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陕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考前预测试卷(六)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试论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2. 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一谈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3. 怎样培养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4. 简述教师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5.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6.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7.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8. 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9.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__________。

  10.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它具有促进和_________功能。

  11. __________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__________、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12. __________是学习的主体因素。

  13. 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_。

  14. 定向与定势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__________状态。

  15.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__________。

  16. 教学时间应合理利用。在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业活动的时间越多,学业成绩便越__________。

  17.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 __________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8.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要判断称为________。

  19. 学习策略的核心是(  )

    • A. 计划性
    • B. 规则
    • C. 方法
    • D. 监控
  20.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其中,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这种做法利用的途径是(  )

    • A. 直接发生途径
    • B. 间接发生途径
    • C. 直接转化途径
    • D. 间接转化途径
  21.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 A. 在学习结束后立刻复习
    • B. 一周以后复习
    • C. 在大面积遗忘之前复习
    • D. 当天复习
  22. 皮亚杰是依据以下的哪一个概念来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  )

    • A. 思维
    • B. 运算
    • C. 守恒
    • D. 推理
  23. 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均能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从而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  )

    • A. 第一印象
    • B. 共鸣效应
    • C. 罗森塔尔效应
    • D. 移情效应
  24. 技能的种类有(  )

    • A. 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 B. 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 C. 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 D. 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25. 观察、模仿榜样者呈示的榜样,学习其社会行为,属于(  )

    • A. 代币奖励法
    • B. 强化法
    • C. 行为塑造法
    • D. 示范法
  26. 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 受周围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

    • A. 场独立型
    • B. 场依存型
    • C. 沉思型
    • D. 独立型
  27. 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  )

    • A. 桑代克
    • B. 巴甫洛夫
    • C. 斯金纳
    • D. 苛勒
  28. 艾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人格培养任务是(  )

    • A. 自主感
    • B. 主动感
    • C. 勤奋感
    • D. 自我同一感
  29.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是(  )

    • A. 幼儿期
    • B. 成年期
    • C. 儿童期
    • D. 青春期
  30. 心理学里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

    • A. 定势效应
    • B. 晕轮效应
    • C. 罗森塔尔效应
    • D. 首因效应
  31. 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服务的人群是(  )

    • A. 正常学生群体
    • B. 特殊学生群体
    • C.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 D. 极个别学生
  32. 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被称为 (  )

    • A. 认同
    • B. 服从
    • C. 从众
    • D. 内化
  33. 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 A. 元认知策略
    • B. 组织策略
    • C. 精细加工策略
    • D. 资源管理策略
  34. 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 A. 桑代克
    • B. 斯金纳
    • C. 布鲁纳
    • D. 巴甫洛夫
  35. 下列不是课堂情境结构的是(  )

    • A. 班级规模的控制
    • B. 课堂常规的建立
    • C. 课堂纪律
    • D. 学生座位的分配
  36. 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

    • A. 信度
    • B. 效度
    • C. 难度
    • D. 区分度
  37. 在有意义学习中,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的学习被称做(  )

    • A. 综合学习
    • B. 并列学习
    • C. 类属学习
    • D. 总括学习
  38.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即(  )

    • A. 顺从
    • B. 众从
    • C. 从众
    • D. 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