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押题密卷(五)
- 
				
论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 
				
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
 - 
				
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 
				
教师如何利用群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 
				
原型操作
 - 
				
认知失调
 - 
				
操作的模仿
 - 
				
认同
 -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______________。
 - 
				
研究发现,________岁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 
				
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 
				
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 
				
原理学习的两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 
				
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____的一种,是介于___________、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 
				
动机性遗忘理论最早由______________提出。
 - 
				
记录方式有哪些情况?( )
- A.项目检核表
 - B.评定量表
 - C.轶事记录
 - D.观察记录
 
 -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智力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来体现的。
 -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多动症儿童行为有哪些特征?( )
- A.活动过多
 - B.注意力不集中
 - C.冲动行为
 - D.交往困难
 
 - 
				
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 )
- A.教育治疗
 - B.家庭治疗
 - C.心理治疗
 - D.社会治疗
 
 - 
				
以下属于学习者练习曲线的特点的是( )。
- A.开始进步快
 - B.中间有高原期
 - C.后期进行慢
 - D.一直是进步的
 
 - 
				
以下属于原型定向教学要求的是( )。
- A.了解活动的结构
 - B.发挥学生主动性与独立性
 - C.要变更活动的对象
 - D.教师示范要正确
 
 -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示范的有效性?( )
- A.示范的场合
 - B.示范者的身份
 - C.示范的准确性
 - D.示范的时机
 
 - 
				
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可分为( )。
- A.模拟练习
 - B.实际练习
 - C.集中练习
 - D.心理练习
 
 - 
				
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
- A.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 B.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 C.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 D.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 )。
- A.社会性认知
 - B.社会性情感
 - C.社会性行为
 - D.社会性交往
 
 -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动机可分为( )。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 B.高尚的动机
 - C.低级的动机
 -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 
				
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以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
- A.顺向迁移
 - B.横向迁移
 - C.正迁移
 - D.-般迁移
 
 -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 A.自我预期
 - B.成败经验
 - C.自我归因
 - D.期待
 
 - 
				
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的是( )。
- A.桑代克
 - B.加里培林
 - C.加涅
 - D.巴甫洛夫
 
 -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沃尔夫
 - B.桑代克
 - C.布鲁纳
 - D.奥苏伯尔
 
 -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 A.漫无目的幻想
 - B.走路
 - C.联想
 - D.发明创造
 
 - 
				
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
- A.有意识记
 - B.多种感官参与
 - 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 D.画线
 
 -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 A.辨别学习
 - B.符号学习
 - C.概念学习
 - D.规则或原理学习
 
 -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
- A.直觉行动思维
 - B.具体形象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 
				
大约从( )开始,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
- A.二年级
 - B.三年级
 - C.四年级
 - D.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