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深度预测卷(1)
-
圆的面积S—πr2,这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下位学习
-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A.直觉动作思维占优势
- B.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 C.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 D.聚合思维占主导
-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 A.分析
- B.综合
- C.概括
- D.系统化
-
下列各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圆周率”这一概念,只见她把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盘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这几个圆盘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颜色和大小不同。然后,老师补充说还有直径、周长等部分也不一样。老师强调指出:“每个圆盘可以分解为圆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各个部分,而每个圆盘又都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圆盘的不同点(圆面大小、直径、周长和颜色)和相同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继而引导学生抛开几个圆盘的不同点(非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点(本质属性),同时强调,只要是圆,不论大小,它们都有一个固定关系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大约是3.14倍),这个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圆周率,接着问学生:“什么叫圆周率?”同学们基本上都认识和掌握了圆周率这个概念,老师接着说:“大家都认识了圆周率,希望大家记住,今后我们还会用它来帮助计算和解决有关圆的问题。”
案例中,出现了哪几个思维过程?( )
- A.概括
- B.比较
- C.具体化
- D.抽象
-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
- A.师生关系
- B.亲子关系
- C.同伴关系
- D.他人关系
-
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是( )。
-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 B.自知、自尊与自我结构
- C.活泼开朗大方
- D.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
下列各2004年马加爵杀人事件震惊全国,许多媒体纷纷予以报道。马加爵为什么会杀人呢?原来马加爵在班上人缘较差,与同学关系紧张,交往密切的同学很少,他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没有地位,认为同学们瞧不起自己。马加爵在班上最为知己的朋友只有邵瑞杰一个,而在最后一次打牌中邵瑞杰说马加爵作弊,说他做人做得太差。这对马加爵刺激很大,最好的朋友,在大学中唯一的心理依赖消失了,他完全陷入孤立之中。他无论如何想不通:我对你(邵瑞杰)那么好,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也是我的精神支柱,你怎么也瞧不起我呢?于是最终选择了报复。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加爵杀人是因为他的(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 A.生理
- B.安全
- C.归属与爱
- D.求知需要
-
小明要努力学习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这体现了动机的( )功能。
- A.激活
- B.指向
- C.强化
- D.维持
-
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 )
- 正确
- 错误
-
程序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 )
- 正确
- 错误
-
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简单明了的。 ( )
- 正确
- 错误
-
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 )
- 正确
- 错误
-
符号学习就是词汇学习。 ( )
- 正确
- 错误
-
标准化测验比大部分课堂测验更具有随意性。 ( )
- 正确
- 错误
-
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可用相同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 )
- 正确
- 错误
-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龄前是不能真正掌握数的概念的。 ( )
- 正确
- 错误
-
教师自己的观点对学生而言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 )
- 正确
- 错误
-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 )
- 正确
- 错误
-
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更多地考虑的是学生的个别差异。 ( )
- 正确
- 错误
-
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 )
- 正确
- 错误
-
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 )
- 正确
- 错误
-
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 )
- 正确
- 错误
-
课堂内存在的各种群体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 )
- 正确
- 错误
-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表示其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 )
- 正确
- 错误
-
群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有否的重要标志。 ( )
- 正确
- 错误
-
评价量表和行为检查单有一定的关系。 ( )
- 正确
- 错误
-
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是( )。
- A.正迁移
- B.负迁移
- C.逆向迁移
- D.自下而上的迁移
- E.自上而下的迁移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师
- B.学生
- C.教学内容
- D.教学媒体
- E.教学环境
-
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 A.性格的社会特征
- B.性格的理智特征
- C.性格的情绪特征
- D.性格的意志特征
- 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
以下关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需要层次理论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B.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
- C.层次较低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所以又叫生长的需要
- D.层次较高的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所以又叫缺失的需要
- E.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力量最大
-
特殊儿童的类型包括( )。
- A.智力超常儿童
- B.弱智儿童
- C.心理障碍儿童
- D.学习困难学生
- E.聋、哑、盲儿童
-
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
- A.认知说
- B.工具说
- C.联结说
- D.精神分析说
- E.建构说
-
