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中级公路运输》历年考点测试(1)
-
综合运输网按地理条件、行政区划可分为( )。
- A.国际级运输网
- B.国家级运输网
- C.省级运输网
- D.县市级运输网
- E.地区级运输网
-
按照保险方式,道路货物运输分为( )投保方式。
- A.有偿道路运输
- B.货物保险运输
- C.货物保价运输
- D.无偿道路运输
- E.涉外道路运输
-
公路运输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
- A.点多面广、流动分散、服务覆盖区域大
- B.机动灵活、服务方便、适应性很强
- C.服务周到,运送速度快,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 D.开业较容易,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收期短
- E.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
根据运输业生产的特殊性,运输成本主要包括( )。
- A.机会成本
- B.移动设备成本
- C.固定设施成本
- D.沉没成本
- E.运营成本
-
对运输供给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有( )。
- A.运输供给是自愿的
- B.运输供给是有偿的
- C.运输供给是均衡的
- D.运输供给向运输市场提供运输服务
- E.运输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运输供给主体之间的竞争
-
(10年、11年)城市公共交通客流动态主要包括( )的客流动态。
- A.线网上
- B.时间上
- C.方向上
- D.空间上
- E.断面上
-
运输场站,也称为交通港站,是位于运输线路上的结点,主要包括( )。
- A.航空港
- B.水港
- C.汽车站场
- D.水运航线
- E.铁路车站
-
下列属于货物运输其他收费的有( )。
- A.调车费
- B.延滞费
- C.保险费
- D.装卸费
- E.管理费
-
在运输线路布局中,主要确定的要素有( )。
- A.运输线路规模
- B.运输工具结构
- C.运输线路走向
- D.运输线路类型
- E.运输线路技术标准
-
在运输布局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等。
- A.运输规模原则
- B.综合运输原则
- C.运输效益原则
- D.运输通道原则
- E.运输方式原则
-
劳动价值理论中,采用间接方法制定运价时是在运输成本的基础上加成一部分利润,关于利润的确定方法主要有( )。
- A.利润型
- B.工资型
- C.成本型
- D.资金型
- E.复合型
-
计算公路网综合密度时选用的指标有( )。
- A.公路网的数量和里程
- B.公路网的等效车道长度
- C.公路网所属区域的土地面积
- D.公路网所属区域的人口总数
- E.公路网所属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
-
运输业基础设施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
- A.社会公益性
- B.价值和使用价值特性
- C.级差效益性
- D.商品属性
- E.纯粹的公共产品特性
-
费用换算法是对车辆购置进行经济评价的方法,它包括( )。
- A.年金现值法
- B.现值法
- C.年费法
- D.投资回收法
- E.费用效率法
-
在道路运输价格理论中,由“市场竞争决定论”派生出来的定价理论包括( )。
- A.均衡价格理论
- B.效用价值理论
- C.从价理论
- D.劳动价值理论
- E.边际成本理论
-
在现代运输系统中,运输线路主要包括( )等。
- A.民航航线
- B.管道
- C.水运航线
- D.城市街道
- E.陆上运输线路
-
在运输布局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等。
- A.运输规模原则
- B.综合运输原则
- C.运输效益原则
- D.运输通道原则
- E.运输方式原则
-
道路货物运输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运输条件
- B.运输监督
- C.批量货物运输起止日期
- D.变更、解除合同的规定
- E.货物的交接手续
-
道路旅客运输合同要约成立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
- A.受要约人发布要约邀请
- B.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确定
- C.要约人接受要约邀请
- D.要约人发布要约需求
- E.要约的目的必须是订立合同
-
按照运输企业不同来划分,可将运输系统划分为( )。
- A.联运
- B.单一运输
- C.旅行社
- D.邮政子系统
- E.管道子系统
-
(2009年)在道路旅客运输组织中,( )是按车辆约定的行驶里程计费的组织方式。
- A.计程包车
- B.计时包车
- C.计费包车
- D.租赁运输
-
三级道路货运企业要求企业自有营运货车总载质量不少于( )。
- A.7000t
- B.1400t
- C.800t
- D.650t
-
(08年、10年)在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中,商物分离化是( )中物流合理化的途径之一。
- A.生产活动
- B.供应活动
- C.销售活动
- D.采购活动
-
(2009年)在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总目标中,将加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设和( )放在了总目标顺序上的第一位。
- A.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
- B.维护道路运输市场良好秩序
- C.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 D.保护道路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2008年)在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中,( )是物流的中心环节和最重要的功能。
- A.包装功能
- B.装卸功能
- C.运输功能
- D.仓库保管功能
-
在拖挂率计算公式中用到的指标有挂车周转量和( )。
- A.汽车周转量
- B.挂车运量
- C.汽车运量
- D.营运里程
-
在运输布局的基本方法“空间运输联系定量分析法”中,用于分析中心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弱的指标是( )。
- A.运输系数
- B.货流强度
- C.运输联系强度
- D.运输网密度
-
零担货物运输组织方式主要有零担货运班车和( )。
- A.不定期零担货运车
- B.定点零担货运车
- C.定期零担货运车
- D.不定点零担货运车
-
(2010年)在道路旅游客运管理中,不定点定线旅游客运可参照( )进行管理。
- A.班车客运
- B.直达客运
- C.包车客运
- D.城乡客运
-
道路运输合同是以道路运输企业或个人作为承运人的运输合同,运输合同的客体为( )。
- A.运输的旅客或货物
- B.客货运量或周转量
- C.运输方式或运输价格
- D.运输行为或运输劳务
-
在道路货物运输组织中,( )组织方式的基本原理体现为平行作业原则的利用。
- A.双班运输
- B.拖挂运输
- C.甩挂运输
- D.定时运输
-
(2007年)按照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标准,二级以上客货运输企业营运车辆新度系数必须达到( )以上。
- A.0.4
- B.0.5
- C.0.6
- D.0.7
-
(2008年)根据行政学原理,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构成要素中的实体要素是( )。
- A.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
- B.管理规则与运行机制
- C.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 D.制度规则与管理手段
-
综合运输系统的设备结构,一般由( )两大子系统构成。
- A.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
- B.旅客设备和固定设备
- C.货物设备和固定设备
- D.旅客设备和货物设备
-
(2009年)公路货流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一般用( )指标来衡量。
- A.载运系数
- B.运量不平衡系数
- C.回运系数
- D.产品运输系数
-
(2010年)仓库是对物品进行存放的场所,可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照不同保管条件分类的仓库是( )。
- A.公共仓库
- B.特种仓库
- C.生产仓库
- D.储备仓库
-
(2007年)综合类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一般分为( )。
- A.二级
- B.三级
- C.四级
- D.五级
-
(08年、10年)道路违法运输行政处罚是运输行政管理机关的一种( )。
- A.刑事处罚
- B.经济行为
- C.行政处分
- D.行政行为
-
从事高速公路客运的车辆,其车辆技术等级应达到行业标准(JT/T198)规定的( )技术等级。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中级
-
(2008年)将道路货物运输分为普通货物运输和特殊货物运输,是按照货物运输的( )划分的。
- A.经济性质
- B.货物类别
- C.作业要求
- D.批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