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权威预测试卷三
-
投资回收期只能作为投资决策的辅助指标,其缺点是( )。
- A.该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 B.该指标没有考虑收回初始投资所需时间
- C.该指标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
- D.该指标计算繁杂
-
若使用净现值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则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的标准以( )为界限。
- A.300
- B.1
- C.0
- D.-1
-
假设投资额和净现金流量不变,则贴现率高低对净现值的大小有重要影响。在下列关于此问题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
- A.贴现率越高,净现值越大
- B.贴现率越高,净现值越小
- C.贴现率可视为企业要求的报酬率
- D.当项目风险大时,应选择高的贴现率
-
该项目的净现值为( )万元。
- A.344.25
- B.644.25
- C.850.00
- D.1150.00
-
(五)某公司计划对某一项目进行投资,投资额为300万元,期限为5年,每年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5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假设资本成本率为10%。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及复利现值系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 )年。
- A.1.75
- B.2
- C.2.75
- D.2.83
-
根据资料可以判断,该企业采用的创新过程模型属于( )。
- A.技术推动
- B.交互作用
- C.一体化
- D.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
-
该企业运用提前期法来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六月份组装车间(最后车间)应生产到43000号,产品的平均日产量为300台。该产品在零部件生产车间的出产提前期为30天,生产周期为20天。则零部件生产车间六月份投入的累计号计划为( )号。
- A.52000
- B.58000
- C.68000
- D.54000
-
根据盈亏平衡法,该企业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件。
- A.11000
- B.12312
- C.11429
- D.13209
-
培训开发工作面对的对象有( )。
- A.中层管理人员
- B.公司的基层管理人员
- C.意欲进入公司工作的人员
- D.一线工人
-
(四)
某企业设有零部件生产车间和组装车间。其中,组装车间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1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3.5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5小时。该企业2010年预测该产品售价为500元,单位变动费用为150元,总固定成本为400万元。为了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该企业投入巨资改善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更多地使用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型技术部分替代了实物原型。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组装车间每天的生产能力为( )件。
- A.600
- B.457
- C.560
- D.781
-
双学士学位的培训一般属于( )。
- A.一般培训
- B.特殊培训
- C.基础培训
- D.正规培训
-
(三)
中国某石化公司制订了详细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计划。每年抽取利润的2%作为经费去培训。方式有在职培训,即选拔有潜力的职员,送到正规院校学习相关专业。每年培训研究生10-20名,双学士学位100-200名。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效的培训开发具有的功能包括( )。
- A.企业成本加大
- B.学习成本最小化
- C.是一种激励手段
- D.通过扩展雇员具备的技能范围来提高企业运作的灵活性
-
关于顺序移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一批零件经多道工序加工
- B.顺序移动方式是计算起来最简易的一种工序间移动方式
- C.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整批地运送,生产周期长
- D.是将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方式
-
(二)
某工厂现生产某种零件30件,加工工序数为3,每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t1=5分钟,t2=5分钟,t3=10分钟。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生产这批零件共需要( )分钟。
- A.310
- B.450
- C.600
- D.1800
-
若采取平行移动方式,则这批零件的生产时间是( )分钟。
- A.290
- B.300
- C.310
- D.600
-
如果该公司保持其原来的组织规模,其目前的组织层次将( )。
- A.保持不变
- B.减少
- C.增加
- D.保持不变或增加
-
扁平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
- A.有利于高层管理者接近基层
- B.有利于培养下属人员的独立工作能力
- C.有利于加强高层管理者对基层的控制
- D.有利于上级协调下属人员的工作
-
导致该公司管理人员管理幅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作性质的变化
- B.工作能力的提高
- C.授权范围的扩大
- D.协调控制的加强
-
该公司现在最大的组织规模为( )人。
- A.35
- B.350
- C.2400
- D.5640
-
(一)
某公司有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5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分别为5人、6人、10人,现在该公司通过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改进管理方式,在管理上大胆放权,这样调动了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节省了高层人员的时间,同时,该公司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了对工作全过程的有效控制,由此,使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扩大为7人、10人、15人。该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向扁平式变化。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过去能有效地管理( )名中层管理人员。
