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考前必做试卷一(含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高某出生在甲国,其父亲是乙国人,母亲是丙、丁双重国籍人,假设对原始国籍的获得,甲丙两国采取纯粹的出生地主义,乙丁两国都采取纯粹的双系血统主义。此时,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对于高某此时国籍状况,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 A.高某可能拥有甲乙丙丁四国的国籍
    • B.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丙三国的国籍
    • C.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丁三国的国籍
    • D.高某仅可能拥有甲乙两国的国籍
  2. 安某和皮某分别是甲国驻乙国使馆的三等秘书和随员。安某多次参加乙国群众举行的反政府集会和游行;皮某则是大量订阅乙国反对党公开出版的刊物并将有关内容向甲国报告。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

    • A.安某的行为违背了外交人员对驻在国的有关义务规定
    • B.皮某的行为违背了外交人员对驻在国的有关义务规定
    • C.一旦安某或皮某的行为被确定为违背了相关的义务,其外交特权与豁免即应被剥夺
    • D.一旦外交人员的行为被确定为违背了相关的义务,驻在国可以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其在限定时间内离境
  3. 甲国人彼得拟申请赴中国旅游。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人彼得应向中国公安部门提出入境申请
    • B.受理彼得入境申请的中国有关机关没有义务必须批准入境
    • C.如彼得获准入境后发现适合他的工作,可以留在中国工作
    • D.如彼得获准入境后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必须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旅行证件
  4. 中国人王某定居美国多年,后自愿加入美国国籍,但没有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由于王某在中国境外,故须向在国外的中国外交代表机关或领事机关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
    • B.王某无需办理退出中国国籍的手续
    • C.王某具有双重国籍
    • D.王某已自动退出了中国国籍
  5. 甲国人艾某在甲国打工时因不满雇主詹某,炸毁了詹某的厂房和住所,逃至乙国。艾某的行为根据甲国刑法,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甲乙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涉及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双边或多边条约。基于以上情况,根据国际法,下列判断何者为正确?

    • A.如甲国向乙国提出引渡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将艾某引渡给甲国
    • B.如艾某向乙国提出庇护请求,则乙国有义务对艾某进行庇护
    • C.乙国可以既不对艾某进行庇护,也不将其引渡给甲国
    • D.甲国可以在乙国法院对艾某提起刑事诉讼
  6. 甲向乙行贿五万元,乙收下后顺手藏于自家沙发垫下,匆忙外出办事。当晚,丙潜入乙家盗走该五万元。事后查明,该现金全部为假币。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用假币行贿,其行为成立行贿罪未遂,是实行终了的未遂
    • B. 丙的行为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财产,不构成盗窃罪
    • C. 乙虽然收受假币,但其行为仍构成受贿罪
    • D. 丙的行为侵犯了乙的占有权,构成盗窃罪
  7.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刑法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该罪以不报告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 B. 偷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 C. 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
    • D. 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8. 外国公民雅力克持旅游签证来到中国,我国公安机关查验证件时发现,其在签证已经过期的情况下,涂改证照,居留中国并临时工作。关于雅力克的出入境和居留,下列哪些表述符合中国法律规定?

