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B级)模拟试卷(4)
-
结合实际谈谈个人道德价值观经历的三阶段七过程。
-
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有哪些特点?
-
简述学习策略的分类。
-
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
简述练习时间与练习成绩的关系?
-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
简述6种个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
自我意识
-
心理健康
-
群体
-
学习策略
-
创造性
-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以分为(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配置性评价
- D.诊断性评价
- E.正式评价
-
合理编排教材的标准是使教材达到( )。
- A.系统化
- B.结构化
- C.一体化
- D.网络化
- E.整体化
-
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为( )。
- A.接受
- B.反应
- C.形成价值观念
-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 E.价值体系个性化
-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 )。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 B.自发的道德情感
- C.想象的道德情感
- D.灌输的道德情感
- E.伦理的道德情感
-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
- A.发现问题
- B.表征问题
- C.理解问题
- D.提出假设
- E.检验假设
-
“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 A.定势现象
- B.迁移现象
- C.记忆现象
- D.创造现象
-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的知识称之为( )
- A.智力技能
- B.认知策略
- C.言语信息
- D.动作技能
-
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所依据的著名实验是( )
- A.狗分泌唾液的实验
- B.饿猫开箱的实验
- C.白鼠走迷宫的实验
- D.白鼠按压杠杆取食的实验
-
在形成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如果练习成绩的进步是先慢后快,那么,此时所形成的练习曲线将是( )
- A.凸线式
- B.凹线式
- C.直线式
- D.波纹线式
-
人们为了更好地记住所学的东西而对学习材料作充实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发的毙习策略是( )
- A.组织策略
- B.精加工策略
- C.元认知策略
- D.复述策略
-
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这是一种( )。
- A.交互式教学
- B.合作学习
- C.完形训练
- D.程度化训练
-
奥苏贝尔认为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是( )
- A.概念记忆
- B.概念理解
- C.概念同化
- D.概念运用
-
按照造成焦虑的根源来划分,焦虑不包括( )
- A.现实性焦虑
- B.神经性焦虑
- C.过敏性焦虑
- D.道德性焦虑
-
在关于遗传和环境关系的观点中,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的“白板说”属于( )
- A.二因素论
- B.遗传决定论
- C.环境决定论
-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总是与“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 )
- A.归因风格
- B.归因
- C.控制点
- D.学习
-
迁移概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桑代克
- B.贾德
- C.布鲁纳
- D.奥苏伯尔
-
(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 A.内部反馈
- B.外部反馈
- C.动觉反馈
- D.过程反馈
-
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一个10岁的儿童属于认知的(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顺向迁移
- D.逆向迁移
-
认知结构迁移说认为,迁移的中介是( )。
- A.刺激反应联结
- B.学习者的顿悟
- C.认知结构
- D.关系转换
-
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记分都是45的儿童属于( )
- A.轻度弱智
- B.中度弱智
- C.重度弱智
- D.极重度弱智
-
内部学习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好奇心和( )
- A.主动性
- B.积极性
- C.求知欲
- D.成就感
-
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
- A.IQ-MA/CA×100
- B.IQ=CA/MA × l00
-
耶克斯—多德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 A.线性关系
- B.倒“U”形关系
- C.正“U”形关系
- D.平行关系
-
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 A.认知的内驱力
- B.情感的内驱力
-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 D.附属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