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2)
-
教师向学生推销和强行征订教辅资料侵犯了学生的( )。
- A.人身自由权
- B.内心自由权
- C.名誉权
- D.独立财产权
-
有偿家教、训斥羞辱家长等现象,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要求。
- A.终身学习
- B.爱岗敬业
- C.为人师表
- D.终身学习
-
我国法律规定,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学校、教师侵犯时,可以( )。
- A.提出申诉
- B.提起诉讼
- C.请求仲裁
- D.请求法律救济
-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
- A.头脑风暴法
- B.直觉思维训练
- C.发散思维训练
- D.逆推法训练
-
下列各记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获悉,安庆市教育局出台了《安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八不准”》。这“八不准”包括:不准旷课,私自调课和无教案上课;不准上课前饮酒,在课堂上抽烟和使用手机;不准在上班时间及工作场所打牌,下棋;不准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推销任何教辅资料或其他商品;不准索要和收受学生或家长的礼品礼金;不准训斥,羞辱家长;不准违规搞有偿家教和私自在工作日内到外校兼课。
第一次把“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写入其中的是( )。
- A.《教师法》
- B.《教育法》
- C.《义务教育法》
-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 A.概念
- B.判断
- C.推理
- D.定理
-
问题解决策略有哪些?( )
- A.算法式
- B.启发式
- C.行动研究
- D.实际锻炼
-
下列各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可取。”
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魏王问:“那你怎么办?”
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哄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案例反映了孙膑思维的( )。
- A.广阔性
- B.深刻性
- C.独立性
- D.灵活性
-
新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
- 正确
- 错误
-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
- 正确
- 错误
-
教学活动中,教师按领域原则和功能安排课堂空间,这两种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组合使用。 ( )
- 正确
- 错误
-
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 ( )
- 正确
- 错误
-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十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 )
- 正确
- 错误
-
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有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 )
- 正确
- 错误
-
品德受道德观念控制,所以有时不是自己的自觉行为。 ( )
- 正确
- 错误
-
操作技能形成的模仿阶段,动作的动觉控制水平较高,而视觉控制水平较低。 ( )
- 正确
- 错误
-
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作业时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
- 正确
- 错误
-
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相同。 ( )
- 正确
- 错误
-
拥有某一领域丰富的知识经验就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 )
- 正确
- 错误
-
实验法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控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测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方法。 ( )
- 正确
- 错误
-
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生活适应良好。 ( )
- 正确
- 错误
-
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发散型认知方式。 ( )
- 正确
- 错误
-
学生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 )
- 正确
- 错误
-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 )
- 正确
- 错误
-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 )
- 正确
- 错误
-
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社会的评价标准。 ( )
- 正确
- 错误
-
行为塑造法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 )
- 正确
- 错误
-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方面较为明显的变化在记忆广度的增加。 ( )
- 正确
- 错误
-
儿童的社会化是通过( )。
- A.社会教化
- B.个体内化
- C.行为强化
- D.行为模仿
- E.行为观察
-
维纳把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即( )。
- A.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 B.内部归因与稳定归因
- C.稳定归因与不稳定归因
- D.可控制归因与稳定归因
- E.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
CAI的优越性体现在( )。
- A.交互性
- B.即时反馈
- C.所呈现的信息生动形象
- D.机器规定速度
- E.自定步调
-
问题解决具有( )的基本特点。
- A.目的性
- B.结构性
- C.序列性
- D.主动性
- E.认知性
-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 A.获得
- B.同化
- C.顺应
- D.转化
- E.评价
-
教学媒体包括( )。
- A.书本
- B.录像
- C.图片
- D.幻灯片
- E.计算机网络
-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 )。
- A.直接强化
- B.归因强化
- C.替代强化
- D.效果强化
- E.自我强化
-
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 )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 A.清晰性
- B.稳定性
- C.包容性
- D.概括性
-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
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 A.表演
- B.写作
- C.打球
- D.心算
- E.爬山
-
品德的功能结构理论认为品德的构成部分是( )。
- A.生成结构
- B.定向结构
- C.操作结构
- D.反馈结构
- E.激发结构