    • A.在雅力克旅游签证有效期内,其前往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旅行,不再需要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旅行证件
    • B.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拘留审查
    • C.对雅力克的行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依法予以处罚
    • D.如雅力克持涂改的出境证件出境,中国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阻止其出境
  9. 中国公民王某与甲国公民彼得于2013年结婚后定居甲国并在该国产下一子,取名彼得森。关于彼得森的国籍,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具有中国国籍,除非其出生时即具有甲国国籍
    • B.可以同时拥有中国国籍与甲国国籍
    • C.出生时是否具有甲国国籍,应由甲国法确定
    • D.如出生时即具有甲国国籍,其将终生无法获得中国国籍
  10. 甲国军舰"克罗将军号"在公海中航行时,发现远处一艘名为"斯芬克司号"的商船,悬挂甲国船旗。当"克罗将军号"驶近该船时,发现其已换挂乙国船旗。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悬挂甲国船旗的船舶
    • B."斯芬克司号"被视为具有双重船旗的船舶
    • C."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无船旗船舶
    • D."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悬挂方便旗的船舶
  11. 甲国公民彼得,在中国境内杀害一中国公民和一乙国在华留学生,被中国警方控制。乙国以彼得杀害本国公民为由,向中国申请引渡,中国和乙国间无引渡条约。关于引渡事项,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中国对乙国无引渡义务
    • B.乙国的引渡请求应通过外交途径联系,联系机关为外交部
    • C.应由中国最高法院对乙国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
    • D.在收到引渡请求时,中国司法机关正在对引渡所指的犯罪进行刑事诉讼,故应当拒绝引渡
  12. 被告人经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无罪前的哪些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A. 执行刑罚中被依法减刑的,对于被减刑部分的刑罚
    • B. 执行刑罚中被保外就医的,对于保外就医期间的刑罚
    • C. 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
    • D. 被判处管制刑罚的
  13. 田某认为区人社局记载有关他的社会保障信息有误,要求更正,该局拒绝。田某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田某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再向法院起诉
    • B. 区人社局应对拒绝更正的理由进行举证和说明
    • C. 田某应提供区人社局记载有关他的社会保障信息有误的事实根据
    • D. 法院应判决区人社局在一定期限内更正
  14. 如张某寻求救济,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张某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 B. 张某可先提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
    • C. 张某只能申请复议,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 D. 张某既可以直接起诉,也可以先经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
  15. 刘某专营散酒收售,农村小卖部为其供应对象。刘某从他人处得知某村办酒厂生产的散酒价格低廉,虽掺有少量有毒物质,但不会致命,遂大量购进并转销给多家小卖部出售,结果致许多饮者中毒甚至双眼失明。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造成饮用者中毒的直接责任人是某村办酒厂,应以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刘某不清楚酒的有毒成份,可不负刑事责任
    • B. 对刘某应当以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 C. 应当对构成犯罪者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D. 村办酒厂和刘某构成共同犯罪
  16. 甲国人亨利持假护照入境乙国,并以政治避难为名进入丙国驻乙国的使馆。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此外彼此间没有相关的其他协议。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亨利目前位于乙国领土上,其身份为非法入境者
    • B.亨利目前位于丙国领土内,丙国有权对其提供庇护
    • C.丙国有义务将亨利引渡给甲国
    • D.丙国使馆有义务将亨利交由乙国依法处理
  17. 甲国人亨利持假护照入境乙国,并以政治避难为名进入丙国驻乙国的使馆。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此外彼此间没有相关的其他协议。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亨利目前位于乙国领土上,其身份为非法入境者
    • B.亨利目前位于丙国领土内,丙国有权对其提供庇护
    • C.丙国有义务将亨利引渡给甲国
    • D.丙国使馆有义务将亨利交由乙国依法处理
  18. 甲乙丙三国因历史原因,冲突不断,甲国单方面暂时关闭了驻乙国使馆。艾诺是甲国派驻丙国使馆的二秘,近日被丙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关闭使馆应经乙国同意后方可实现
    • B.乙国驻甲国使馆可用合法手段调查甲国情况,并及时向乙国作出报告
    • C.丙国宣布艾诺为不受欢迎的人,须向甲国说明理由
    • D.在丙国宣布艾诺为不受欢迎的人后,如甲国不将其召回或终止其职务,则丙国可拒绝承认艾诺为甲国驻丙国使馆人员
  19. 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周某的朋友高某正好经过此地,高某得知真相后应周 某的要求提供照明,使周某顺利地将王某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 B. 周某构成抢劫罪,高某构成盗窃罪,属于共同犯罪
    • C. 周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 D. 高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20. 甲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在明知其所经销的电器产品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仍然大量进货销售,销售金额总计达到180万元。一企业因使用这种电器而导致短路,引起火灾,造成3人轻伤,部分厂房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下列关于甲的行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应当数罪并罚
    • B. 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
    • C. 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 D. 应按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中的一个重罪定罪处罚
  21.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关于中国缔约程序问题,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中国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无需出具全权证书
    • B.中国谈判代表对某条约作出待核准的签署,即表明中国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
    • C.有关引渡的条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批准书由国家主席签署
    • D.接受多边条约和协定,由国务院决定,接受书由外交部长签署
  22. 对下列哪些行为不应当认定为脱逃罪?

