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经济师考试初级农业经济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1999年,该企业固定资产退废率为_______元。

    • A.18.08%
    • B.18.70%
    • C.19.35
    • D.20%
  2. 该企业空调的入账价值为_______元。

    • A.5600
    • B.5700
    • C.5850
    • D.6550
  3. 1999年,该企业运输汽车应计提折旧额为_______元。

    • A.2875
    • B.3450
    • C.4025
    • D.4600
  4. 1999年5月,该企业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_______。

    • A.运输汽车
    • B.电脑
    • C.闲置房屋
    • D.空调
  5. (四) 1999年1月1日,某农业企业主要固定资产的占有及使用情况如下:运输汽车一辆,原始价值为25000元,预计残值25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500 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使用年限内可行驶40万千米,1997年6月投入使用,按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电脑一台,原始价值为18000元,预计可使用4 年,预计残值为1000元,1998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按年限总和法计提;房屋一幢,原始价值为5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残值为5000 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1997年1月投入使用,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但自1998年10月以来暂时闲置。

    1999年5月18日,企业购入一台空调,买价为5600元,缴纳各种税金合计700元,支付运输费100元,另支付安装费150元,买入当月投入使用。

    1999年5月25日,企业的电脑发生故障,提前报废。

    1999年6月10日,企业将闲置的房屋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

    1999年全年,企业运输汽车共计行驶5万公里。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998年6月份,该企业电脑应计提折旧额为_______元。

    • A.500
    • B.533
    • C.567
    • D.600
  6. 该产品在市场进入成长期后应采取_______措施。

    • A.适当降价
    • B.适当提价
    • C.折扣让价
    • D.心理定价
  7. 当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时其价格应当是_______。

    • A.比预期的低
    • B.比预期的高
    • C.薄利多销
    • D.厚利限销
  8. 企业在产品策略上采取了_______的方针。

    • A.及时迅速
    • B.提高产品质量
    • C.不断创新
    • D.扬长避短
  9. 企业用引进新技术和技术改造资金,可在_______年内收回。

    • A.1
    • B.2
    • C.3
    • D.4
  10. (三) 某企业投资280万元,用于引进新技术和对原有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便生产一种为市场所需的换代产品,经一年时间的研制、试产、投产就把新产品投放到市场,并为消费者欢迎,年销售收入达到260万元,该产品年生产成本为110万元,产品年销售费用26万元,税金30万元,使企业的收入与盈利比技术改造前增加近一倍,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增强了活力,由此可以看出,增加投资,引进新技术和进行技术改造,是能促进企业大发展的。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的年销售利润达到了_______。

    • A.154万元
    • B.88万元
    • C.90万元
    • D.92万元
  11. 企业定额工作主要是_______定额的制定、执行和修订。

    • A.产量
    • B.劳动
    • C.物资消耗
    • D.资金
  12. 该企业发展慢、效益低是_______有直接关系。

    • A.管理基础工作差
    • B.生产工艺技术落后
    • C.产品质量不高
    • D.企业规模小
  13. 标准化工作属于企业_______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

    • A.综合
    • B.基础
    • C.专业
    • D.技术
  14. 管理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

    • A.信息工作
    • B.定额管理工作
    • C.健全组织体系
    • 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E.标准化工作
  15. 该农户家庭经营总收入为_______元。

    • A.26000
    • B.25000
    • C.22000
    • D.21000
  16. (二) 某村2001年组建一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职工七十多人,年产值近100万元,平均年利润5万元左右,效益一般。由于企业建立时间不长,管理工作滞后,投入大、效益低,人、财、物资源浪费大,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在市场上竞争力差、产品销售不佳。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该企业请专家进行咨询,经调查、研究分析后,专家提出了企业的整改建议,首先是加强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其次是改进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再次是提高产品质量;最后是降低消耗和产品成本等,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指出了方向。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实行经济核算、降低成本,建立经济责任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_______。

    • A.领导班子建设
    • B.健全组织机构
    • C.管理基础工作
    • D.完善产权制度
  17. 该农户每个劳动力创造的平均总收入为_______元。

    • A.13000
    • B.6500
    • C.4333
    • D.5500
  18. 该农户家庭经营总收入是指当年实现的可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且可以在国家、集体、农民间进行分配的各项经营收入和_______。

    • A.租金
    • B.财政性补贴
    • C.利息
    • D.财产性收入
  19. 家庭经营总收入不包括从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外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如亲友馈赠及_______等。

    • A.出租住户收入
    • B.国库券、债券利息收入
    • C.土地补偿费
    • D.保险赔款
  20. (一) 在2001年农村合作经济统计中,南新村农民王清家庭经营情况如下:家庭人口6人,其中父亲62岁、母亲56岁,但能顶劳力经常参加劳动;王清夫妇身体健康,有小孩2人,正在读初中。当年种植粮食在市场出售收入12000元,存款利息1000元,出租库房收入3000元,饲养畜禽出售收入5000元,外出打工收入5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按国家规定,该农户应承担农村劳动积累工最高限额为_______个工。

