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考前冲刺试卷八
-
甲上市公司主要从事X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自2009年以来,由于市场及技术进步等因素自影响,X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该公司在编制2010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前,对生产X产品的生产线及相关设备进行了减值测试。
(1)X产品生产线由专用设备A、B和辅助设备C组成。生产出X产品后,经包装车间设备D进行整体包装对外出售。①减值测试当日,设备A、B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 000万元、1 400 万元。除生产X产品外,设备A、B无其他用途,其公允价值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均无法单独确定。②减值测试当日,设备C的账面价值为1 6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1 02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20万元。设备C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无法单独确定。③设备D除用于X产品包装外,还对甲公司生产的其他产品进行包装,甲公司规定。包装车间在提供包装服务时,按市场价格收取包装费用。减值测试当日,设备D的账面价值为1 800 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1 23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出置费用30万元;如按收取的包装费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280万元。
(2)X产品生产线预计尚使用3年,无法可靠取得其整体的公允价值。根据甲公司管理层
制定的相关预算,X产品生产线未来3年的现金流量预计如下(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于半年末):
①2010年7月~2011年6月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见下表:
单位:万元
项目
金额
产品销售取得现金
2 800
采购原材料支付现金
1 000
支付人工工资
500
以现金支付其他制造费用
180
以现金支付包装车间包装费
120
②2011年7月~2012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①的基础上增长8%。
③2012年7月~2013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①的基础上增长71%。除上述情况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3)甲公司在取得X产品生产线时预计其必要报酬率为10%,故以10%作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率,见下表:
1年
2年
3年
10%的复利现值系数
0.9091
0.8264
0.7513
(4)根据上述(1)~(3)的情况,甲公司进行了生产线及包装设备的减值测试,计堤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①X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表明X产品生产线及包装设备均存在明显减值迹象,因此对设备A、B、C、D均进行减值测试。②将设备A、B、C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2010年7月~2011年6月净现金流量=2 800—1 000—500—180一120=1 000(万元),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1 000×0.9091+1 000×108%×0.8264+1 000×107%×0.7513= 2 605.50(万元)。该资产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 000—2 605.50=11 394.50(万元),其中:设备C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 600一(1 020—20)=600(万元),设备A应计提的减值准备= (1 394.50—600)×1 000/2 400=331.04(万元),设备B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 394.50—600—331.04:463.46(万元)。③对设备D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设备D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 800一(1 230-30) =600(万元)
要求:
1.分析、判断甲公司将设备A、B、C认定为一个资产组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认定结果。
2.分析、判断甲公司计算确定的设备A、B、C、D各单项资产所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计算确定正确的金额。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某企业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 目
年初数
年末数
本年累计数
应收账款
4 000
4 800
存货
8 500
7 000
流动资产合计
15 400
19 500
资产总额
36 000
38 500
流动负债
6 000
7 000
长期负债
4 000
4 500
所有者权益
26 000
27 000
营业收入
50 000
营业成本
3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3 000
主营业务利润
17 000
销售费用
620
管理费用
800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480(420)
利润总额
5 000
净利润
4 250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62 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54 00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营业收入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确认
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
2011年12月,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2月2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实际成本为540万元.产品已发出,款项存入银行。销售前,该产品已计提跌价准备5万元。
(2)12月8日,收到丙公司退回的8产品并验收入库,当日支付退货款并收到经税务机关出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该批产品系当年8月份售出并已确认销售收入,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实际成本为l20万元。
(3)12月10日,与丁公司签订为期6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400万元,待完工时一次性收取。至12月31日,实际发生劳务成本50 万元(均为职工薪酬),估计为完成该合同还将发生劳务成本150万元。假定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劳务的完工进度;该劳务不属于增值税应税劳务。
(4)12月31日,将本公司生产的C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生产工人,市场销售价格为80万元,实际成本为50万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编制甲公司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企业至少应当单独列示的信息项目有( )。
- A.所有者投入资本
- B.净利润
- C.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D.会计政策变更
- E.每股收益
-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发生下列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
(1)2011年1月1日接受A公司以其所拥有的专利权作为出资,双方协议约定的价值为2 5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已办妥相关手续。该专利权的摊销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
(2)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从2011年2月1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用于产品生产,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1 600万元、人工工资900万元.以及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500万元,总计3 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 600万元,2011年11月15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假定形成无形资产的专利技术采用直线法按8年摊销,预计残值为40万元。
