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全真试卷(2)
-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
- A.头脑风暴法
- B.直觉思维训练
- C.发散思维训练
- D.逆推法训练
-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A.概念
- B.判断
- C.推理
- D.定理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 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可取。” 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 魏王问:“那你怎么办?” 。 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 我坐上去。” 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哄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 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案例反映了孙膑思维的( )。
- A.广阔性
- B.深刻性
- C.独立性
- D.灵活性
-
“狼孩”的案例说明了( )。
- A.心理是个体对于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 B.社会实践决定人的心理内容
- C.心理活动是主动的
- D.心理活动是被动的
-
问题解决策略有哪些?( )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行动研究
- D.实际锻炼
-
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差异性
- D.不平衡性
-
卡玛拉经过训练,智力水平也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婴儿的智力水平,为什么?( )
- A.不适应人类生活
- B.没有接受学校教育
- C.错过智力发展关键期
- D.没有父母关爱
-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 )
- 正确
- 错误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镇,人们发现了两个“狼孩”。这两个“狼孩”后来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人们还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理系统是正常的,只有少许营养不良。人们还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他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样嚎叫。他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阿玛拉不幸死亡,卡玛拉在四年之后(十一二岁)才开始能够讲一点点话,但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婴儿的智力水平。
“狼孩”的案例说明了( )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主观能动性
-
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
- 正确
- 错误
-
单独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效果最好。 ( )
- 正确
- 错误
-
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而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容易。( )
- 正确
- 错误
-
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 )
- 正确
- 错误
-
课堂练习时,专家教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 )
- 正确
- 错误
-
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提供直接指导。 (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可用相同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 )
- 正确
- 错误
-
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评价标准。 ( )
- 正确
- 错误
-
初入学儿童在习字时运用书空形式帮助记亿字形,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练习形式。( )
- 正确
- 错误
-
阿特金森的研究表明,力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
- 正确
- 错误
-
心理健康就是无失败、无冲突、无痛苦。 ( )
- 正确
- 错误
-
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
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 )
- 正确
- 错误
-
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说明该教师已 进人关注情境阶段。 ( )
- 正确
- 错误
-
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
- 正确
- 错误
-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 )
- 正确
- 错误
-
定向映象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形成的水平。 ( )
- 正确
- 错误
-
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实质和要求。 ( )
- 正确
- 错误
-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两人在道德判断研究上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提出的发展年龄阶段先于后者的阶段。 ( )
- 正确
- 错误
-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 )。
- A.教师的领导方式.
- 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 C.班级的规模
- D.班级的性质
- E.教师的情绪状态
-
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哪些因素?( )
- A.具体目标
- B.先前经验
- C.产生条件
- D.价值体系
- E.行为标准
-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 )。
- A.瞬时记忆
- B.形象记忆
- C.短时记忆
- D.逻辑记忆
- E.长时记忆
-
按评价的参照系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 )。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相对性评价
- D.绝对性评价
- E.个体内差异评价
-
群体的功能是( )。
- A.评价性功能
- B.导向性功能
- C.生产性功能
- D.发动性功能
- E.维持性功能
-
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有( )。
- A.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
- B.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 C.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 D.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 E.师生互动
-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 A.动机原则
- B.结构原则
- C.程序原则
- D.评价原则
- E.强化原则
-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 )四个阶段。
- A.发现问题
- B.理解问题
- C.提出假设
- D.构建问题
- E.检验假设
-
下列是联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有( )。
- A.桑代克
- B.维果斯基
- C.斯金纳
- D.冯特
- E.巴甫洛夫
-
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
- A.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辩证思维
- B.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 C.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 D.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
- E.对未来充满理想,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
学生学习的内容有( )。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 B.学习策略的掌握
-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 D.道德品质的培养
- E.健康心理的培养
-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 ( ) 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 A.激发求知欲
- B.提示教学目标
- C.变化教学情境
- D.评定学习结果
- E.配合学生经验
-
垂直迁移的两种表现方式是( )。
- A.由内向外的迁移
- B.自下而上的迁移
- C.由外而内的迁移
- D.自上而下的迁移
- E.平行迁移
-
学生的学习特点是( )。
- A.以间接经验为主
- B.有他人的指导
- C.有计划、有组织
- D.以语言为中介
- E.以班级为单位
-
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教学事项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情境
- D.教学媒体
- E.教学目的
-
对技能分类,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 )。
- A.言语技能
- B.操作技能
- C.记忆技能
- D.心智技能
- E.体育技能
-
技能的基本特点是( )。
- A.技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 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 C.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
- D.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 E.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
中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有( ) 。
- A.学业压力
- B.家长过高的期望值
- C.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
- D.学业多次失败的体验
- E.社会竞争的加剧
-
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桑代克
- B.苛勒
- C.华生
- D.布鲁纳
- E.奥苏伯尔
-
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
- A.命题网络
- B.产生式系统
- C.图式
- D.认知方式
- E.概念网络
-
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
- A.无关系
- B.有负相关
- C.有利有弊
- D.有显著的相关
-
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 A.学生
- B.教师
- C.教材
- D.教学思想
-
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的评价是( )。
- A.配置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正式评价
- D.非正式评价
-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应有的责任感
- B.积极的社会功能
- C.应有的义务感
- D.应有的道德面貌
-
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 )。
- A.上位学习
- B.下位学习
- C.概念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
看到月亮的边上有一圈光晕,就推知将要刮风,这是( )
- A.知觉
- B.思维
- C.想象
- D.幻觉
-
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 )角色。
- A.“家长代理人”
- B.“知识传授者”
- C.“学生楷模”
- D.“纪律的维护者”
-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 )的测验。
- A.能力水平
- B.成就水平
- C.智力水平
- D.知识水平
-
下列表现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 )
- A.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 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太难超出要求
- C..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 D.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
-
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引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内部动机
- B.外部动机
- C.附属内驱力
-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 )。
- A.情绪状态
- B.意志状态
- C.记忆状态
- D.思维状态
-
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理解的是( )。
- A.知识
- B.领会
- C.应用
- D.分析
-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 A.痕迹衰退说
- B.干扰说
- C.同化说
- D.动机说
-
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 )。
- A.少年期
- B.青年初期
- C.青年晚期
- D.成年期
-
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 )。
- A.过程
- B.工具
- C.目的
- D.手段
-
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
- A.初始阶段
- B.中间阶段
- C.结束阶段
- D.全过程
-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 A.发现问题
- B.提出问题
- C.分析问题
- D.理解问题
-
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 ) 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 A.知识
- B.领会
- C.应用
- D.分析
-
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
- A.认知内驱力
-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C.附属的内驱力
- D.求知欲
-
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
- A.模仿
- B.准确
- C.连贯
- D.习惯化
-
(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 A.认知策略
- B.元认知策略
- C.管理策略
- D.调节策略
-
催眠诱导常会使个体出现( )的心理状况。
- A.反应性升高
- B.反应性降低
- C.注意范围变广
- D.幻觉减少
-
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问题解决方式是( )。
- A.推理式
- B.启发式
- C.算法式
- D.演绎式
-
学习中,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精细加工策略
- B.组织策略
- C.复述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 A.前习俗水平
- B.习俗水平
- C.后习俗水平
- D.权威水平
-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
- A.感知性
- B.理解性
- C.计划性
- D.调节性
-
(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 A.知识
- B.应用
- C.评价目标
- D.综合目标
-
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 A.原型定向
- B.原型操作
- C.操作整合
- D.原型内化
-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
- A.行为改变法
- B.认知改变法
- C.精神分析法
- D.运动改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