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4)
- 
				
第 45 题 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思路与做法。
 - 
				
第 47 题 论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 
				
第 46 题 简述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 
				
第 44 题 原型操作
 - 
				
第 43 题 人格
 - 
				
第 42 题 群体规范
 - 
				
第 41 题 操作技能
 - 
				
第 40 题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__________。
 - 
				
第 39 题 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第 38 题 现代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产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 
				
第 37 题 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的作用有起止作用、__________作用和增效作用。
 - 
				
第 36 题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
 - 
				
第 33 题 学习困难的学生指感官和__________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 
				
第 35 题 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二是__________。
 - 
				
第 34 题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 
				
第 32 题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__________学习的方式代替__________的一种教学策略。
 - 
				
第 31 题 动机性遗忘理论最早由__________提出。
 - 
				
第 28 题 客观题包括以下哪些题型?( )
- A.选择题
 - B.完形填空
 - C.匹配
 - D.是非题
 
 - 
				
第 30 题 个性的结构主要包括( )
- A.人格
 - B.个性倾向性
 - C.个性心理特征
 - D.自我意识
 - E.个性情感特征
 
 - 
				
第 29 题 以下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 A.班级
 - B.小组
 - C.少先队
 - D.小集团
 - E.团员
 
 - 
				
第 26 题 自我肯定行为有哪些表现?( )
- A.请求
 - B.接受
 - C.拒绝
 - D.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 
				
第 27 题 期待包括( )。
- A.过程期待
 - B.结果期待
 - C.方法期待
 - D.效能期待
 - E.自我期待
 
 - 
				
第 24 题 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 A.如何教
 - B.如何管理
 - C.怎样学
 - D.怎样评价
 - 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 25 题 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
- A.确实评估目标
 - B.搜集有关的资料
 - C.描述并分析资料
 - D.形成价值判断
 - E.作出决定
 
 - 
				
第 22 题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 )。
- A.单维思维
 - B.具体逻辑推理
 - C.思维的不可逆性
 - D.自我中心
 
 - 
				
第 23 题 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 )。
- A.智力
 - B.认知过程
 - C.主体活动积极性
 - D.主体的求知欲望
 - E.主体的知识经验
 
 - 
				
第 21 题 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 )等。
- A.学习的兴趣
 - B.爱好
 - C.努力
 - D.学习的信念
 
 - 
				
第 19 题 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 A.道德情感
 - B.道德信念
 - C.道德行为
 - D.道德意志
 
 - 
				
第 20 题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 
				
第 17 题 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 A.谋划策略
 - B.调节策略
 - C.监视策略
 - D.组织策略
 
 - 
				
第 16 题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 A.斯金纳
 - B.普莱西
 - C.加涅
 - D.布鲁纳
 
 - 
				
第 18 题 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手段
 - D.教学环境
 
 - 
				
第 15 题 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
- A.上位学习
 - B.下位学习
 - C.并列结合学习
 - D.归属学习
 
 - 
				
第 14 题 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的是( )
- A.问题解决
 - B.概念学习
 - C.规则学习
 - D.接受学习
 
 - 
				
第 13 题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 A.线性关系
 - B.U型关系
 - C.倒U型关系
 - D.平行关系
 
 - 
				
第 12 题 少年期指( )。
- A.3岁~6、7岁
 - B.11、12岁~14、15岁
 - C.6、7岁~11、12岁
 - D.14、15岁~25岁
 
 - 
				
第 11 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 A.安全需要
 - B.尊重需要
 - C.爱与归属需要
 - D.自我实现需要
 
 - 
				
第 9 题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 A.外部行为
 - B.心理变化
 - C.目标活动
 - D.操作技能
 
 - 
				
第 10 题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 A.感受与体验
 - B.前人经验
 - C.记忆的内容
 - D.信息及其组织
 
 - 
				
第 8 题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 A.交往焦虑
 - B.上学焦虑
 - C.考试焦虑
 - D.课堂焦虑
 
 - 
				
第 7 题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 A.经典条件反射
 - B.操作条件反射
 - C.联结反应
 - D.习惯成自然
 
 - 
				
第 4 题 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 A.情感
 - B.意志
 - C.性格
 - D.气质
 
 - 
				
第 5 题 儿童在家中养成的爱劳动的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 A.知识迁移
 - B.技能迁移
 - C.态度迁移
 - D.行为规范迁移
 
 - 
				
第 6 题 (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 A.能力
 - B.性格
 - C.态度
 - D.气质
 
 - 
				
第 3 题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 A.2~5岁
 - B.6~7岁
 - C.8~10岁
 - D.11~l2岁
 
 - 
				
第 2 题 儿童在家庭中养成了爱劳动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会在学校中表现出来,这是( )。
- A.知识的迁移
 - B.技能的迁移
 - C.行为规范的迁移
 - D.学习经验的迁移
 
 - 
				
第 1 题 于1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
- A.斯金纳
 - B.奥苏伯尔
 - C.加涅
 - D.布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