(3)长江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1日用银行存款36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长江股伤有限公司无法预见该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
要求:
编制长江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
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
- A.购人存货支付的关税
- 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 C.自制存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
- D.委托加工材料发生的增值税
- E.购入原材料时已支付的增值税
-
对于相互独立的项目而言,不构成确定一个投资方案可行的必要条件的有( )。
- A.内部收益率大于
- B.净现值大于零
- C.获利能力指数大于
- D.回收期大于1年
- E.内部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
-
下列各项中,不应通过“资本公积”科目核算的有( )。
- A.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 B.债务重组中债务转股本时转换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股本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
- C.被投资企业增发股票形成的股本溢价
- D.用于对外投资的非现金资产的评估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 E.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模式下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
ABC有限责任公司经审计的2011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为6 500万元,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折合的实收股本总额可以有( )万元。
- A.7 500
- B.2 000
- C.6 500
- D.4 875
- E.5 000
-
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
- C.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 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条件时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
下列关于预计负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当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并且履行 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时,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
- B.企业应当就未来的经营亏损确认预计负债
- C.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在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
- D.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 E.企业承担的重组义务不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 F.企业承担的重组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 预计负债
-
以下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不能由投资企业享有
- B.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证“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 C.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初始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 D.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的,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E.在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时,应当考虑重要性项目
-
下列有关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 A.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在以后会计期间可以转回
- B.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 C.确认减值损失后的无形资产未来摊销额一般不予调整
- D.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 E.确认减值损失后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应在未来期间进行调整
-
下列各项中,构成自营固定资产成本的有( )。
- A.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
- B.企业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为自营固定资产工程提供的劳务
- C.自营固定资产工程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在建工程报废 净损失
- D.自营固定资产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工程物资捌废净损失
- E.自营固定资产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必须进行试运转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产品的成本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 )计量。
- A.账面价值
- B.评估价值
- C.支付的合并对价
- D.公允价值
-
下列各组关系中,不应被视为关联方的是( )。
- A.企业与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
- B.企业与无投资关系的被托管企业
- C.同一投资企业所属的各个子公司之间
- D.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
-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通常是( )。
- A.套期保值
- B.持有至到期
- C.在近期内出售
- D.进行投机
-
如果企业资产按照购买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则其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为( )。
- A.公允价值
- B.历史成本
- C.现值
- D.可变现净值
-
以下不属于针对上市公司特点设计的常用指标的是( )。
- A.每股收益
- B.市盈率
- C.每股净资产
- D.营业利润率
-
为促进销售额的增长,某企业在2011年年初设立了销售部,各分厂的产品都售给销售部,再由销售部对外出售,各分厂和销售部的销售收入均按市场价格计价。当年各分厂销售收入总额为1 500万元,销售部的销售收入为1 200万元,该企业当年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 )万元。
- A.1 500
- B.1 200
- C.2 700
- D.300
-
某企业年初数据如下:资产总额为1 000万元,负债总额为50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500万元,流动资产500万元,存货100万元。则该企业年初的流动比率为( )。
- A.0.25
- B.0.5
- C.1
- D.2
-
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其他业务收入的是( )。
- A.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 B.出售固定资产收入
- C.罚款收入
- D.销售商品收入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本公积的是( )。
- A.盈余公积
- B.股本溢价
- C.其他资本公积
- D.资本溢价
-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引起当期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 A.向投资者分派利润支付现金
