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哪些?(  )

    • A.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 B.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C.个别辅导
    • D.团体辅导
  2.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有哪些?(  )

    • A.学会调适
    • B.寻求发展
    • C.心理问题自我治疗
    • D.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
  3. 回答下列各题。

    杨蒙是高中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一直不错。一次,在期中考试时由于感冒发烧没有考好,结果成绩下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老师不知她带病考试)。此后,每当面临考试时杨蒙都很紧张。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担心,害怕考试失败,为了能考好,她考前每天都复习到很晚。考试时,杨蒙经常感到注意力很难集中,脑子里也一片空白,明明掌握的知识也都忘记了。同时还伴随着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等症状。可考后她发现这些题目都会做,只是由于没发挥好而失败,因而更加害怕考试。为此,杨蒙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摆脱这种不良情绪。

    案例中反映了一个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即(  )

    • A.抑郁症
    • B.考试焦虑
    • C.恐怖症
    • D.强迫症
  4.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缓解杨蒙的考试焦虑?(  )

    • A.代币奖励法
    • B.系统脱敏法
    • C.肌肉放松法
    • D.惩罚法
  5.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A.概念
    • B.判断
    • C.推理
    • D.定理
  6.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

    • A.头脑风暴法
    • B.直觉思维训练
    • C.发散思维训练
    • D.逆推法训练
  7. 问题解决策略有哪些?(  )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行动研究
    • D.实际锻炼
  8. 回答下列各题

    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可取。”

    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

    魏王问:“那你怎么办?”

    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哄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

    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案例反映了孙膑思维的(  )

    • A.广阔性
    • B.深刻性
    • C.独立性
    • D.灵活性
  9. 高智商一定有高创造性。

    • 正确
    • 错误
  10. 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  )

    • 正确
    • 错误
  11. 教师可用相同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

    • 正确
    • 错误
  12. 按照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观点,教师在自尊水平低的学生中灌输为学习本身的满足而去学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

    • 正确
    • 错误
  13. 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

    • 正确
    • 错误
  14. 学习是导致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唯一因素。(  )

    • 正确
    • 错误
  15. 一般来说,例一规法优于规一例法教学,所以课堂上应尽量避免规一例法教学。(  )

    • 正确
    • 错误
  16. 定向映象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不同,则活动的定向基础就有差异,就会影响到心智技能最终形成的水平。(  )

    • 正确
    • 错误
  17. 六年级儿童在学习圆的概念时,学会用圆规画圆,这是智力技能学习。(  )

    • 正确
    • 错误
  18. 斯金纳认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  )

    • 正确
    • 错误
  19. 认知学习观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内部机制或内部过程。(  )

    • 正确
    • 错误
  20. 埃里克森认为6~11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

    • 正确
    • 错误
  21. 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

    • 正确
    • 错误
  22. 人们之所以会遵从,是因为他们采纳了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他们信任别人,害怕偏离。(  )

    • 正确
    • 错误
  23. 对同辈文化的遵从会使青年一代拒绝接受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促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

    • 正确
    • 错误
  24. 在操作条件反应作用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

    • 正确
    • 错误
  25. 初入学儿童在习字时运用书空形式帮助记忆字形,这县一种很好的心理练习形式。(  )

    • 正确
    • 错误
  26.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

    • 正确
    • 错误
  27. 指导教学模式由(  )环节构成。

    • A.激发
    • B.讲演
    • C.练习
    • D.反馈
    • E.迁移
  28. 知识学习的内部条件有(  )。

    • A.材料的逻辑意义
    • B.动机
    • C.编码策略
    • D.已有的知识结构
    • E.外在环境
  29. 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  )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 A.清晰性
    • B.稳定性
    • C.包容性
    • D.概括性
    •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30. 下列哪些强化程式是延缓式强化(  )。

    • A.定时距式
    • B.变时距式
    • C.定比率式
    • D.变比率式
    • E.每次都给学生强化
  31. 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 A.课前指导
    • B.课堂教学过程
    • C.课后评价
    • D.课时计划
    • E.学年计划
  32.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  )。

    • A.认知策略
    • B.元认知策略
    • C.资源管理策略
    • D.教学设计策略
    • E.学校领导策略
  33.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

    • A.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
    • B.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 C.学习是获得习惯的过程
    • D.学习是引起外部行为的变化过程
    • E.学习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
  34. 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思维特征有(  )。

    • A.能理解命题之间的关系
    • B.能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
    • C.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 D.思维具有可逆与补偿性
    • E.思维缺乏灵活性
  35.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 A.动机原则
    • B.结构原则
    • C.程序原则
    • D.评价原则
    • E.强化原则
  36.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

    •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 D.道德与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 E.品德和道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7. 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  )。

