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深度押题试卷(1)
-
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是( )。
-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 B.自知、自尊与自我结构
- C.活泼开朗大方
- D.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
- A.师生关系
- B.亲子关系
- C.同伴关系
- D.他人关系
-
小明要努力学习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这体现了动机的( )功能。
- A.激活
- B.指向
- C.强化
- D.维持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震惊全国,许多媒体纷纷予以报道。马加爵为什么会杀人呢?原来马加爵在班上人缘较差,与同学关系紧张,交往密切的同学很少,他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没有地位,认为同学们瞧不起自己。马加爵在班上最为知己的朋友只有邵瑞杰一个,而在最后一次打牌中邵瑞杰说马加爵作弊,说他做人做得太差。这对马加爵刺激很大,最好的朋友,在大学中唯一的心理依赖消失了,他完全陷入孤立之中。他无论如何想不通:我对你(邵瑞杰)那么好,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也是我的精神支柱,你怎么也瞧不起我呢?于是最终选择了报复。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加爵杀人是因为他的(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 A.生理
- B.安全
- C.归属与爱
- D.求知需要
-
教师应该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 )
- A.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 B.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 C.调节抱负水平
- D.改善挫折情境
-
维果斯基认为,当学生够不到“葡萄”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 )教学。
- A.先行组织者
- B.支架式
- C.范例式
- D.自主探究
-
在教育教学中,有些同学对于因为一次成绩不理想就放弃学习,这说明他的意志缺乏( )。
- A.自觉性
- B.果断性
- C.坚持性
- D.自制性
-
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上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 ( )
- 正确
- 错误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一只狐狸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于是它跳起来,结果不够高,于是又跳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这也算是一种“挫折”或“心理压力”了。此时此刻那狐狸该怎么办呢?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够不到那葡萄。于是,那狐狸说: “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案例中反映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 A.否认
- B.退行
- C.合理化
- D.升华
-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 )
- 正确
- 错误
-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
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是对问题的表征。 ( )
- 正确
- 错误
-
操作技能形成的模仿阶段,动作的动觉控制水平较高,而视觉控制水平较低。
( )
- 正确
- 错误
-
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 ( )
- 正确
- 错误
-
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 (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 (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 )
- 正确
- 错误
-
符号学习就是词汇学习。
- 正确
- 错误
-
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就是找出教材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 )
- 正确
- 错误
-
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
- 正确
- 错误
-
应把某一次心理测验的分数当作教学决策与评NJL童的重要依据。 ( )
- 正确
- 错误
-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 )
- 正确
- 错误
-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主观判断。 ( )
- 正确
- 错误
-
将学习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不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 )
- 正确
- 错误
-
旧知识与所学新信息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 )
- 正确
- 错误
-
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
- 正确
- 错误
-
态度和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所构成。 ( )
- 正确
- 错误
-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 )。
- A.原型定向
- B.原型操作
- C.原型联结
- D.原型整合
- E.原型内化
-
学生座位的安排不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 )
- 正确
- 错误
-
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
- A.谐音法
- B.组织策略
- C.形象联想
- D.精细加工策略
- E.复述策略
-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 A.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 B.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成熟的时间不同
- C.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
- D.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条件相同
- E.个体心理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时期发展速度不同
-
童年期的心理特征有( )。
- A.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 B.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 C.个性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 D.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
- E.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A.言语提问
- B.观察
- C.活动方式
- D.反馈
- E.表扬
-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
- A.条件性知识
- B.本体性知识
- C.实践性知识
- D.学科知识
- E.相关学科知识
-
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
- A.记忆术
- B.做笔记
- C.提问
- D.列提纲
- E.画关系图
-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认知结构说
- E.关系转换说
-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主要涉及( )方面。
- A.敬业精神
- B.专业知识
- C.专业技能
- D.教学风格
- E.职业要求
-
根据练习的任务分配方式,可以把练习分为( )。
- A.集中练习
- B.分散练习
- C.整体练习
- D.部分练习
- E.复杂练习
-
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 )。
- A.说服
- B.榜样示范
- C.群体约定
- D.价值辨析
- E.奖励与惩罚
-
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 )。
- A.奥苏伯尔
- B.班杜拉
- C.安德森
- D.加特纳
- E.吉克
-
问题解决具有( )的基本特点。.