    • A. 犯罪嫌疑人在从甲地押解到乙地的途中,乘押解人员不备,偷偷溜走
    • 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到外地经商,直至管制期满未归
    • C.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组织多人有计划地从羁押场所秘密逃跑
    • D.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8名犯罪分子采取暴动方法逃离羁押场所
  23. 人民法院审理一起刑事案件,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人民法院依法为其指定了辩护人,但是被告人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人民法院不应当准许
    • B. 被告人无权拒绝人民法院为其指定的辩护人
    • C. 人民法院应当先审查,被告人有正当理由的应当准许
    • D. 人民法院准许后,被告人需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为其另行指定辩护人
  24. 起草部门将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该送审稿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应报经下列哪一机关同意?

    • A. 起草部门
    • B. 国务院办公厅
    • C. 国务院法制办
    • D. 国务院
  25. 下列哪一选项既属于原始证据,又属于间接证据?

    • A. 被告人丁某承认伤害被害人的供述
    • B. 证人王某陈述看到被告人丁某在案发现场擦拭手上血迹的证言
    • C. 证人李某陈述被害人向他讲过被告人丁某伤害她的经过
    • D. 被告人丁某精神病鉴定结论的抄本
  26.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关于中国缔约程序问题,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中国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无需出具全权证书
    • B.中国谈判代表对某条约作出待核准的签署,即表明中国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
    • C.有关引渡的条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批准书由国家主席签署
    • D.接受多边条约和协定,由国务院决定,接受书由外交部长签署
  27.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 B. 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 C. 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 D. 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28. 国务院某部拟合并处级内设机构。关于机构合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 该部决定,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
    • B. 该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
    • C. 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决定,报国务院备案
    • D. 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29. 甲涉嫌刑讯逼供罪被立案侦查。甲以该案侦查人员王某与被害人存在近亲属关系为由,提出回避申请。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王某可以口头提出自行回避的申请
    • B. 作出回避决定以前,王某不能停止案件的侦查工作
    • C. 王某的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 D. 如甲的回避申请被驳回,甲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30.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
    • 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
    • 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
    • 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
  31.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甲国拟向乙国派驻大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杰克是武官,约翰是二秘,玛丽是甲国籍会计且非乙国永久居留者。依该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派遣杰克前,无须先征得乙国同意
    • B.约翰在履职期间参与贩毒活动,乙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与处罚
    • C.玛丽不享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 D.如杰克因参加斗殴意外死亡,其家属的特权与豁免自其死亡时终止
  32. 下列哪种民事诉讼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 A. 当事人协议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 B. 起诉时被告被监禁的案件
    • C. 发回重审的案件
    • D. 共同诉讼案件
  33. 甲将汽车停在自家楼下,忘记拔车钥匙,匆匆上楼取文件,被恰好路过的乙发现。乙发动汽车刚要挂档开动时,甲正好下楼,将乙抓获。关于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构成侵占罪既遂
    • B. 构成侵占罪未遂
    • C. 构成盗窃罪既遂
    • D. 构成盗窃罪未遂
  34. 甲国与乙国基于传统友好关系,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同意任命德高望重并富有外交经验的丙国公民布朗作为甲乙两国的领事官员派遣至丁国。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布朗既非甲国公民也非乙国公民,此做法违反《公约》
    • B.《公约》没有限制,此做法无须征得丁国同意
    • C.如丁国明示同意,此做法是被《公约》允许的
    • D.如丙国与丁国均明示同意,此做法才被《公约》允许
  35. 2007年,甲国国内不幸爆发某种流行传染病。据报,甲国驻乙国大使的官邸发现疑似患者。乙国卫生防疫人员迅速赶到该官邸外,做好处理患者准备工作。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且彼此间没有其他的相关协定。根据该公约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由于官邸处于城市居民区,乙国卫生防疫人员可以立即进入官邸调查处理患者
    • B.只要患者不是大使本人或其家属,乙国卫生防疫人员就可以进入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 C.如果未得到甲国大使的明确同意,乙国卫生防疫人员不得进入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 D.只要甲国大使没有明确反对,乙国卫生防疫人员就可以进入官邸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
  36.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甲国拟向乙国派驻大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杰克是武官,约翰是二秘,玛丽是甲国籍会计且非乙国永久居留者。依该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派遣杰克前,无须先征得乙国同意
    • B.约翰在履职期间参与贩毒活动,乙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与处罚
    • C.玛丽不享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 D.如杰克因参加斗殴意外死亡,其家属的特权与豁免自其死亡时终止
  37. 甲驾驶摩托车至某广场,乘途经该广场的乙不备,猛拽其携带的手提包,乙紧紧抓住手提包不放,甲即猛踩油门,将乙拖行数米并甩开,夺其手提包后扬长而去。经查,手提包共有钱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乙亦因被甲强拉硬拽而致手腕脱臼。对甲的行为应以何罪处罚?

