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一)
-
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
-
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建立途径.
-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
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
心理健康
-
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和增进记忆的方法.
-
学习迁移
-
模仿
-
社会惰化作用
-
温尔尼克区
-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
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
- A.非病状态
- B.良好适应状态
- C.理想状态
- D.正常状态
-
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
- A.从众
- B.服从
- C.暗示
- D.模仿
-
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
- A.熟悉性和临近性
- B.相似性与互补性
- C.外貌
- D.对等性或互惠性
-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
- B.努力
- C.任务
- D.运气
-
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 A.首因效应
- B.近因效应
- C.晕轮效应
- D.刻板效应
-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 B.发现法
- C.掌握学习法
- D.头脑风暴法
-
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
- A.桑代克
- B.巴甫洛夫
- C.奥苏伯尔
- D.金布尔
-
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
- A.皮亚杰
- B.加德纳
- C.斯腾伯格
- D.戴斯
-
加涅的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
-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
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 B.加德纳
- C.皮亚杰
- D.斯腾伯格
-
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 A.荣格
- B.谢尔顿
- C.威特金
- D.霍兰德
-
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 A.艾森克
- B.卡特尔
- C.哈撒韦
- D.霍兰德
-
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 A.荣格
- B.华生
- C.斯金纳
- D.班杜拉
-
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 A.阈限
- B.绝对阈限
- C.差别阈限
- D.相对阈限
-
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
- A.大小恒常
- B.形状恒常
- C.颜色恒常
- D.亮度恒常
-
“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 A.精神分析
- B.行为主义
- C.认知学派
- D.人本主义
-
心理现象分为( ).
-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 A.1789
- B.1879
- C.1798
- D.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