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教育内容   

  2. 教科书

  3. 师生关系

  4. 课堂实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张老师:“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你是如何验证的?

    生1: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一一比较)。

    张老师:都是这样比的吗?

    学生显然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

    教师注意到只有两个学生(生2、生3)没有随声附和。就追问了一句: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

    生2:只要比两次就行了。

    张老师:怎么比?

    生2:(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

    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教师让生3操作给大家看。

    生3: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一次。原来四个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在随后动手验证“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分别沿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对折,把四条边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联系案例回答问题:

    (1)张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2)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 教育民主化

  6. 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7.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本质特征的认识。

  8. 小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9. 简述教师的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的要求。

  10. 简述教学的任务。

  11. 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_____化和教育的_____化。

  12. 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六三学制、_____及_____。

  13. 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果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统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____。

  14.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______。 

  15. 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一____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称为教学计划。

  16. 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____。

  17. 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_____、_____和_____。

  18. 根据教学的任务,课的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19. 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基础,_____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

  20.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21. 课的类型是由( )决定的。

    • A.教师备课   
    • B.课的种类
    • C.学生的学习过程   
    • D.教学的阶段性
  22. 人的性格形成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_____的影响。

  23. 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 A.班主任
    • B.兴趣小组
    • C.少先队
    • D.班集体
  24. 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

    • A.比较法   
    • B.榜样法
    • C.自我教育法     
    • D.品德评价法   
  25. 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 A.思想政治素质   
    • B.教育理论素质
    • C.职业道德素质   
    • D.职业技能素质
  26.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 A.提出教学目的   
    • B.选择教学方法
    • C.涉及教学进程   
    • D.规划板书内容
  27. “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 A.先导性   
    • B.感染性   
    • C.权威性   
    • D.针对性
  28. 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于(   )。

    • A.1985年   
    • B.1989年
    • C.1993年
    • D.1995年
  29. (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 A.教育规律   
    • B.教育现象
    • C.教育事实   
    • D.教育问题
  30.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   

    • A.发展智力   
    • B.培养思想品德   
    • C.传授知识   
    • D.发展个性   
  31. 小学生容易把“i”写成“l”,这说明小学生的(  )还不成熟。

    • A.感知能力
    • B.注意能力
    • C.记忆能力
    • D.思维能力
  32.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

    • A.教育的社会性
    • B.教育的平等性
    • C.教育的阶级性
    • D.教育的生产性
  33. (   )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 A.和谐的校园环境  
    • B.有效的教学方法
    • C.科学的课程资源   
    • D.良好的师生关系
  34. 德育过程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必要(  )。

    • A.条件
    • B.途径
    • C.动力
    • D.内容
  35. 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 A.不平衡性   
    • B.阶段性
    • C.个别差异性   
    • D.顺序性
  36. 一位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浊”这个字,而“浊”字右边的“虫”,正好是今天学的字“茧”的下面的部分。于是当学生再学“茧”这个字时就容易多了。这位语文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是( )。

    • A.直观性原则   
    • B.巩固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37.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 A.知行统一原则  
    •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8. 《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 A.循序渐进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9.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柏拉图
    • B.孟子
    • C.旬子
    • D.洛克
  40. 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 A.唯一选择   
    • B.内容   
    • C.途径   
    • D.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