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1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第 40 题 试述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的措施。

  2. 第 39 题 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3. 第 38 题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哪些方面?

  4. 第 35 题 课的结构

  5. 第 36 题 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6. 第 37 题 小学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7. 第 33 题 操行评定

  8. 第 34 题 演示法

  9. 第 30 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

  10. 第 32 题 谈话法

  11. 第 31 题 学业评价

  12. 第 28 题 学生档案有两种:__________和个体档案。

  13. 第 29 题 《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教育代表作。

  14. 第 26 题 操行评定主要由__________负责。

  15. 第 25 题 __________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

  16. 第 27 题 __________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7. 第 24 题 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以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__________。

  18. 第 22 题 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__________,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

  19. 第 23 题 教师在写教学进度计划时,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__________和课时计划三种计划。

  20. 第 21 题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为是__________。

  21. 第 20 题 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 A.传授知识
    • B.发展学生的智力
    • C.形成技能
    • D.培养个性
  22. 第 18 题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23. 第 19 题 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的论著是(  )。

    • A.《理想国》
    • B.《学记》
    • C.《政治学》
    • D.《大学》
  24. 第 17 题 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适用于(  )。

    • A.所有学生
    • B.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 C.对教学内容“吃不饱”的学生
    • D.对教学内容“吃不了”的学生
  25. 第 15 题 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26. 第 16 题 课程开发或设计的起点是(  )。

  27. 第 13 题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 A.教师、学生、教材
    •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28. 第 14 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29. 第 10 题 小学生的思维(  )。

  30. 第 11 题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 B.杜威和赫尔巴特
    • C.赫尔巴特和杜威
    • D.夸美纽斯和杜威
  31. 第 12 题 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
    • B.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 C.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
    • D.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
  32. 第 9 题 1632年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英国哲学家是(  )。

    • A.培根
    • B.斯宾塞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33. 第 8 题 课外活动不包括(  )。

    • A.社会活动
    • B.科技活动
    • C.文学艺术活动
    • D.选修课
  34. 第 7 题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 A.因材施教原则
    • B.循序渐进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启发性原则
  35. 第 5 题 学生的质的规定性是(  )。

    • A.以学习为主
    • B.具有独立人格
    • C.学生是未成年人
    • D.具有儿童天性
  36. 第 6 题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  )。

    • A.实验
    • B.依据
    • C.具体化
    • D.指导
  37. 第 3 题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阶段,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师备课的内容?(  )

    • A.钻研教材
    • B.激发动机
    • C.了解学生
    • D.制定教学计划
  38. 第 4 题 (  )主编的《教育学》在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
    • B.斯米尔切诺夫
    • C.凯洛夫
    • D.申比寥夫
  39. 第 2 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 A.从事智力劳动
    • B.从事体力劳动
    • C.接受教育
    •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0. 第 1 题 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 A.唯一选择
    • B.内容
    • C.途径
    • D.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