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统计法基础知识》
-
该企业提起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有( )。
- A.作出原处罚决定的调查队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 B.受理行政复议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 C.该企业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D.受理行政复议的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
该企业对县级调查队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 申请行政复议,管辖机关有( )。
- A.该县统计局
- B.该县人民政府
- C.该县所在省的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
- D.国家统计局
-
该企业如果对维持原处罚决定的行政复议不服,认为调查队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拟提起行政诉讼,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是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
- A.15日内
- B.30日内
- C.两个月内
- D.三个月内
-
在该案件查处过程中,县级调查队应当( )。
- A.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告知该企业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 B.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告知该企业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 C.与该企业协商、调解
- D.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程序,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企业进行处罚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71-75 题。国家统计局派出的某县级调查队在统计执法俭查中发现某工业企业上报的产品销售价格严重失实,遂启动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给予该企业警告并罚款5万元的处罚。请回答: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的程序有( )。
- A.立案、调查
- B.听证、处理
- C.取证、结案
- D.处理、结案
-
该企业的负责人对所承担的责任不服,可以上采取的措施有( )。
- A.申请听证
- B.申请统计行政复议
- C.向上级申诉
- D.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
对于县统计局工作人员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按照《统计法》规定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汇总、报送统计资料
- B.违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明知统计数据不实,不履行职责调查核实,造成不良后果
- C.应当予以表彰
- D.应当给予处分
-
该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 )。
- A.行政处罚
- B.处分
- C.通报
- D.批评教育
-
该统计调查项目在实施中,如果需要对其中的统计归查制度进行修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
- A.直接修改调查表并实施
- B.修改调查表后,向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机关说明情况
- C.应报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机关备案
- D.应报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机关批准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66-70 题。某国有企业上报的工业产值数据出现重大波动,不仅大大高于上一年度而且大大超出企业的生产能力。县统计局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一问题,但未作进一步核实,即汇总了本县的统计数据。由此, 该企业负责人被当地有关部门评选为当年的优秀企业家,并获得了相应的奖金 同时也使该县经济发展排名由上一年度的倒数第一上升为当年的第二名。在省级统计机构组织开展的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了该企业存在多报统计数据的问题。请回答 该企业的行为属于( )。
- A.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 B.伪造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 C.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 D.报送不真实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
该统计调查项目应当采用统一的( )
- A.调查方法
- B.分类目录
- C.统计编码
- D.计算手段
-
该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
- A.报本省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 B.报本身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
- C.报文化部审批
- D.报文化部备案
-
按照《统计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统汁调查项目的管理机关应当审核该统计调查项目的( )。
- A.合法性
- B.必要
- C.可行性
- D.科学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61-65 题。某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了制定本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需要通过统计调查了解本地人口结构以及对文化产品需求等情况。请回答:该省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该项统计调查项目是( )。
-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 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 C.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 D.民间统计调查项目
-
统计违法案例审理终结,若当事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证据不足,或者违法事实情节轻微,依法不应追究法律责任的,即行销案。( )
- 正确
- 错误
-
处分的适用,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但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处分。(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执法检查机关拟对当事人处以数额较大罚款处罚前,必须启动听证程序。( )
- 正确
- 错误
-
是否依法设立统计机构或者配备统计人员属于统计监督检查的内容。(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其违反统计工作程序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后果。(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资料上报期限过后,统计调查对象主动补报了统计资料,这种情况不属于迟报统计资料。(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统计人员。( )
- 正确
- 错误
-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必须具备统计从业资格。(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调查对象由于工作疏忽造成少报统计数据的行为不属于统计违法行为。(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统计机构。( )
- 正确
- 错误
-
对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的统计资料,统计人员发现有错的,可以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改正,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改正。( )
- 正确
- 错误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定期公布统计资料。( )
- 正确
- 错误
-
社会公众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任何统计信息,政府统计机构都应当无偿提供。( )
- 正确
- 错误
-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向统计调查对象出示的统计调查证是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总队统一设计、印制和颁发的。(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调查对象为履行统计调查义务、完成统计调查任务所设置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统计资料由统计调查对象自己管理。( )
- 正确
- 错误
-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指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符合科学要求,不存在趋势性的技术差错。( )
- 正确
- 错误
-
涉外统计调查是民间统计调查的组成部分。( )
- 正确
- 错误
-
政府统计机构依法向调查对象搜集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活动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提供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和改革发展进程的统计资料,是一项经常性任务。( )
- 正确
- 错误
-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下列依法具有统计监督检查权的机关有( )。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
- B.国家统计局
- C.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 E.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派出的调查队
-
《统计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些违法行为包括( )。
- A.自行修改统计资料
- B.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 C.打击报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
- D.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 E.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
依照《统计法》第六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的职权有( )。
- A.统计审批
- B.统计调查
- C.统计报告
- D.统计发布
- E.统计监督
-
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被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执行回避、听证和公开办案制度,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体现了统计行政处罚的()。
- A.效率原则
- B.过罚相当
- C.公正原则
- D.公开原则
- E.便民原则
-
《统计法》第二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统计资料的保存、管理制度。其中“国家有关规定”包括( )。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 D.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部门规章
- E.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当予以保密和不得对外提供、泄露的有( )。
- A.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
