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考前押题密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体现了新课改的哪一种理念?(  )

    • A.发展性评价
    • B.回归生活
    • C.学科综合
    • D.全球概念
  2.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2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时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畅”,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组、A级组进军。

    李老师这种做法有何积极作用?(  )

    • A.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 B.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 C.体现了评价标准分层化
    • D.关注学生的发展
  3.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他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他一直认为作为教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难于和同事搞好关系。

    你认为小王老师应该如何改进?(  )

    • A.更多地与其他教师团结合作
    • B.要以积极的心态融入集体当中
    • C.多与学生交流
    • D.更多地进行人际关系的交往
  4. 技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

    • 正确
    • 错误
  5. 疾病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对当事人心理疾病的有无以及心理疾病的类别进行诊断。(  )

    • 正确
    • 错误
  6.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到:“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总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该教师的做法有何成功之处?(  )

    • A.尊重和鼓励学生
    • B.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
    • C.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作用
    • D.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

    • 正确
    • 错误
  8. 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这是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  )

    • 正确
    • 错误
  9. 当个人对行为成功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减少时,成功的诱因值也会减小。(  )

    • 正确
    • 错误
  10. 个别化教学是指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

    • 正确
    • 错误
  11. 要想做一名好教师,教师本人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公民需要的良好品质,而且需要具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特殊品质。(  )

    • 正确
    • 错误
  12.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

    • 正确
    • 错误
  13. 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

    • 正确
    • 错误
  14. 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

    • 正确
    • 错误
  15.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横向的维度。(  )

    • 正确
    • 错误
  16. 感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

    • 正确
    • 错误
  17. 资源管理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

    • 正确
    • 错误
  18.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非正常学生为主,对于正常学生没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 正确
    • 错误
  1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  )。

    • A.生理需要
    • B.安全需要
    • C.归属和爱的需要
    • D.尊重需要
    • E.自我实现需要
  20. 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成正比。(  )

    • 正确
    • 错误
  21. 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  )

    • A.智力水平较高
    • B.富于幻想
    • C.性格内向
    • 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
    • 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
  22. 创造性问题解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  )的问题。

    • A.无结构
    • B.认知性
    • C.有结构
    • D.无固定答案
  23.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 B.班级的规模
    • C.班级的性质
    • D.学校的规章
    • E.对教师的期望
  24. 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

    •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25. 下列因素属于学习环境的设置的有(  )。

    • A.流通的空气
    • B.适宜的温度
    • C.空间范围
    • D.室内布置
  26. 课堂气氛有哪几种类型?(  )

    • A.积极的
    • B.消极的
    • C.放任的
    • D.对抗的
  27. 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测验可分为(  )。

    • A.创造力测验
    • B.认知测验
    • C.人格测验
    • D.神经心理测验
  28. 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

    • A.探索内驱力
    • B.好奇内驱力
    • C.胜任内驱力
    • D.互惠内驱力
    • E.尊重内驱力
  29. 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具有的特性有(  )。

    • A.流畅性
    • B.迅速性
    • C.经济性
    • D.同时性
    • E.适应性
  30. 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 A.道德情感
    • B.道德信念
    • C.道德行为
    • D.道德意志
  31. (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 A.能力
    • B.性格
    • C.态度
    • D.气质
  32.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  )。

    • A.语义
    • B.概念体系
    • C.视像和声像
    • D.图式
  33.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

    • A.准则与控制
    • B.约束与规范
    • C.指引与导向
    • D.加强与规范
  34. 根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  )。

    • A.记忆知识
    • B.直观知识
    • C.理性知识
    • D.应用知识
  35.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

    • A.认知策略
    • B.元认知策略
    • C.管理策略
    • D.复述策略
  36.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37. 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 A.模象直观
    • B.形象直观
    • C.感知直观
    • D.实物直观
  38. 吹拉弹唱属于(  )。

    • A.识记技能
    • B.心智技能
    • C.操作技能
    • D.认知技能
  39. 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

    • A.鲁班发明锯子
    •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40. 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下列哪种强迫行为?(  )

    • A.强迫性洗手
    • B.强迫性计数
    • C.刻板的仪式性动作
    • D.强迫性自我检查
  41. 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  )。

    • A.效标关联效度
    • B.预测效度
    • C.构想效度
    • D.内容效度
  42. 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 A.斯金纳
    • B.巴甫洛夫
    • C.桑代克
    • D.华生
  43. 健康的概念是指(  )。

    • A.身体健康
    • B.生理无残疾
    • C.心理健康
    • D.身心健康
  44. 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 A.学习需要
    • B.学习期待
    • C.学习动机
    • D.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