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9
- 
				
第 37 题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 
				
第 36 题 试论述处理压力的方法。
 - 
				
第 34 题 简述知识学习的类型。
 - 
				
第 35 题 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 33 题 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 
				
第 32 题 简述动机的类型。
 - 
				
第 31 题 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 
				
第 30 题 简述遗忘的原因。
 - 
				
第 29 题 归因理论是从______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 
				
第 28 题 皮亚杰认为__________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 
				
第 27 题 艾里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法,他指出人的情绪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 
				
第 26 题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__________、认同、__________。
 - 
				
第 23 题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____的接受学习。
 - 
				
第 25 题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程度和__________。
 - 
				
第 24 题 原型内化阶段包括了加里培林及其学派所称的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
 - 
				
第 22 题 研究发现,__________岁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 
				
第 21 题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__________为止。
 - 
				
第 20 题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__________。
 - 
				
第 19 题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__________。
 - 
				
第 17 题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_______。
 - 
				
第 18 题 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消退随__________的推移自动发生。
 - 
				
第 16 题 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常常采用__________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 
				
第 15 题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下列不属于这种呈现方式的是( )。
- A.动作表象
 - B.图像表象
 - C.符号表象
 - D.情感表象
 
 - 
				
第 14 题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变通性、独创性和( )。
- A.多样性
 - B.流畅性
 - C.速效性
 - D.拓展性
 
 - 
				
第 13 题 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属于( )。

 - 
				
第 12 题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 )、提取。

 - 
				
第 10 题 王军外出时总是怀疑自己家里的门没上锁,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 A.抑郁症
 - B.恐惧症
 - C.强迫症
 - D.焦虑症
 
 - 
				
第 9 题 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 A.记忆力
 - B.意志力
 - C.思维力
 - D.注意力
 
 - 
				
第 11 题 采用相对的观点对学生学习成就进行解释,并主要用于选拔、编班的评价方法是( )。

 - 
				
第 8 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其中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属于( )。
- A.直接转化途径
 - B.间接转化途径
 - C.直接发生途径
 - D.伺接发生途径
 
 - 
				
第 7 题 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 A.顺向迁移
 - B.逆向迁移
 - C.水平迁移
 - D.垂直迁移
 
 - 
				
第 6 题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
- A.积极的社会功能
 - B.应有的责任能力
 -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 D.道德精神面貌
 
 - 
				
第 5 题 将学业成绩看作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的是( )。
- A.学习内驱力
 - B.认知内驱力
 - C.自我提高内驱力
 - D.附属内驱力
 
 - 
				
第 4 题 “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 C.道德动机
 - D.道德意志
 
 - 
				
第 3 题 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是指( )。
- A.认知主义
 - B.行为主义
 - C.建构主义
 - D.人本主义
 
 - 
				
第 2 题 小王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五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 )。
- A.深度加工
 - B.运用记忆术
 - C.适当过度学习
 - D.合理进行复习
 
 - 
				
第 1 题 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的现代思想家是( )。
- A.德国的根舍因
 - B.德国的雅斯贝尔斯
 - C.美国的布鲁纳
 - D.前苏联的赞可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