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B级)模拟试卷(3)
- 
				
论述奥苏贝尔德学习理论中值得怀疑的地方。
 - 
				
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言语信息
 - 
				
简述个体的心理发展表现出的年龄特征。
 - 
				
简述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 
				
概念的同化
 - 
				
创造力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 )
- A.问题情境
 - B.定势
 - C.功能固着
 - D.知识经验
 - E.动机水平
 
 - 
				
根菇主体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动作技能可分为( )
- A.工具性动作技能
 - B.连续性动作技能
 - C.封闭性动作技能
 - D.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 E.开放性动作技能
 
 - 
				
布鲁纳认为学习新知识过程的具体环节包括( )
- A.新知识的获得
 - B.知识的转化
 - C.对知识的评价
 - D.知识的储存
 - E.知识的呈现
 
 - 
				
下列哪些属于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
- A.信号学习
 - B.命题学习
 - C.语言的联合
 - D.连锁学习
 - E.解决问题的学习
 
 - 
				
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的功能不包括( )
- A.指导功能
 - B.信息功能
 - C.动机功能
 - D.强化功能
 
 - 
				
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是( )
- A.效果律
 - B.联结律
 - C.准备律
 - D.反应律
 - E.练习律
 
 - 
				
就智力而言,男性占优势的方面不包括( )
- A.言语能力
 - B.数学推理
 - C.机械操作
 - D.空间知觉
 
 - 
				
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心理学》,其作者卡普捷烈夫的国籍是( )
- A.俄国
 - B.法国
 - C.美国
 - D.英国
 
 -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食物被称为( )
- A.条件刺激
 - B.有效刺激
 - C.无条件刺激
 - D.中性刺激
 
 - 
				
根据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两种信号系统谁占相对优势而划分的智力类型是( )
- A.视觉型
 - B.听觉型
 - C.艺术型
 - D.运动觉型
 
 - 
				
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明确认为,任何一种品德结构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 )
- A.道德面貌
 - B.道德训练
 - C.道德行为
 - D.道德观
 
 - 
				
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把学习成绩提高的需要,这种动机属于( )
- A.认知内驱力
 - B.附属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交往内驱力
 
 -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集成性和( )
- A.动态性
 - B.操作性
 - C.交互性
 - D.教育性
 
 - 
				
注意力分散是哪一类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
- A.营养不良儿童
 - B.学习困难儿童
 - C.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
 - D.身材矮小儿童
 
 - 
				
在其《自尊心的养成》一书中提出培养自尊心三个条件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 A.巴甫洛夫
 - B.奥斯贝尔
 - C.推孟
 - D.库珀史密斯
 
 - 
				
下列哪项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 )
- A.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 B.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 C.强调以家长为中心
 - D.强调师生互动
 
 - 
				
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是( )
- A.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
 - B.教师的仪表、作风和习惯
 - C.师生的平等交往
 - D.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 
				
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学科性质是( )
- A.自然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
 - B.理论性学科
 - C.实践性的学科
 - D.新兴学科
 
 -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监控( )
- A.设置学习目标
 - B.列提纲
 - C.寻求同学帮助
 - D.做笔记
 
 - 
				
学生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附属内驱力
 - B.认知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交往内驱力
 
 - 
				
教师的角色认知处于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第几阶段( )
- A.第一阶段
 - B.第二阶段
 - C.第三阶段
 - D.第四阶段
 
 -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结果是( )
- A.增加知识
 - B.形成能力
 - C.形成认知结构
 - D.提高生活质量
 
 - 
				
教师可以采取的,影响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的行为不包括( )
- A.正确进行口头要求
 - B.强制完成学习任务
 - C.合理进行教育强化
 - D.注意运用言语反馈
 
 - 
				
心理学家赫尔1920年首创( )
- A.假设检验理论
 - B.样例理论
 - C.有效概念理论
 - D.人工概念研究
 
 - 
				
我们把元认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
- A.自我控制
 - B.自我行为
 - C.自我调节
 - D.自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