- A.5
- B.10
- C.20
- D.25
-
相对于发行股票而言,发行公司债券筹资的优点为( )。
- A.筹资风险小
- B.投资对象广
- C.筹资额度大
- D.资金成本低
- E.保障股东控制权
-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 )。
- A.后付年金
- B.先付年金
- C.延期年金
- D.永续年金
- E.垫付年金
-
新产品的试制一般分为( )。
- A.样品的试制
- B.大批试制
- C.小批试制
- D.产品试制
- E.成批试制
-
员工招聘的原则包括( )。
- A.信息公开原则
- B.公正平等原则
- C.效率优先原则
- D.信息共享原则
- E.双向选择原则
-
设备寿命分为( )。
- A.使用寿命
- B.经济寿命
- C.生产寿命
- D.总体寿命
- E.技术寿命
-
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其要求包括( )。
- A.全行业的质量管理
- B.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 C.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D.全员的质量管理
- E.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
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包括( )。
- A.核心标准
- B.其他标准
- C.技术报告或者技术规范
- D.小册子
- E.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
组织自动线是由自动化机器设备实现产品工艺加工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其条件包括( )。
- A.在加工对象方面,不需很高的标准化、通用化水平,
- B.在工艺方面,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设备,采用的工艺规程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
- C.零件的结构便于自动装夹运输和加工
- D.在劳动组织方面,自动线上的劳动力需要具备正确调整、诊断设备故障的能力
- E.严格要求生产管理、原材料供应、设备维修
-
下列各项不属于单件生产特点的有( )。
- A.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相当低
- B.生产的稳定性较高
- C.大多数设备或工作地需要担负很多道工序
- D.产品定期或不定期重复生产
- E.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
-
流水生产线按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分为( )。
- A.强制节拍流水线
- B.成组流水线
- C.自由节拍流水线
- D.可变流水线
- E.不变流水线
-
在某机械制造企业里,下列属于生产服务过程的有( )。
- A.机械零件装配
- B.对原材料进行铸锻
- C.模具制造
- D.原材料保管
- E.零部件装卸
-
计算机辅助访问法所用软件系统一般包括( )子系统。
- A.问卷设计系统
- B.问卷调查系统
- C.访问管理系统
- D.数据录入系统
- E.问卷统计系统
-
下列关于问卷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被调查者项目是问卷的主要部分
- B.前言是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 C.根据问卷的填答方式,可分为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
- D.在问卷设计时要考虑被调查者心理因素
- E.问卷中涉及有关公式计算、专业名词、注意事项及要求等,需要进行解释说明
-
直线职能制的缺点主要有( )。
- A.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最终是通过直线指挥链发挥作用的,有可能扰乱直线指挥链的命令统一性
- B.容易导致本位主义
- C.可能产生权力交叉重叠,导致多头管理,使组织出现不协调
- D.容易产生多头指挥及责任分散
- E.结构不稳定
-
关于虚拟企业的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快速
- B.能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 C.能够分摊开发投资费用
- D.具备最优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 E.有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
-
下列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企业体制
- B.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 C.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有生无死的企业制度
- D.现代企业制度是各类企业改革的共同方向
- E.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
-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主要有( )。
- A.直线制
- B.矩阵制
- C.事业部制
- D.区域制
- E.职能制
-
企业经营机制的特征包括( )。
- A.先天性
- B.本质性
- C.稳定性
- D.功能性
- E.系统性
-
股份制企业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 B.企业资产所有权归出资者所有
- C.股东以其股份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D.股东按其持有股份的类别和份额享有权益
- E.股份制企业可以广泛地从社会上筹集资金
-
(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最基本、最原始的职能。
- A.筹资管理
- B.投资管理
- C.营运资金管理
- D.利润分配管理
-
现代工商企业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 )。
- A.个体手工业
- B.手工业作坊
- C.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
- D.工场手工业
- E.企业生产期
-
租赁融资主要缺点是( )。
- A.成本高
- B.时间长
- C.风险大
- D.手续多
-
某三年期公司债券,面值为100元,年利率为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若市场利率为10%,则该债券发行价格为( )元。
