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冲刺预测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有些人开始提出所谓“学校消亡论”,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近年来,美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有些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担任教师,借助互联网等的帮助,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现象引起很大的争议。

    结合教育学的知识,请说说“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或要求?

  2. 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3. 小明喜欢睡懒觉,因而上学经常迟到。经过班主任的教育,他已有所好转,连续两个星期不迟到了。可是最近天气一转冷,他又开始赖床不起,并重新出现了迟到现象。

    试用德育规律分析这种情况,并对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提出建议。

  4. 简述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5.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6.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7.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8.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9. 常见的教案有 _________ 、_________和综合式三种。

  10. 为提高班主任的素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件名是____。

  11. 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基础是_____。

  12. 通过网络教育,既可以进行_____,又可以进行协同式教学,二者结合是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

  13.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日益揭示出受教育者的_____,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扩展他们的受教育能力。

  14. 先秦时期,以___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5. 瑞士教育家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16. 《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指_____。

  17.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____。

  18.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____。

  19.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_____。

  20.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教学大纲一般由____________部分、____________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22.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_________仍起着作用。

  23. 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_____、_____等不同的解释。

  24.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的教育。

    • A. 政治立场和观点
    • B. 政治思想品质
    • C. 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 D. 品德
  25.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 A. 成立了班委会
    • B. 开展了班级工作
    • C.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D. 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6. 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 A. 科技活动
    • B. 学科活动
    • C. 体育活动
    • D. 社会活动
  27. 《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

    • A. 巩固性原则
    • B. 启发性原则
    • C. 因材施教原则
    • D. 循序渐进原则
  28. 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

    • A. 信度较好
    • B. 效度较好
    • C. 区分度较好
    • D. 难度适中
  29.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

    • A. 陶冶教育
    • B. 榜样示范
    • C. 实际锻炼
    • D. 品德评价
  30.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

    • A. 导向性原则
    • B. 疏导原则
    • C. 因材施教原则
    •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31.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

    • A. 夸美纽斯
    • B. 赫尔巴特
    • C. 杜威
    • D. 梅伊曼
  32. 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 A. 惟一选择
    • B. 内容
    • C. 途径
    • D. 基础
  33.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 十五大
    • B. 十四大
    • C. 十三大
    • D. 十二大
  34.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 A. 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 B. 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 C. 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 D. 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35.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 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 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D.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6.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7. 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

    • A. 康德
    • B. 第斯多惠
    • C. 赫尔巴特
    • D. 福禄倍尔
  38.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 D. 最不受外界影响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