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押题密卷(7)
-
第 31 题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
第 29 题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前概念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
-
第 30 题 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第 28 题 简述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第 27 题 简述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
第 26 题 简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 25 题 简述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 24 题 问卷法
-
第 22 题 师幼互动
-
第 23 题 创造性学习
-
第 21 题 再造想象
-
第 19 题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
- A.动作概括的形成
- B.直观概括的形成
- C.语词概括的形成
- D.形象概括的形成
-
第 20 题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 )。
-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
- 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
第 16 题 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
- A.感觉
- B.知觉
- C.记忆
- D.思维
-
第 18 题 注意是一种( )。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 B.认知风格
- C.心理现象
- D.个性特征
-
第 17 题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 )为核心。
- A.需要
- B.动机
- C.理想
- D.自我意识
-
第 14 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
第 15 题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努力
-
第 11 题 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
-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 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 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
第 12 题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
- A.实验法
- B.观察法
- C.调查法
- D.作品分析法
-
第 13 题 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
- A.O~3岁
- B.3~6岁
- C.6~12岁
- D.O~18岁
-
第 9 题 “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
- A.民主型
- B.专制型
- C.独断型
- D.放任型
-
第 10 题 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 )。
- A.逐渐分化
- B.逐步严谨
- C.副词运用
- D.语法意识
-
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 B.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
- 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行成
- 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
-
第 6 题 关于幼儿视觉发展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无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现
- B.“代偿头位”表示两眼可能是弱眼
- C.孩子有畏光表现,在阳光下常把一只眼闭上,可能为青光眼
- D.斜视,多是视力功能不好
-
( ),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
- A.6个月左右
- B.8个月左右
- C.10个月左右
- D.11个月左右
-
第 5 题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
- A.儿童个性发展上
- B.儿童智力发展上
- 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 D.儿童动作发展上
-
第 4 题 儿童语言最初是( )。
- A.对话式的
- B.独自式的
- C.连贯式的
- D.创造性的
-
第 3 题 出生( )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 A.1
- B.3
- C.6
- D.9
-
第 2 题 “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 )。
- A.相互作用论
- B.二因素论
- C.环境决定论
- D.遗传决定论
-
第 1 题 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 A.痛觉
- B.听觉
- C.味觉
- D.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