- B.支付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租赁费
- C.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为股本
- D.收到被投资单位分来的现金股利
-
下列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 A.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由一次摊销法变更为五五摊销法
- B.存货的计量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更为加权平均法
- C.以前年度是经营租赁,本年度内对租入的设备改为融资租赁
- D.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变更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
乙产品本月完工l20件,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为80%,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为63 000元,则本月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 )元。
- A.34 363
- B.37 800
- C.21 000
- D.31 500
-
某公司2009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30 000万股,7月1日以2008年12月31日总股本30 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2股;11月1日回购普通股2 4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管理层之用。若该公司2009年度净利润29 904万元,则其2009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元。
- A.0.74
- B.0.84
- C.0.89
- D.0 92
-
某企业一项6年前取得的专利权,该专利取得时的成本为200万元,按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出售时取得收入12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则出售该项专利时影响当期的损益为( )万元。
- A.30
- B.60
- C.40
- D.200
-
在会计处理的计量属性上,与贷款和应收款类金融资产类似的是( )。
- A.持有至到期投资
-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C.交易性金融资产
- D.投资性房地产
-
某工业企业2011年1月1日,A材料账面实际成本90 000元,结存数量500公斤,1月2日购进A材料500公斤,每公斤单价200元;1月12日购进A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单价180 元。1月4日和25日各发出A材料100公斤。该企业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则201 1年1月31日,A材料的账面余额为( )。
- A.208 000元
- B.219 075元
- C.206 250元
- D.206 000元
-
下列各项中,应作为“管理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的是( )。
- A.工程物资盘亏净损失
- B.购买商品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C.技术转让费
- D.宣传广告费
-
企业对发生的资产业务按实际交易价格计量,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其所遵循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 )。
- A.历史成本原则
- B.一贯性原则
- C.相关性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公司有关盈余公积的资料为:“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贷方余额为800万元、“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方余额为200万元。假定A公司注册资本为2 000万元,则A公司可以转增资本的最大金额是( )万元。
- A.1 000
- B.1 200
- C.500
- D.450
-
某企业本期应交房产税3万元,应交土地使用税4万元,印花税 万元,耕地占用税10万元,契税5万元,车辆购置税0.8万元,则本期影响应交税费科目的金额是( )万 元。
- A.4
- B.7
- C.19.8
- D.23.8
-
某企业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5 000万元,年初资产总额为20 00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为25 000万元,年初负债总额为8 000万元,年末负债总额为l2 000万元,营业净利率为12%。假设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
- A.3.6%
- B.3.82%
- C.4%
- D.4.8%
-
企业将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处理。符合会计信息质量中的( )要求。
- A. 谨慎性
- B.可比性
- C.重要性
- D.实质重于形式
-
企业引入新股东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或国有企业经批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资产、负债应当按照——计量,并以改制时确定的——为基础持续核算的结果并人控股股东的合并财务报表。( )
- A.账面价值;账面价值
- B.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 C.公允价值;公允价值
- D.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
A公司购入-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50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支付的运杂费5万元,保险费8万元设备安装时领用生产用材料价款18万元,设备安装时支付有关人员薪酬14万元。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 )万元。
- A.630
- B.545
- C.534
- D.544.65
-
某企业的实收资本为2 000万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为-2 000万元,报告期实现净利润为200万元。如果不考虑其他事项,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
- A.10%
- B.0
- C.20%
- D.200%
-
资本限量决策是利用( )方法寻求一组使净现值最大化的投资项目组合。
- A.动态回收期法
- B.会计收益率法
- C.获利能力指数法
- D.内部报酬率法
-
债务重组采用债务转资本方式时,债务人(股份有限公司)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份额与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
- A.股本
- B.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C.应付账款
- D.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账实核对的是( )。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开户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 B.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与债务单位账目的核对
- C.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余额与实存数的核对
- D.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余额与保管部门保管账的核对
-
甲公司4月5日以银行存款购人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分派现金股利的股票100 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成交价18.6元,其中0.4元为已宣告但尚未分派的现金股利,股权截止日为4月10日。另支付相关税费8 000元。甲公司于5月10日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若甲公司6月30日仍然持有该批乙公司股票,则甲公司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乙公司股票)”账户的账面余额为( )元。
- A.1 820 000
- B.1 828 000
- C.1 860 000
- D.1 868 000
-
对于证券收益风险,投资组合( )。
- A.能分散所有风险
- B.能分散系统风睑
- C.能分散非系统风险
- D.不能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