    • A.40
    • B.60
    • C.80
    • D.90
  21. 农村合作经济统计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

    • A.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大量的提供农村合作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情况的资料
    • B.对农村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 C.制定有关报表和指标,促进工作任务的完成
    • D.组织农民种地
  22. 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包括_______。

    • A.产品开发
    • B.定价
    • C.分销
    • D.销售后服务
  23. 选择对本企业产品销售最为有利的市场,是搞好销售的前提条件,做好这项工作,包括的步骤是_______。

    • A.进行市场分析
    • B.需求预测
    • C.市场细分化
    • D.确定目标市场
    • E.市场定位
  24. 反映资金占用与耗费的效益指标是_______。

    • A.资金节约率
    • B.资金产值率
    • C.资金利润率
    • D.资金周转率
  25. 土地权属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土地_______的管理。

    • A.转让权
    • B.所有权
    • C.租赁权
    • D.使用权
  26. 土地利用管理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是_______。

    • A.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 B.防止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
    • C.生产布局
    • D.土地利用规划
    • E.土地的保护和改良
  27. 经营规模是指经营单位拥有或提供的_______数量。

    • A.生产能力
    • B.生产要素
    • C.人员
    • D.产品
    • E.劳务
  28. 发出的存货有多种计价方法,如_______。

    • A.先进先出法
    • B.加权平均法
    • C.后进先出法
    • D.移动平均法
    • E.个别计价法
  29. 资金战略主要应考虑资金的_______。

    • A.来源与筹措方式
    • B.结构与分配
    • C.有效与使用
    • D.使用效率的措施
    • E.投放和负债经营
  30. 实物指标反映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不能用实物指标反映现象的_______等。

    • A.总水平
    • B.总规模
    • C.总效益
    • D.总趋势
  31.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_______。

    • A.费用
    • B.负债
    • C.收入
    • D.利润
  32.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_______的统计指标。

    • A.工作总量
    • B.相对水平
    • C.总规模水平
    • D.工作质量
  33. 当前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_______。

    • A.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各部门的生产
    • B.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以增加农民收入
    • C.通过增加投入的办法,提高复种指数
    • D.增加教育投资,提高农民素质
    • E.以上都正确
  34. 农业社会资源条件调查包括_______调查。

    • A.农业劳动力资源
    • B.农业经济因素
    • C.农业生产物质技术因素
    • D.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35. 按农业资源利用状况可分为_______。

    • A.农业劳动力资源
    • B.农业机器资源
    • C.潜在资源
    • D.现实资源
  36. 农业自然资源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协调运行的整体性系统。它的基本特性包括_______。

    • A.立体性
    • B.层次性
    • C.不变性
    • D.有序性
    • E.方向性
  37. 农产品市场具有供给量伸缩性大、上市量不稳定的特点是因为_______。

    • A.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
    • B.农产品的品质差异大
    • C.大多数农产品是有生命的物质
    • D.农产品具有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特点
  38. 影响农产品贮存量大小的因素包括_______。

    • A.农产品的质量优劣
    • B.农产品生产丰欠的程度
    • C.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 D.农产品消费量与流转量的大小
    • E.运输费用的高低
  39. 农业的本质属性包括_______。

    • A.通过人们的劳动
    • B.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
    • C.注重经济效益
    • D.使用生产工具
    • E.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40. 村合作经济组织的_______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

    • A.自然山林
    • 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C.房屋和建筑物(无论使用与否)
    • D.已坏,但可以修理好的农用水利设施
  41. 关于农业经济管理,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 A.包括农业经济研究与农业经济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 B.属于农业宏观经济管理的范畴
    • C.研究农业子系统与国民经济系统之间的规律性
    • D.研究农业子系统自身再生产运动的规律性
    • E.以上都正确
  42. 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的收益,首先要按照园家有关规定,依法纳税。纳税后的收益,一般按以下哪种顺序进行分配?_______。

    • A.提取公积金→提取公益金→向投资者分利→提取福利费→分配农户→其他分配
    • B.提取公积金→提取福利费→提取公益金→向投资者分利→分配农户→其他分配
    • C.提取公积金→提取公益金→提取福利费→向投资者分利→分配农户→其他分配
    • D.提取公积金→提取公益金→提取福利费→分配农户→向投资者分利→其他分配
  43. 月份或季度会计报表的格式由_______规定。

    • A.国务院
    • B.全国人大常委会
    •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经部门和财政部门
  44.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的范围,不包括_______。

    • A.县办企业
    • B.乡(镇)办企业
    • C.村组集体经营企业
    • D.联户企业和家庭经营
  45. 农村合作经济统计的对象是_______。

