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心理学》押题密卷(10)
-
第 51 题 试述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的不同观点、内容及代表人物,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
第 49 题 简述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第 50 题 请论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
第 47 题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
第 48 题 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可望获得哪些收获?
-
第 45 题 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
第 44 题 幼儿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
-
第 46 题 简述儿童意志行动发展与动作发展的关系。
-
第 42 题 素质教育下,幼儿犯了错误,不能批评和惩罚。
-
第 43 题 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
第 40 题 __________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
第 41 题 身体强壮,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
第 39 题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的协调。
-
第 37 题 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__________示范方式较好。
-
第 38 题 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种现象叫做
-
第 36 题 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叫__________,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叫__________。
-
第 34 题 攻击性行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第 35 题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__________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
第 33 题 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__________;
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
-
第 32 题 __________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
第 30 题 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 31 题 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其主要特点是:积极关注、尊重、__________。
-
第 29 题 最初提出成熟理论的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__________。他认为发展的本质是__________。
-
第 28 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__________和控制的作用。
-
第 27 题 __________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
第 26 题 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
-
第 25 题 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有( )。
- A.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 B.无意识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忆
- C.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
- D.形象记忆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小
- E.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
第 23 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 )的作用。
- A.描述
- B.解释
- C.预测
- D.控制
-
第 24 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 )等几种要素。
- A.幼儿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媒体
- E.教学环境
-
第 22 题 元交际的游戏理论由( )于1952年提出,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
- A.贝特森
- B.伯莱恩
- C.哈特
- D.埃利斯
-
第 21 题 学习包括知识的哪几个过程?( )
- A.获得
- B.转化
- C.评价
- D.实践
-
第 20 题 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等几个方面。
-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
-
第 18 题 西方流行的游戏治疗就是( )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应用,用于矫治儿童在精神上与行为中的问题。
- A.复演说
- B.同化说
- C.元交际
- D.精神分析
-
第 19 题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
- A.自我控制法
- B.全身松弛训练
- C.系统脱敏法
- D.肯定性训练
-
第 16 题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有( )等几个基本特点。
- A.目的性
- B.未知性
- C.认知性
- D.序列性
-
第 15 题 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属于行为改变的( )。
- A.强化法
- B.代币奖励法
- C.行为塑造法
- D.示范法
- E.自我控制法
-
第 17 题 游戏的觉醒一寻求理论,以探讨游戏发生的生理机制与环境的影响为特色,主要代表人物有( )。”
- A.伯莱恩
- B.贝特森
- C.哈特
- D.拜登代克
- E.埃利斯
-
第 14 题 根据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努力是属于( )。
- A.内部因素
- B.外部因素
- C.可控因素
- D.稳定因素
- E.不稳定因素
-
第 13 题 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 )。
- A.替代性
- B.戏剧性
- C.虚拟性
- D.假定性
-
第 11 题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
- A.解题时机
- B.问题特征
- C.已有的知识经验
- D.定势与功能固着
- E.临场状态
-
第 12 题 紧张、松弛对照训练这种松弛训练法由( )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 A.艾里斯
- B.弗洛伊德
- C.罗杰斯
- D.詹姆士
- E.雅各布松
-
第 10 题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
- A.初级预防
- B.次级预防
- C.高级预防
- D.诊断治疗
-
第 8 题 ( )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 B.权威阶段
- C.可逆性阶段
- D.公正阶段
- E.他律道德阶段
-
第 9 题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哪几个?( )
- A.活跃性
- B.流畅性
- C.变通性
- D.独创性
-
第 6 题 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 )方式较好。
- A.相向示范
- B.围观示范
- C.顺向示范
- D.三种结合
-
第 7 题 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 )。
- A.正常儿童
- B.智力超常儿童
- C.弱智儿童
- D.聋、哑、盲儿童
-
第 5 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 )是最基本的需要。
- A.安全需要
- B.归属和爱的需要
- C.生理需要
- D.认识和理解需要
-
第 3 题 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
- A.执行成分
- B.认知成分
- C.情感成分
- D.意志成分
-
第 4 题 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 )。
- A.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 B.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 C.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 D.具有意志成分
-
第 1 题 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 )。
- A.家庭教养方式
- B.道德认知
- C.社会风气
- D.同伴群体
-
第 2 题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 )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
- A.30%
- B.40%
- C.50%
- 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