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押题密卷(1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28 题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2. 第 27 题 简述近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3. 第 26 题 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4. 第 25 题 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5. 第 23 题 教学过程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6. 第 24 题 简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7. 第 22 题 简要回答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8. 第 20 题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__________关系。

  9. 第 21 题 操行评定

  10. 第 18 题 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家长会、__________。

  11. 第 19 题 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具有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和__________等特点。

  12. 第 16 题 社会文明的程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速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

  13. 第 17 题 人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遵循原则__________。

  14. 第 13 题 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 A.核心课程
    • B.融合课程
    • C.潜在课程
    • D.活动课程
    • E.广域课程
  15. 第 15 题 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

    • A.定义
    • B.思索
    • C.苏格拉底讽刺
    • D.助产术
    • E.启发
  16. 第 14 题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  )。

    • A.教育的自身状况
    •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 C.家庭环境
    • D.社会发展的状况
    • E.气候条件
  17. 第 11 题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

    • A.感知运算阶段
    • B.前运算阶段
    • C.具体运算阶段
    • D.形式运算阶段
    • E.抽象运算阶段
  18. 第 12 题 教师的进修提高以(  )。

    • A.业余为主
    • B.自学为主
    • C.短训为主
    • D.在职为主
  19. 第 8 题 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 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 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20. 第 10 题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  )。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 C.指导班委会工作
    • D.评定学生操行
  21. 第 9 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 A.《学记》
    • B.《论语》
    • C.《孟子》
    • D.《中庸》
  22. 第 6 题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 C.没有效果的时期
    •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23. 第 7 题 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 A.感知能力
    • B.注意能力
    • C.记忆能力
    • D.思维能力
  24. 第 5 题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 B.霍尔
    • C.利托尔诺
    • D.华生
  25. 第 3 题 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

    • A.4年
    • B.6年
    • C.5年
    • D.9年
  26. 第 4 题 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

    • A.教师的个人修养
    • B.教师的专业素养
    • C.教师的个性品质
    • D.师生关系
  27. 第 2 题 “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 A.情境性
    • B.创造性
    • C.示范性
    • D.个别性
  28. 第 1 题 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

    • A.学生个体
    • B.学生集体
    • C.教师个体
    • D.教师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