    • A.农村合作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B.生育数量
    • C.劳动力
    • D.学生人数
  46. 统计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_______。

    • A.进行统计分组
    • B.确定统计指标
    • C.确定统计任务
    • D.搜集整理统计资料
  47. 对于农民负担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

    • A.只是指农民缴纳的税金
    • B.只是指农民完成国家农产品的定购任务
    • C.以上二者之和
    • D.除缴纳税金,完成国家农产品的定购任务外,依照法律法规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劳务及其经营费用
  48. 农村合作经济统计研究的成果,要通过_______表现出来。

    • A.平均分析、对比分析、动态分析
    • B.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报告
    • C.大量观察、综合指标、统计分组
    • D.简单表、复合表、汇总表
  49. 按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农民承包的土地在第一轮承包到期之后,承包期再延长_______年不变。

    • A.10年
    • B.20年
    • C.30年
    • D.50年
  50. 某村有劳动年龄内的人口800人。还有男59岁、女54岁以上年龄的成员260人,仍能顶劳动力经常参加生产劳动。而在劳动年龄以内,则有长期患病失去劳动能力者16人。则该村的汇总劳动力为_______人。

    • A.1064
    • B.1044
    • C.334
    • D.944
  51. 下列不是市场营销微观职能的是_______。

    • A.原料分级
    • B.原料加工成产成品
    • C.分销产品给批发商
    • D.市场研究
  52. _______是市场营销的核心。

    • A.满足需要
    • B.实现交换
    • C.获得利益
    • D.三者均是
  53. _______属于数量指标。

    • A.平均亩产量
    • B.村合作经济组织总收入
    • C.平均劳动报酬
    • D.设备利用系数
  54. 税后利润指的是_______。

    • A.销售利润减所得税
    • B.销售利润减增值税
    • C.利润总额减所得税
    • D.利润总额减增值税
  55. 某企业2001年总产值为850万元,固定资产总值为120万元,该企业当年固定资产产值率(每100元固定资产的产值)应为_______元。

    • A.692
    • B.700
    • C.708
    • D.716
  56. 经营活动分析,按分析的_______可分为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

    • A.空间
    • B.任务和生产过程
    • C.时间
    • D.参加分析的人员
  57. 农产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产的_______与社会需求经常性之间矛盾。

    • A.分散性
    • B.断续性
    • C.集中性
    • D.季节性
  58. 搞好销售管理是_______的重要保证。

    • A.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 B.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效益
    • C.增加生产,增加企业盈利
    • D.扩大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
  59. 计件工资,按计件对象划分有个人计件和_______工资。

    • A.单位计件
    • B.车间计件
    • C.综合计件
    • D.集体计件
  60. 统计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_______。

    • A.进行统计分组
    • B.确定统计指标
    • C.确定统计任务
    • D.搜集整理统计资料
  61.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平均日需要原材料2吨,订货时间为5天,保险储备为20吨,该物资的订货点库存量应为_______吨。

    • A.20
    • B.30
    • C.25
    • D.40
  62. 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的期望报酬率12%,资金的时间价值为8%,该项投资的风险报酬率为_______%。

    • A.8
    • B.4
    • C.20
    • D.24
  63. 在劳动管理中通常采用的定员方法有效率定员、设备定员、岗位定员和_______。

    • A.作业额
    • B.比例定员
    • C.比较额
    • D.任务定员
  64. 农村合作经济统计的对象是_______。

    • A.农村合作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B.生育数量
    • C.劳动力
    • D.学生人数
  65. 企业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购买国库券、企业债券和公司股票,以便获取股利或利息收入,这种投资称为_______投资。

    • A.直接
    • B.间接
    • C.对外
    • D.对内
  66. 战略目标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_______是定量战略目标。

    • A.企业的经营方式
    • B.新产品开发数
    • C.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 D.经营多角化
  67. 最佳的生产规模并不表现为_______。

    • A.充分合理地利用生产资源
    • B.生产要素数量越多越好
    • C.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过程
    • D.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有合理的比例关系
  68. _______是企业广泛采用的战略。

    • A.保守型
    • B.紧缩型
    • C.防御型
    • D.进攻型
  69.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_。

    • A.农村义务工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组织农民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要求农民承担的一种劳务
    • B.农村劳动积累工以出资为主,本人要求以劳带资的,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批准
    • C.按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承担10-20个
    • D.农村义务工主要用于植树造林、防汛,公路修建,修缮校舍等
  70. 管理是_______和共同劳动所引起和必须的。

    • A.恶劣的自然环境
    • B.社会化大生产
    • C.上层建筑
    • D.客观规律
  71. 控制是实现计划的_______。

    • A.根本
    • B.一种手段
    • C.一种保证
    • D.前提条件
  72. 会计核算的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_______比较。