    • A.感性知识
    • B.陈述性知识
    • C.理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 E.概念知识
  38. 根据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内涵包括(  )。

    • A.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 C.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 D.学习是身心成熟的结果
    • E.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39. 对性格特征的差异分析一般从(  )方面进行。

    •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 B.性格的理智特征
    • C.性格的情绪特征
    • D.性格的社会特征
    • E.性格的意志特征
  40.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规范
    • D.道德原则
    • E.道德行为
  41. 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将知识学习分为(  )。

    • A.符号学习
    • B.上位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 E.概念学习
  42.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 B.闭合性操作技能
    • C.连续型操作技能
    • D.开放性操作技能
    • E.徒手型操作技能
  43.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

    • A.学习兴趣
    • B.学习需要
    • C.学习态度
    • D.学习期待
    • E.学习自觉性
  44. 教学中可以借助(  )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 A.转换
    • B.记忆
    • C.解释
    • D.分析
    • E.推断
  45. 学生的学习特点是(  )。

    • A.以间接经验为主
    • B.有他人的指导
    • C.有计划、有组织
    • D.以语言为中介
    • E.以班级为单位
  46. 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

    • A.导向功能
    • B.激活功能
    • C.强化功能
    • D.调节与维持功能
  47. 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  )。

    • A.感性知识
    • B.理性知识
    • C.陈述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48. 创造性的培养,常用方法有(  )。

    • A.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 B.头脑风暴训练
    • C.自我设计训练
    • D.发散思维训练
    • E.推测与假设训练
  49. “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 A.用途扩散
    • B.结构扩散
    • C.方法扩散
    • D.形态扩散
  50. 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

    • A.无关系
    • B.有负相关
    • C.有利有弊
    • D.有显著的相关
  51. 197B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有关身心健康的(  )。

    • A.《巴黎宣言》
    • B.《北京宣言》
    • C.《开罗宣言》
    • D.《阿拉木图宣言》
  52. 根据概念的获得方式,概念可以分为(  )。

    • A.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关系概念
    • B.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 D.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
  5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

    • A.自我期待感
    • B.自我效能感
    • C.自我预期感
    • D.自我归因感
  54.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 A.开始部分
    • B.中间部分
    • C.不一定
    • D.都一样
  55.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  )的问题。

    • A.有结构
    • B.无结构
    • C.一般性
    • D.认知性
  56. 为了研究一个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最适宜的研究方法是(  )。

    • A.相关研究法
    • B.横断法
    • C.纵向法
    • D.实验法
  57.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成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的原则是(  )。

    • A.客观性原则
    • B.教育性原则
    • C.实践性原则
    • D.知识性原则
  58. 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 A.放纵型
    • B.专制型
    • C.民主型
    • D.自由型
  59. 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时期是(  )。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 B.20世纪20至50年代
    • C.20世纪60至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60. 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 A.行为参照
    • B.服从
    • C.强迫
    • D.认同
  61. 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  )。

    • A.少年期
    • B.青年初期
    • C.青年晚期
    • D.成年期
  62. 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  )。

    • A.晕轮效应
    • B.首因效应
    • C.罗森塔尔效应
    • D.名人效应
  63. 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  )。

    • A.0.25~2秒
    • B.0.2~0.5秒
    • C.2秒到l分钟
    • D.5秒到2分钟
  64. 由先前经验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

    • A.潜意识
    • B.前意识
    • C.定势
    • D.潜伏学习
  65. 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 A.知识
    • B.能力
    • C.练习
    • D.活动
  66.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皮亚杰
    • B.柯尔伯格
    • C.埃里克森
    • D.华生
  67.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创立的。

    • A.巴甫洛夫
    • B.列昂节夫
    • C.维果斯基
    • D.鲁宾斯坦
  68.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经常通过做笔记的方式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A.元认知策略
    • B.组织策略
    • C.复述策略
    • D.精细加工策略
  69. 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

    • A.群体凝聚力
    • B.群体压力
    • C.群体规范
    • D.群体舆论
  70. 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又一遍地做出某一种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  )。

    • A.广泛性焦虑障碍
    • B.强迫症
    • C.创伤后应激症
    • D.恐慌障碍
  71.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

    • A.教学过程
    • B.学习过程
    • C.评价过程
    • D.反思过程
  72.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应有的责任感
    • B.积极的社会功能
    • C.应有的义务感
    • D.应有的道德面貌
  73.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74.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 A.华生
    • B.加涅
    • C.柯尔伯格
    • D.皮亚杰
  75. 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样的认知方式属于(  )。

    • A.沉思型
    • B.场独立型
    • C.场依存型
    • D.冲动型
  76. 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的群体是(  )

    • A.松散群体
    • B.联合群体
    • C.非正式群体
    • D.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