    • A. 抢夺罪
    • B. 抢劫罪
    • C. 抢夺罪与抢劫罪实行并罚
    • D.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38. 法院受理叶某涉嫌故意杀害郭某案后,发现其可能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经鉴定,叶某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法院审理后判决宣告叶某不负刑事责任,同时作出对叶某强制医疗的决定。关于此案的救济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对叶某强制医疗的决定,检察院可以提出纠正意见
    • B. 叶某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 C. 叶某对强制医疗决定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
    • D. 郭某的近亲属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39. 康某是甲国驻华使馆的官员。与康某一起生活的还有其妻、其子(26岁,已婚)和其女(15岁)。该三人均具有甲国国籍。一日,四人在某餐厅吃饭,与邻桌发生口角,引发斗殴并致对方重伤。警方赶到时,斗殴已结束。甲国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与我国没有相关的其他协议。根据国际法和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警方可直接对康某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 B.警方可直接对其妻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 C.警方可直接对其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 D.警方不得对康家的任何人采取任何强制措施,包括立即限制其人身自由
  40. 关于刑事判决与裁定的区别,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判决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解决案件的程序问题
    • B. 一案中只能有一个判决,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 C. 判决只能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裁定只以口头作出
    • D. 不服判决与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不同
  41. 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 )。

    •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 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 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42. 钱某持盗来的身份证及伪造的空头支票,骗取某音像中心VCD光盘4000张,票面金额3.5万元。物价部门进行赃物估价鉴定的结论为:"盗版光盘无价值"。对钱某骗取光盘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A. 钱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 B. 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既遂,数额按票面金额计算
    • C. 钱某的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的未遂
    • D. 钱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既遂,数额按票面金额计算
  43. 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必备条件是( )。

    • A.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
    • B.行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
    • C.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而不履行该职务
    • D.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特定义务,以致发生某种危害结果
  44. 甲欠乙十万元久不归还,乙反复催讨。某日,甲持凶器闯入乙家,殴打乙致其重伤,迫乙交出十万元欠条并在已备好的还款收条上签字。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故意伤害罪
    • B. 抢劫罪
    • C. 非法侵入住宅罪
    • D. 抢夺罪
  45. 因关某以刻划方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公安分局决定对其作出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关某申请复议,并向该局提出申请、交纳保证金后,该局决定暂缓执行拘留决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 关某的行为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B. 公安分局应告知关某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 C. 复议机关只能是公安分局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 D. 如复议机关撤销对关某的处罚,公安分局应当及时将收取的保证金退还关某
  46. 铁路扳岔工不按时扳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

    • A.法律规定的义务
    • 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 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 D.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47. 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形式。即( )。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 B.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 C.作为与不作为
    • D.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
  48. 甲意图勒死乙,将乙勒昏后,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为毁灭证据,又用利刃将所谓的“尸体”分尸。事实上,乙并非死于甲的勒杀行为,而是死于甲的分尸行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 B.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侮辱尸体罪
    • C.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和侮辱尸体罪
    • D.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49. 乙基于强奸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强奸行为。

    观点:

    ①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

    ②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③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

    ④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

    结论:

    • a.甲成立正当防卫
    • 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选项?
    • A. 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 B. 观点①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 C. 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
    • D. 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
  50. 甲、乙均为成年人,甲会游泳,乙不会。甲提出愿意教乙游泳,并保证乙的安全。在学游泳的过程中,甲因上班原因,提出中止教学,要乙上岸一同回去。乙因游兴正浓,不愿上岸,要甲先回。结果甲离去后,乙溺水身亡。对此,甲的行为( )。

    • A.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 B.已构成玩忽职守罪,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 C.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 D.不构成犯罪,不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