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四川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A级)模拟试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2. 教师应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3. 简述父母促进子女学习的条件。

  4. 教师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5. 简述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

  6. 简述使用发现学习应具备的条件。

  7. 简述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8. 课堂心理气氛

  9. 发展

  10. 并列结合学习

  11. _____ 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帮助,着眼于具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个体。

  12. 回归

  13. 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途径是_____。

  14. _____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的儿童。

  15. 学生利用头脑中已经掌握的“笔”的概念来学习“钢笔”的概念,这种同化模式属于_____。

  16. _____县教师基本功的重要方面,也是保证学习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措施。

  17. _____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18. 教学过程中的测量是用_____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

  19. 奥苏贝尔认为_____就是所学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原有认知结构包含了新知识并扩大自身,形成更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20. 奥苏贝尔提出的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有(  )

    • A.可利用性
    • B.新旧观念的可辨别性
    • C.原有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
    • D.原有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清晰性
    • E.目的性
  21. 学习困难儿童的失常现象可能包括(  )

    • A.大脑受伤
    • B.轻微大脑功能失常
    • C.阅读困难
    • D.发展性失语症
    • E.知觉障碍
  22.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包括(  )

    • A.刺激物的新异性
    • B.刺激物的强度
    • C.刺激物的变异性
    • D.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 E.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23. 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可分为(  )

    • A.讨论
    • B.个案研究
    • C.角色扮演
    • D.模拟
    • E.商量
  24.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即 (  )

    • A.差异律
    • B.练习律
    • C.准备律
    • D.活动律
    • E.组合律
  25. 从课堂中学和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观点 (  )

    • A.珍妮特?沃斯
    • B.布鲁纳
    • C.泰勒
    • D.布鲁姆
  26. 下列著作中,加涅的代表作是

    • A.《教育心理学》
    • B.《教育目标分类》
    • C.《人类的特征与学习》
    • D.《学习的条件》
  27. 已学的汉语拼音常干扰英语字母的读音。这在学习迁移中属于(  )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垂直迁移
    • D.水平迁移
  28. 下列哪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往往影响学与教活动的正常开展,但并未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

    • A.正面型
    • B.消极型
    • C.中间型
    • D.破坏型
  29. 下列关于学生学习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 A.直接性学习为主,间接性学习为辅
    • B.组织计划性
    • C.有效性
    • D.年龄差异性
  30.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学生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属于(  )

    • A.信号学习
    • B.刺激反应联结学习
    • C.连锁
    • D.言语联想学习
  31. 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儿童认识到社会秩序依赖于个人乐于去“尽本分”和尊重适当建立的权威属于(  )

    • A.前习俗阶段
    • B.习俗阶段
    • C.后习俗阶段
    • D.超习俗阶段
  32. 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出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是(  )

    • A.肌肉疲劳
    • B.神经系统疲劳
    • C.心理疲劳
    • D.感知疲劳
  33.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该书出版的年份是(  )

    • A.1913年
    • B.1903年
    • C.1923年
    • D.1879年
  34. 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  )

    • A.持久保持
    • B.短暂保持
    • C.再次学习
    • D.过度学习
  35. 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到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是(  )

    • A.理解
    • B.识记
    • C.技能培养
    • D.练习
  36. 首先提出智力年龄这一概念的是(  )

    • A.比奈
    • B.韦克斯勒
    • C.艾宾浩斯
    • D.卡姆雷
  37. 静静的阅览室中的耳语声往往比锣鼓声中的大喊声更能引起注意,这属于客观剌激物的哪种特点(  )

    • A.新异性
    • B.强度
    • C.对比关系
    • D.活动变化
  38. 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  )

    • A.加涅
    • B.华生
    • C.布鲁纳
    • D.斯金纳
  39.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最有代表性的著述是(  )

    • A.《学会自由》
    • B.《爱弥儿》
    • C.《学习的条件》
    • D.《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