- B.属于商业秘密的统计资料
- C.属于个人信息的统计资料
- D.属于统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资料
- E.属于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
我国现行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有( )。
- A.尾数逢0年份的人口普查
- B.尾数逢5年份的经济普查
- C.尾数逢3和8年份的经济普查
- D.尾数逢0年份的农业普查
- E.尾数逢6年份的农业普查
-
统计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指标涵义
- B.计算方法
- C.分类目录
- D.调查表式
- E.统计编码
-
我国政府统计的实施主体有( )。
- A.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 B.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业务主管部门
- C.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 D.经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
- E.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在统计行政诉讼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 )。
- A.原告
- B.被告
- C.法官
- D.证人
-
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主要表现为( )。
- A.调查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调查
- B.严格控制发往基层的全面定期统计报表
- C.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 D.统计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不得重复
- E.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非法定统计义务
-
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为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曰起( )。
- A.30日内
- B.60日内
- C.90日内
- D.120日内
-
复议机关在进行统计行政复议审查时,应当( )。
- A.在申请人复议请求范围内进行
- B.在具体统计行政行为范围内进行
- C.以全面审查为原则
- D.在抽象统计行政行为范围内进行
-
当事人对国家统计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派出的调查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 )。
- A.国家统计局申请复议
- B.国家统计局提起诉讼
- C.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申请复议
- D.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提起诉讼
-
统计违法案件查处程序的依据是( )。
- A.《统计法》
- B.《统计法实施细则》
- C.《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 D.《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
通报是《统计法》规定的( )。
- A.行政法律责任形式
- B.民事法律责任形式
- C.刑事法律责任形式
- D.行政处罚责任形式
-
《统计法》规定的统计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 A.警告、罚款
- B.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 C.责令停产停业
- D.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
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中的统计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公布统计资料,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给予( )。
- A.责令改正
- B.罚款
- C.处分
- D.批评教育
-
行政处罚法定原则主要体现为( )。
- A.行政处罚的主体、对象和裁量是法定的
- B.行政处罚的主体、依据和程序是法定的
- C.行政处罚的依据、裁量和程序是法定的
- D.行政处罚的依据、主体和对象是法定的
-
某企业在统计报表中多报了工业总产值,该行为属于( )。
- A.瞒报统计资料
- B.伪造统计资料
- C.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
- D.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
-
国家统计局领导和管理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属于( )。
- A.行政许可
- B.行政审查
- C.行政决定
- D.行政申请
-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程序是( )。
- A.申请、审查、考试、注册
- B.申请、受理、考试、决定
- C.申请、受理、审查、决定
- D.申请、考试、决定、注册
-
《统计法》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基本职责要求是( )。
- A.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 B.对统计调查中知悉的情况保密
- C.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
- D.按照法定程序履行统计监督职责
-
统计人员应当对其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 )。
- A.真实性负责
- B.一致性负责
- C.准确性负责
- D.完整性负责
-
政府统计机构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
- A.国家统计局和其派出的调查机构
- B.国家统计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 C.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
- D.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各部门统计机构
-
对外发表属于机密级的全国性统计资料,应当( )。
- A.报国务院批准
- B.报国务院备案
- C.报国家统计局批准
- D.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单个调查对象的资料,不得( )。
- A.用于统计资料的汇总
- B.用于统计资料的审核
- C.用于统计资料的检查
- D.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所报送的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
- A.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 B.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
- C.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
- D.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布其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应当( )。
- A.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 B.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
- C.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核
- D.报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同意
-
地方、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涉及国家统计数据,并且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一致时,( )。
- A.应当协商后重新公布
- B.可以同时存在不一致的数据
- C.以地方、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 D.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
《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标准( )。
- A.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 B.由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制定
- C.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 D.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
政府统计活动产生的统计资料所具有的特征是( )。
- A.客观性、全面性、相关性
- B.全面性、相关性、合法性
- C.客观性、合法性、相关性
- D.客观性、合法性、全面性
-
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 )。
- A.以全面调查为基础,以重点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周期性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 B.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基础,以重点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普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 C.以重点调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普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 D.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
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 )。
- A.统计调查制度
- B.统计调查表式
- C.统计调查标准
- D.统计调查方法
-
《统计法》规定,我国的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包括( )。
-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 B.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 C.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 D.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
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的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 )。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 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 C.义务性调查和自愿性调查
- D.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
《统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 )。
- A.统计信息汇总、公布、存档技术和统计资料库系统的现代化
- B.统计信息提供、处理、传输、存储技术和统计资料库系统的现代化
- C.统计信息报送、汇总、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 D.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都必须( )。
- A.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 B.依法真实、有效、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 C.依法准确、及时、方便、有效地提供统计资料
- D.依法真实、准确、独立、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
统计调查对象无偿地、义务性地接受政府统计调查,体现了政府统计的( )。
- A.合法性
- B.统一性
- C.强制性
- D.独立性
-
我国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
- A.信息、决策、监督
- B.信息、咨询、监督
- C.信息、指导、监督
- D.信息、反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