴胄认为封德彝判校尉死罪而让长孙无忌以功抵罪于法无据,而圣旨“不觉,罪当死”是感情用事,作为执法的依据有不妥之处。
  5.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短松冈:坟地。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的一个梦,词人在梦中梦到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⑦。,大理少卿缺,太宗日:“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日:“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日:“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日,:“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由是与校尉皆免。时选者盛集,有诡资荫冒牒取调③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日:“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耶?”胄日:“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属臣,敢亏法乎?”帝日:“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日:“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悟,从其言。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选自《新唐书?戴胄传》)

    [注]①干局:指人的办事能力。②簿最:财物出纳账册。③取调:指“选者”获取委任。

    “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的正确意思是什么?

  7.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从分句间的语意关系看,相同的一组是(          )

    ①不首,罪当死。

    ②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

    ③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④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8. 本文的篇名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而文中为什么还写月色?

  9.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作者写邀约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是有意排遣郁闷,借此抚慰自己枯涩的灵魂,隐约地表现“五四”高潮之后知识分子的郁闷和惆帐。
    • B.全文秩丽纤细,雅致委婉,以完美和谐的笔调,描绘秦淮河朦胧的夜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热情。
    • C.文字缠绵,蕴含眷恋悱恻的气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有一种独特的美:细腻而隽永,蒙陇而真切。
    • D.这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游记散文,“秦淮河”其实就是古老而又美丽的中国的缩影,作者启迪人们去反思、去探索:为了这美丽的祖国,我们每个人应该为它奉献出什么。
    • E.作者重彩浓墨描摹十里秦淮的朦胧夜景。他倾心神往明末秦淮的艳迹,为的是追求梦境的慰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浓浓地抹上了作者本人的个性色彩。
  10. 联系全文看,为什么“生涩的、尖脆的调子…‘也正可快我们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