-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即( )。
- A.直接转变
- B.间接转化
- C.间接改变
- D.直接发生
- E.自然形成
-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含的主要成分是( )。
- A.教学操作能力
- B.教学监控能力
- C.教学认知能力
- D.口语表达能力
- E.感染力
-
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
- A.活动过多
- B.过度焦虑
- C.注意力不集中
- D.冲动行为
- E.袭击别人
-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
- A.设置学习目标
- B.浏览阅读材料
-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 )。
- A.教师的领导方式
- 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 C.班级的规模
- D.班级的性质
- E.教师的情绪状态
-
教学环境包括( )。
- A.基础条件
- B.师生关系
- C.上下级关系
- D.物质环境
- E.社会环境
-
以下属于真正创造的是( )。
- A.鲁班发明锯子
- B.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 C.爱迪生发明灯泡
- D.高斯发明连加变乘法
- E.找到远古时代的化石
-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
- A.认知性问题解决
- B.常规性问题解决
- C.发展性问题解决
- D.创造性问题解决
- E.理论性问题解决
-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
- A.教育的独立性
- B.教育的主动性
- C.教育的可控性
- D.教育的权威性
- E.教育的多变性
-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 )阶段。
- A.自我中心
- B.权威
- C.可逆性
- D.公正
- E.守法
-
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 A.学生
- B.教师
- C.教材
- D.教学思想
-
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 )。
- A.皮亚杰
- B.埃里克森
- C.桑代克
- D.华生
-
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是( )。
- A.聚合思维
- B.发散思维
- C.推理思维
- D.创造思维
-
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
- A.鸽子
- B.猩猩
- C.狗
- D.白鼠
-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鲁纳
- B.维纳
- C.苛勒
- D.奥苏伯尔
-
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
- A.幼儿期
- B.童年期
- C.少年期
- D.青年期
-
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
- A.形式训练说
- B.共同要素说
- C.经验类化说
- D.关系转换说
-
“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 )的问题。
- A.有结构
- B.无结构
- C.一般性
- D.认知性
-
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级。
- A.操作定向
- B.操作模仿
- C.操作整合
- D.操作熟练
-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复述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 )。
- A.形成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正式评价
- D.非正式评价
-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 A.教学媒体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
-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 A.建构学习论
- B.结构学习论
- C.认识学习论
- D.联结学习论
-
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
- A.实物直观
- B.模象直观
- C.言语直观
- D.知识直观
-
(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 A.内部反馈
- B.外部反馈
- C.动觉反馈
- D.过程反馈
-
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主要属于( )。
- A.参与式
- B.监督式
- C.放羊式
- D.控制式
-
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 A.偏态分布
- B.常态分布
- C.正偏态分布
- D.负偏态分布
-
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 A.情感
- B.意志
- C.性格
- D.气质
-
专家型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 )来安排教学进度。
- A.已有的能力结构
- B.先前知识
- C.已有的学习习惯
- D.固有的学习方法
-
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习惯
- B.定势
- C.功能固着
- D.定向
-
学校规定学生做作业必须用蓝笔,教师批改作业必须用红笔。这是运用了感知的哪一条规律?( )
- A.强度律
- B.差异律
- C.活动律
- D.组合律
-
成为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也是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基础的是( )。
- A.基本的信任感
- B.自主感
- C.主动感
- D.勤奋感
-
有时学习者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经常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策略属于 ( )。
- A.元认知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复述策略
-
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 )。
- A.沉思型
- B.场依存型
- C.冲动型
- D.场独立型
-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复述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组织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
艺术表演能力、绘画能力属于( )。
- A.再造能力
- B.创造能力
- C.一般能力
- D.特殊能力
-
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引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
- A.内部动机
- B.外部动机
- C.附属内驱力
- D.自我提高内驱力
-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形象思维
- B.聚合思维
- C.直觉思维
- D.发散思维
-
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
- A.概念学习
- B.命题学习
- C.符号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