迁移的种类有( )。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 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 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 D.概念迁移与命题迁移
- E.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
人口渴了要喝水体现的是( )。
- A.生理性动机
- B.社会性动机
- C.内部动机
- D.外部动机
- E.附属内驱力
-
如果希望有创造力,就必须具备哪些知识?( )
- A.网络化的陈述性知识
- B.相对自动化的技能
- C.受意识控制的策略性知识
- D.学科知识
- E.科学知识
-
以下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 A.演唱
- B.文学创作
- C.打球
- D.运算
- E.开车
-
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可以分为( )。
- A.接受
- B.反应
- C.形成价值观念
-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 E.价值体系个性化
-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
- A.奖学金
- B.对成绩的认可
- C.表扬
- D.改善学习
-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
对技能分类的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 )。
- A.言语技能
- B.操作技能
- C.记忆技能
- D.心智技能
- E.体育技能
-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 )。
- A.原型定向
- B.原型操作
- C.原型联结
- D.原型整合
- E.原型内化
-
1994年布鲁纳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成果概括为( )。
- A.主动性研究
- B.反思性研究
- C.合作性研究
- D.探索性研究
- E.社会文化研究
-
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有( )。
- A.多向思维
- B.思维的可逆性
- C.去自我中心
- D.命题思维
- E.具体逻辑推理
-
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年龄差异
- B.智力差异
- C.群体差异
- D.个体差异
- E.性格差异
-
国外学者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主要是认为学习策略具有以下特点( )。
- A.可操作性
- B.外显性
- C.内隐性
- D.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性
- E.简缩性
-
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 B.学习策略的掌握
-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 D.道德品质的培养
- E.健康心理的培养
-
(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 A.能力
- B.性格
- C.态度
- D.气质
-
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
- A.概念学习
- B.命题学习
- C.符号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
李太太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她的这种行为属于( )。
- A.焦虑
- B.强迫行为
- C.强迫观念
- D.强迫恐惧
-
( )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
- A.能力
- B.态度
- C.道德
- D.情绪
-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
- A.直接强化
- B.自我强化
- C.负强化
- D.替代强化
-
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是( )。
- A.人际排斥
- B.人际吸引
- C.人际合作
- D.人际竞争
-
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
- A.强调解题过程分析
- B.强调解题策略分析
- C.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
- D.强调不同类型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
问题情境就是( )。
- A.学生能否自己发现问题
- B.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 C.有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 D.有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
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 A.过度学习
- B.深度加工
- C.组块化编码
- D.及时复习
-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 A.创造性
- B.认知性
- C.有结构
- D.无结构
-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
- A.社会意义
- 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 C.个人的前途
- D.动力来源
-
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 A.桑代克
- B.华生
- C.苛勒
- D.加涅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 A.讲解法
- B.演示法
- C.练习法
- D.指导法
-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是( )。
- A.配置性评价
- B.诊断性评价
- C.标准参照评价
- D.常模参照评价
-
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 )。
- A.阶层
- B.阶级
- C.集团
- D.群体
-
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
- A.指向功能
- B.激活功能
- C.强化功能
- D.调节与维持功能
-
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
- A.发现问题
- B.理解问题
- C.提出假设
- D.检验假设
-
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 )。
- A.一般迁移
- B.同化迁移
- C.顺应迁移
- D.重组迁移
-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 A.设置学习目标
-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
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行为
- D.道德意志
-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 A.学生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
-
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
- A.心理测验
- B.心理分析
- C.心理辅导
- D.心理咨询
-
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 )。
- A.斯金纳
- B.布鲁纳
- C.布卢姆
- D.加涅
-
加里培林最早对( )进行系统研究。
- A.操作技能
- B.心智技能
- C.体育技能
- D.能力技能
-
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出版。
- A.1903年
- B.1913年
- C.1924年
- D.1930年
-
( )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 A.3~4岁
- B.5~6岁
- C.7~8岁
- D.8~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