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模拟试卷79
-
ABC公司研制成功一台新产品,现在需要决定是否大规模投产,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关资料如下:
(1)公司的销售部门预计,如果每台定价3万元,销售量每年可以达到10 000台;销售量不会逐年上升,但价格可以每年提高2%。生产部门预计,变动制造成本每台2.1万元,每年增加2%;不含折旧费的固定制造成本每年4 000万元,每年增加1%。新业务将在2007年1月1日开始,假设经营现金流发生在每年年底。
(2)为生产该产品,需要添置一台生产设备,预计其购置成本为4 000万元。该设备可以在2006年年底以前安装完毕,并在2006年年底支付设备购置款。该设备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5%;经济寿命为4年,4年后即2010年年底该项设备的市场价值预计为500万元。如果决定投产该产品,公司将可以连续经营4年,预计不会出现提前中止的情况。
(3)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厂房可以用8 000万元购买,在2006年年底付款并交付使用。该厂房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20年,净残值率5%。4年后该厂房的市场价值预计为7 000万元。
(4)生产该产品需要的净营运资金随销售额而变化,预计为销售额的10%。假设这些净营运资金在年初投入,项目结束时收回。
(5)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40%。
要求:
(1)计算项目的初始投资总额,包括与项目有关的固定资产购置支出以及净营运资金增加额;
(2)分别计算厂房和设备的年折旧额以及第4年末的账面价值(提示:折旧按年提取,投入使用当年提取全年折旧);
(3)分别计算第4年末处置厂房和设备引起的税后净现金流量;
(4)计算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5)市场上存在5%的通货膨胀,名义现金流量折现时采用的折现率是15.5%,计算项目的实际折现率;
(6)按照实际折现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
(7)按照实际现金流量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
已知:ABC公司是一个基金公司,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06年1月1日,ABC公司的基金资产总额(市场价值)为27 000万元,其负债总额(市场价值)为3 000万元,基金份数为8 000万份。在基金交易中,该公司收取首次认购费和赎回费,认购费率为基金资产净值的2%,赎回费率为基金资产净值的1%。
资料二:2006年12月31日,ABC公司按收盘价计算的资产总额为26 789万元,其负债总额为345万元,已售出10 000万份基金单位。
资料三:假定2006年12月31日,某投资者持有该基金2万份,到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投资者持有的份数不变,预计此时基金单位净值为3.05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06年1月1日ABC公司的下列指标:
①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
②基金单位净值;
③基金认购价;
④基金赎回价。
(2)根据资料二计算2006年12月31日的ABC公司基金单位净值。
(3)根据资料三计算2007年该投资者的预计基金收益率。
-
甲公司2007年5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
(1)生产910件,耗用直接材料费用125 000元,直接人工40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 17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18 200元;
(2)变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每件2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30 000元。
(3)期初产成品存货为100件,总成本为18 000元(含固定制造费用1 500元),本期销售产成品500件,单价为300元,产成品成本按照先进先出法计价。
要求:
(1)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月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单位成本;
(3)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月已销产品的成本;
(4)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本月实现的利润;
(5)说明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本月利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
甲公司2008年12月产量及部分制造费用资料如下: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8 000元,其中:固定制造费用3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5 000元。实际生产工时3 200小时,本月生产能量为3 000小时。制造费用预算为10 000元,其中:固定制造费用4 000元,变动制造费用6 000元。
月初在产品40件,平均完工率60%,本月投产452件,月末在产品80件,平均完工程度为40%,本月完工412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6小时。
要求:
(1)计算本月加工产品的约当产量;
(2)计算分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3)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因素法);
(4)结转本月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
-
有一面值为4 000元的债券,息票利率为4%,2000年5月1日发行,2005年5月 1日到期,三个月支付一次利息(1日支付),假设投资的到期收益率为8%,并保持不变。
要求:
(1)计算该债券在发行时的价格;
(2)计算该债券在2004年4月1日的价格;
(3)计算该债券在2004年5月1日支付利息之前的价格;
(4)计算该债券在2004年5月1日支付利息之后的价格。 (所有的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
从长期的观点看,亏损企业的现金流转是不可能维持的。从短期看,对于亏损额小于折旧额的企业,不从外部补充现金将很快破产。 ( )
- A.正确
- B.错误
-
一般认为,当企业的成本结构状况显示出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时,企业不应保持较高的债务资本比例。 ( )
- A.正确
- B.错误
-
C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目前的信用政策为“2/15,n/30”,有占销售额 60%的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并享受公司提供的折扣;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8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20%在信用期满后10天(平均数)收回。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如果明年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预计甲产品销售量为4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平均每件存货的变动成本为50元;乙产品销售量为2万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240元。平均每件存货的变动成本为2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万元,平均库存量为销售量的20%,平均应付账款为存货平均占用资金的30%。
如果明年将信用政策改为“5/10,n/20”,预计不会影响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每件存货的平均变动成本和销售的品种结构,而销售额将增加到1 200万元。与此同时,享受折扣的比例将上升至销售额的70%;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5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50%可以在信用期满后20天(平均数)收回。这些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固定成本总额为130万元,平均库存量为销售量的25%,平均应付账款为存货平均占用资金的40%。
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为12%。
要求:
(1)假设公司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以及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和平均应付账款的应计利息(一年按360天计算,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四位,下同)。
(2)假设公司采用新的信用政策,计算其平均收现期和应收账款应计利息,以及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和平均应付账款的应计利息。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损益变动净额,并据此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