- A.75.13
- B.100
- C.104.97
- D.109.54
-
投资者甘愿冒风险进行投资的诱因是( )。
- A.可获得报酬
- B.可获得利润
- C.可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
- D.可获得额外报酬
-
某公司的一个投资项目,预计6年后可获得600万元,假定年利率为l0%,则这笔收益相当于现在的( )万元。
- A.330
- B.318
- C.339
- D.348
-
某公司2011年以4600万美元贷款购买一艘船舶,年利率为14%,2012年一次还本付息( )万美元。
- A.8000.84
- B.8800.84
- C.8856.84
- D.8850.84
-
当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企业理财目标是( )。
- A.利润最大化
- B.企业价值最大化
- C.每股收益最大化
- D.股东财富最大化
-
在员工立业与发展阶段中,对员工成长尤为重要的是( )。
- A.提高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提供员工发展机会
- B.提高员工的素质,提供员工发展与学习的机会
- C.提高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提供员工发展与学习的机会
- D.提高员工的能力,提供员工发展与学习的机会
-
员工培训计划的内容包括( )。
- A.目标、内容、对象、培训者、培训方法以及经费的预算与筹措
- B.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设施等后勤保障、培训方法以及经费的预算与筹揩
- C.对象、培训者、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设施等后勤保障、培训方法以及经费的预算与筹措
- D.目标、内容、对象、培训者、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设施等后勤保障、培训方法以及经费的预算与筹措
-
员工工作绩效的多维性是指( )。
- A.绩效优劣受多种客观、主观因素影响
- B.随着时间推移,工作绩效会发生变化
- C.员工绩效考评从多方面进行
- D.在不同的环境下,员工绩效会有差异
-
能够表明工作内容和工作任职者资格的文件是( )。
- A.工作规范
- B.工作说明书
- C.工作分析报告
- D.工作描述
-
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
- A.目的
- B.人员
- C.任职资格
- D.任职年限
-
下列各项不属于内部招聘不足的是( )。
- A.容易导致“近亲繁殖”
- B.容易导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的矛盾
- C.不利于工作创新
- D.员工在面对新岗位时需要较长的“调整期”
-
产品的定型阶段是( )。
- A.技术构思
- B.初步设计
- C.技术设计
- D.工作图设计
-
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最常用的一种新产品开发战略是( )。
- A.进取战略
- B.紧随战略
- C.保持地位战略
- D.冒险战略
-
常用的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的方法有面值法和( )。
- A.经验法
- B.定性法
- C.低劣化数值法
- D.定量法
-
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若( )标准投资回收期,则表明该方案可行。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 D.大于等于
-
在企业的技术改造各个层次中,( )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装备更新。,
- A.表层技术改造
- B.内层技术改造
- C.中层技术改造
- D.深层技术改造
-
当市场上出现新产品而立即进行仿制并加以改进创新的是( )。
- A.进取战略
- B.紧随战略
- C.保持地位战略
- D.冒险战略
-
效益成本分析法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下的动态评价的一种方法,用( )指标反映。
- A.益本率
- B.投资收益率
- C.设备最佳更新期
- D.投资效益系数
-
( )是第一部用于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
- A.国际质量管理标准
- B.TQC管理标准
- C.ISO9000族标准
- D.过程控制标准
-
售出的产品在产品质量保证期内出现了质量问题,销售者应当承担( )。
- A.产品质量责任
- B.产品责任
- C.产品瑕疵担保责任
- D.产品质量担保责任
-
PDCA循环可以使质量水平( )。
- A.螺旋上升
- B.直线上升
- C.时升时降
- D.上升到某一水平后下降
-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个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分为( )。
- A.三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和单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
- B.三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和双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
- C.双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和单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
- D.双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和四侧公差工序能力指数
-
关于适用性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顾客需要满足的需求作为衡量的标准,用“适用性”作为标准
- B.以顾客需要满足的欲望作为衡量的标准,用“适用性”作为标准
- C.以顾客需要满足的期望作为衡量的标准,用“适用性”作为标准
- D.以顾客需要满足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用“适用性”作为标准
-
“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
- A.赋予特性
- B.明示特性
- C.固有特性
- D.潜在特性
-
适合使用抽样检验的商品是( )。
- A.某工厂的5台机器
- B.某小区新更换的10部电梯
- C.某厂购买的1吨螺钉
- D.某公司拥有的20台电脑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确定员工培训目标原则的是( )。
- A.与企业的长远目标相吻合
- B.既有足够的难度和富于挑战性,又切合实际
- C.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和人文效益
- D.简明扼要,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