    • A.横向
    • B.纵向
    • C.个体
    • D.总体
  73. 会计主体的投资人对会计主体净资产的所有权称为_______。

    • A.资产权
    • B.净资产权
    • C.所有者权益
    • D.所有人权益
  74.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确定的评价贫富标准规定恩格尔系数在_______为温饱水平。

    • A.20-40%
    • B.50%-60%
    • C.40%-50%
    • D.60%-70%
  75.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主要利用_______计量,通过价值量的核算来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 A.资金
    • B.实物
    • C.货币
    • D.数字
  76.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中,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统计资料的获取,原则上实行_______。

    • A.用有代表性的记账户推算
    • B.随机统计
    • C.逐个登记、全面统计
    • D.抽样调查统计
  77. 目前国家只有_______规定可以经批准在农村进行集资。

    • A.农业技术推广法
    • B.农业法
    • C.教育法
    • D.森林法
  78. 农民合同负担的项目主要是_______。

    • A.村提留、乡统筹费、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
    • B.村提留、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性收费
    • C.集资、行政性收费、乡统筹费
    • D.基金、行政性收费、村提留
  79. 对于农民负担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

    • A.只是指农民缴纳的税金
    • B.只是指农民完成国家农产品的定购任务
    • C.以上二者之和
    • D.除缴纳税金,完成国家农产品的定购任务外,依照法律法规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劳务及其经营费用
  80. 公积金是集体经济组织每年从净收入中按规定比例提存,用于_______的基金。

    • A.公共积累
    • B.集体福利事业
    • C.扩大再生产
    • D.处理积压产品
  81. 农业承包合同中的“标的”是指_______。

    • A.签订承包合同的目的
    • B.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 C.承包合同中有标的性的东西
    • D.以上均可成为标的
  82. 发包方在农业承包合同中具有的权利不妥的是_______。

    • A.对所发包的生产资料行使所有权
    • B.对承包方承包土地的利用、保护进行监督
    • C.向承包方收取承包金和附加费用
    • D.敦促承包方完成国家税收任务
  83. 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_______。

    • A.增人增地,减人减地
    • B.增人增地,减人不减地
    • C.增人不增地,减人减地
    • D.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84. 农业作业专业化是农业专业化分工的_______。

    • A.核心
    • B.较高阶段
    • C.基础
    • D.初级阶段
  85. 下面的_______是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指标,适用于农业生产各个部门。

    • A.农业总产值结构
    • B.农业总产量结构
    • C.农业利润
    • D.资金利用结构
  86. 农业区划必须在组织调查、分析与研究方法及成果实施等方面,都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_______原则。

    • A.可行性
    • B.合法性
    • C.服务性
    • D.科学性
  87. 综合农业区划的研究对象具有_______性。

    • A.全局性
    • B.战略性
    • C.整体性
    • D.科学性
  88. 决定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

    • A.自然环境
    •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 C.社会制度
    • D.人口条件
  89. 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后,承包期再延长_______年

    • A.30
    • B.40
    • C.50
    • D.60
  90. 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农产品_______量。

    • A.数
    • B.质
    • C.流通
    • D.商品
  91.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

    • A.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农产品成本
    • B.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产量或产值/活劳动时间
    • C.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成本/物化劳动时间
    • D.农业劳动生产率=活劳动时间/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时间
  92. 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后,该资金运动的范围和_______都在不断扩大。

    • A.强度
    • B.作用
    • C.积累
    • D.规模
  93. 积温是指气温稳定通过某一温度期间的日平均气温的累计数。它决定了某种农作物_______。

    • A.可否在当地种植
    • B.播种日期
    • C.播种面积
    • D.是高产还是低产
  94. 农村土地是一个_______问题。

    • A.经济
    • B.政治
    • C.规范化
    • D.差异
  95. 农业自然资源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协调运行的整体性系统。但它不具备_______特性。

    • A.有序性
    • B.立体性
    • C.层次性
    • D.可逆性
  96. 农产品比价一般以_______价格为中心。

    • A.粮食
    • B.经济作物
    • C.农业消费资料
    • D.农业生产资料
  97. 市场是_______的范畴。

    • A.自然经济
    • B.商品经济
    • C.自由经济
    • D.产品经济
  98. 按农产品的用途划分,农产品市场可分为_______。

    • A.小规模市场和大规模市场
    • B.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
    • C.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 D.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
  99. 我国农业经营形式具有_______特点。

    • A.社会化的大生产
    • B.生产与劳动两个时间的不一致性
    • C.在时间上具有分散性
    • D.联产承包的家庭经营
  100. 现代农业的特征有_______。

    • A.呈现出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组织系统
    • B.理论为核心的农业技术
    • C.铁木农具和耕畜为工具
    • D.半机械化农业机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