有效资产组合曲线是一个由特定投资组合构成的集合,集合内的投资组合在既定的风险水平上,期望报酬率不一定是最高的。 ( )
- A.正确
- B.错误
-
折旧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实际是所得税存在引起的。 ( )
- A.正确
- B.错误
-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主要区别在于经济利润扣除了债务利息也扣除了股权资本费用。 ( )
- A.正确
- B.错误
-
假设市场利率和到期时间保持不变,溢价发行债券的价值会随利息支付频率的加快而逐渐下降。 ( )
- A.正确
- B.错误
-
当预计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采用负债筹资会提高普通股每股利润,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 )
- A.正确
- B.错误
-
在不确定性投资决策中,对于同一个方案,可能得出不同的预测结果的决策方法包括( )。
- A.期望值决策法
- B.决策树法
- C.场景概况分析
- D.蒙特卡洛模拟分析
-
成本控制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因此,对企业的全部成本都要进行同样周密的控制。 ( )
- A.正确
- B.错误
-
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有( )。
- A.利润=安全边际×单位边际贡献
- B.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单位边际贡献
- C.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 D.安全边际+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
如果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可以采用( )的方法对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 B.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 C.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 D.定额比例法
-
以下关于成本计算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逐步结转分步法有利于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成本管理
- B.当企业经常对外销售半成品时,不宜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 C.采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 D.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无须将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销售收入=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平均售价
- B.税后利息费用=(债务的利息费用-超额现金的利息收入)×(1-所得税税率)
- C.商誉=收购价格-股权的现行市场价值
- D.在估计目标公司的持续价值时,存在这个表达式“资本支出t+1=折旧t+1+g×固定资产t+1”
-
以下属于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参数的有( )。
- A.无风险利率
- B.股票价格
- C.执行价格
- D.预期红利
-
以下影响杠杆贡献率的因素为( )。
- A.净经营资产利润率
- B.净利息率
- C.净财务杠杆
- D.经营差异率
-
一般不用于某一特殊订单或新产品试制的作业动因为( )。
- A.强度动因
- B.业务动因
- C.持续动因
- D.资源动因
-
关于营运资本政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宽松的持有政策其机会成本高,紧缩的持有政策影响股利的支付
- B.配合型的融资政策的弹性较大
- C.营运资本的持有政策和融资政策都是通过对收益和风险的权衡来确定的
- D.配合型融资政策下除自发性负债外,在季节性低谷时也可以有其他流动负债
-
假定企业的成本-销量-利润保持线性关系,可变成本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变,固定成本也保持稳定,则关于经营杠杆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边际贡献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 B.边际贡献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 C.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 D.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
下列有关自利行为原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自利行为原则的依据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
- B.自利行为原则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委托一代理理论
- C.机会成本是自利行为原则的应用
- D.沉没成本也是自利行为原则的应用
-
某公司拥有170万元的流动资产及90万元的流动负债,下列交易可以使该事务所流动比率下降的有( )。
- A.增发100万元的普通股,所得收入用于扩建几个分支机构
- B.用10万元的现金购买一辆小轿车
- C.提高应付账款的账面额来支付10万元的现金股利
- D.借入30万元的短期借款支持同等数量的应收账款的增加
-
某公司尝试运用经济增加值方法评价2008年的经营绩效。根据2008年度的会计报表实际数据,经过分析判断,当年税后净利润为1 270万元,利息费用为10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20万元,折旧30万元,增加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30万元,摊销资本化研发支出为5万元;期末所有者权益为2 000万元(其中未分配利润100万元),负债总额1800万元 (其中长期借款1500万元,短期借款200万元,应付账款100万元);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经测算为10%。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
- A.税后净营业利润1 415万元
- B.投入资本总额3 730万元
- C.全部资本成本383万元
- D.经济附加值1 032万元
-
投资者风险回避态度和证券市场线斜率的关系是( )。
- A.投资者都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小
- B.投资者都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大
- C.投资者都不愿意冒险,风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大
- D.投资者都不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小
-
如果某年的计划增长率高于可持续增长率,则在不从外部股权融资并且其他财务指标不变的情况下,计算确定为了实现计划增长率所需的经营效率或财务政策条件时,直接可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公式求得结果的财务指标有( )。
- A.总资产周转率
- B.权益乘数
- C.销售净利率
- D.留存收益率
-
某公司上年每股股利1元,股利增长率为2%,预计本年的每股收益为5.10元。该公司股票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为25%,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为40%,目前无风险利率为4%,股票市场平均风险收益率为6%,则该公司股票的现行价值为( )元。
- A.8.97
- B.19.90
- C.8.79
- D.19.51
-
公司进行股票分割,会使原有股东的利益( )。
- A.受到损害
- B.有所增长
- C.既无损害亦无增长
- D.可能会有损害或增长
-
影响企业息税前利润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经营杠杆系数
- B.财务杠杆系数
- C.负债资金大小
- D.总资金量大小
-
β系数可以衡量( )。
- A.个别公司股票的市场风险
- B.个别公司股票的特有风险
- C.所有公司股票的市场风险
- D.所有公司股票的特有风险
-
衡量上市公司最佳资金结构的基本指标是( )。
- A.每股盈余最大
- B.单位股价最高
- C.资金弹性最好
- D.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
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起点应该是( )。
- A.现金预算
- B.生产预算
- C.销售预算
- D.投资预算
-
当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时,说明( )。
- A.企业没有负债筹资
- B.总杠杆系数大于1
- C.税前利润最大
- D.EPS最大
-
下列因素变动中会对企业基本每股收益指标产生影响的是( )。
- A.认股权证
- B.普通股市价
- C.优先股股息
- D.每股股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留存收益成本=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
- B.税后债务资本成本声税前债务利率×(1-所得税税率)
- C.优先股股息是用税后收益支付的,不能获得税收
- D.按市场价值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更适用于企业筹措新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