能够体现每道工序上零件的加工是连续的移动方式是( )。
- A.平行顺序移动
- B.平行移动
- C.顺序移动
- D.连续移动
-
生产线适用于( )的情形。
- A.品种单一
- B.规格单一
- C.品种和规格复杂多样
- D.小批量生产
-
强制节拍流水生产线上,为保证严格的出产速度,采用的运输工具是( )。
- A.机械化的传送带
- B.连续式运输带
- C.滚道
- D.叉车
-
安全生产核心是( )。
- A.安全生产文化
- B.安全生产法制
- C.安全生产责任
- D.安全生产科技
-
在生产运作单位中,集中同类型的设施,进行相类似的生产加工或服务活动的生产布置形式称为( )。
- A.固定布置
- B.混合类型布置
- C.对象专业化布置
- D.工艺专业化布置
-
为使企业库存量保持最小,就需要遵循( )。
- A.连续性原则
- B.节奏性原则
- C.准时性原则
- D.柔性原则
-
选择工厂坐落区域和位置时,为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主要考虑的因索是( )。
- A.靠近沿海地区
- B.企业的利益
- C.市场的需要
- D.接近客户,交通便利,通讯方便
-
生产过程的主体是( )。
- A.劳动过程
- B.劳动关系
- C.生产工具
- D.劳动力
-
企业生产过程空间组织最常见的形式是( )
- A.工艺专业化布置
- B.混合式布置
- C.对象专业化布置
- D.灵活性布置
-
用于研究某种商品在改变包装、价格等因素时所产生的效果的调查方法是( )。
- A.实验调查法
- B.拦截访问法
- C.焦点小组座谈法
- D.计算机辅助访问法
-
撰写调查报告不用注意的地方是( )。
- A.论证部分必须与调查报告的主题相符
- B.长短适宜,重点突出,陈述和演示形式避免单一
- C.打印成正式文稿
- D.附件要包含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
-
某企业利润总额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
试用算术平均法预测下一年度的利润总额为( )。
- A.94.5
- B.94.9
- C.94.75
- D.73.9
-
关于焦点小组座谈法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参会人数要适中,一个小组一般为10人以下
- B.要营造放松的非正式会议的气氛
- C.小组座谈会的时间控制在1—3个小时之间
- D.小组应由具有一定同质性的人群构成
-
有控制组的事前事后对比实验要求( )。
- A.事前对实验组正常情况进行测量,实验后再测量.将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 B.事前对控制组正常情况进行测量,实验后再测量,将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 C.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进行事前事后测量,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 D.在同一时间内,将控制组与实验组进行对比
-
专家会议法的种类不包括( )。
- A.德尔菲法
- B.非交锋式会议法
- C.交锋式会议法
- D.混合式会议法
-
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或客户交谈,从而获得一定的信息资料的方法是( )。
- A.拦截式访问法
- B.深层访谈法
- C.焦点小组座谈法
- D.实验调查法
-
从探讨组织变革中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经历三个阶段的企业变革模式是( )。
- A.卡斯特变革模式
- B.库特·卢因模式
- C.约翰·科特变革模式
- D.彼得·圣吉模式
-
企业在选择组织结构形式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企业经营发展战略
- B.企业文化
- C.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 D.企业领导者的年龄结构
-
日本电气公司按产品分为半导体事业部、交换事业部、传输终端事业部、电子器件事业部等,这是采用了( )组织结构。
- A.直线制
- B.矩阵制
- C.产品事业部制
- D.顾客事业部制
-
在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中,( )是一种最基本的修炼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修炼方式。
- A.团队学习
- B.建立共同愿景
- C.自我超越
- D.系统思考
-
企业“事事有人负责”和“事事有条件负责”的基本前提是企业人员( )。
- A.权力大小
- B.利益多少
- C.人员的多少
- D.责任权利的统一
-
矩阵制组织结构的最大特点是( )。
- A.单线的领导系统
- B.既有纵向组织系统又有横向组织系统
- C.高层主管管理方便
- D.各职能部门权责明确
-
在授权的过程中,职权流动的方向总是( )。
- A.向下的
- B.横向的
- C.向上的
- D.交叉的
-
标准化工作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按照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不包括( )。
- A.技术标准
- B.管理标准
- C.工作标准
- D.生产标准
-
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一种专业化形态是( )。
- A.产品专业化
- B.部门专业化
- C.工艺专业化
- D.产品服务专业化
-
企业的双重性目标是( )。
- A.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利润
- B.实现利益最大化
- C.服务于社会
- D.实现其公益目的
-
从企业资产的所有制形式考察,是现代企业最主要、最典型的基本形式是( )。
- A.合资制企业
- B.合伙制企业
- C.公司制企业
- D.垄断式企业
-
在现代社会里,对于企业的目标,应当坚持( )。
- A.获取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的
- B.实现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 C.企业应当获取适当利润
- D.承担社会责任为主,同时实现适当利润
-
下列关于单个业主制企业优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所有权与经营权归于一体
- B.注册资本要求不是很高,企业开业和关闭的手续都比较简单
- C.企业产权属于个人,因此转让受到严格限制
- D.企业规模小,财力不大,获得贷款的能力有限
-
下列各项不属于民营企业组织形式的是( )。
- A.合资企业
- B.合伙制企业
- C.有限责任公司
- D.单个业主制企业
-
下列各项不属于动力机制的内容的是( )。
- A.所有者权益
- B.消费者需求
- C.经营者权利
- D.劳动者积极性
-
( )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
- A.泰勒
- B.亚当·斯密
- C.科斯
- D.冯·考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