- A.目的性
- B.结构性
- C.序列性
- D.主动性
- E.认知性
-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
- A.上位学习
- B.概念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命题学习
- E.并列结合学习
-
认知测验包括( )。
- A.智力测验
- B.特殊能力测验
- C.创造力测验
- D.成就测验
- E.态度量表
-
现代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德育管理
- B.学习指导
- C.常规管理
- D.常能训练
- E.环境管理
-
儿童概念的形成要经历( )阶段。
- A.抽象化
- B.类化
- C.分析
- D.推理
- E.辨别
-
前运算阶段憋思维特征是( )。
- A.单向思维
- B.思维的不可逆性
- C.具体逻辑推理
- D.思维的灵活性
- E.自我中心
-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 A.同伴群体
- B.认知失调
- C.态度定势
- D.道德认知
- E.社会风气
-
适合于5岁及5岁以上的所有人,既可用于个人又可用于团体测验的智力量表是( )。
- A.比奈智力量表
- B.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 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 D.气质测试量表
-
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
- A.原型定向
- B.操作定向
- C.原型操作
- D.原型内化
-
感性概括又称( )。
- A.比较概括
- B.想象概括
- C.直觉概括
- D.表征概括
-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
- A.斯金纳
- B.布鲁纳
- C.布卢姆
- D.加涅
-
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
- A.奥苏伯尔
- B.布鲁纳
- C.加涅
- D.杜威
-
创造活动的源动力是( )。
- A.需要
- B.兴趣
- C.好奇心
- D.理想
-
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 )。
- A.负相关
- B.正相关
- C.没有关系
- D.若有若无
-
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 )。
- A.聚合思维
- B.发散思维
- C.推理思维
- D.创造思维
-
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选择( )。
- A.发现学习
- B.接受学习
- C.合作学习
- D.掌握学习
-
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 A.附属内驱力
- B.自我提高内驱力
- C.认知内驱力
- D.内部求知欲
-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海”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
- A.发散思维
- B.推测与假设
- C.好奇心
- D.独立性
-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 A.知觉
- B.记忆
- C.注意
- D.思维
-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直觉思维
- B.形象思维
- C.发散思维
- D.聚合思维
-
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 )。
- A.活动
- B.细节
- C.经验
- D.形式
-
教师( )的流畅性与他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 A.记忆
- B.思维
- C.想像
- D.观察
-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
- A.认知内驱力
- B.自我提高给驱力
- C.附属内驱力
- D.成就感
-
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 A.知识
- B.能力
- C.练习
- D.活动
-
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级。
- A.操作定向
- B.操作模仿
- C.操作整合
- D.操作熟练
-
对小学生而言,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应进行( )。
- A.摘录和画线
- B.分析和写标题
- C.分析和列提纲
- D.做笔记
-
问题情境就是( )。
- A.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 B.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 C.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 D.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
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时期是( )。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 B.20世纪20至50年代
- C.20世纪60至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
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家与代表著作是( )。
- A.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 B.斯金纳及其《程序教学》
- C.布鲁纳及其《教育过程》
- D.桑代克及其《教育心理学》
-
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的位置的记忆法属于(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复述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 )。
- A.发现学习
- B.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
- C.从范例中学习
- D.没有正确答案
-
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 )。
- A.短时记忆
- B.瞬时记忆
- C.长时记忆
- D.感觉记忆
-
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程度需达到( )。
- A.50%
- B.100%
- C.150%
- D.200%
-
有时学习者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经常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元认知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复述策略
-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识策略?( )
- A.设置目标
- B.列提纲
- C.寻求同学帮助
- D.做笔记
-
艺术表演能力、绘画能力属于( )。
- A.再造能力
- B.创造能力
- C.一般能力
- D.特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