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卷(四)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谈谈教师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2. 简述班主任的作用。

  3. 健全的班集体的形成应具有哪些基本标志?

  4. 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5. “多元智能”理论对改进学生评价有哪些策略指导意义?

  6. 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__________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

  7. 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8. 中国的科举制度于__________年由清政府宣布废除。

  9. 谈话法可分__________和启发谈话两种。

  10. 在我国。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

    (1)__________;

    (2)学生的人身权。

  11.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__________(人名)。

  12.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__________学说基础上的。

  13. 德育目标是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_________。

  14. _________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__________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15.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__________思维过渡阶段。

  16. 课程计划的编制要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_________和_________。

  17. 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为考试学科,其他为__________科目。

  18. 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__________和教学的循序渐进。

  19. 课外活动是学生__________选择参加的活动。

  20.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__________制和道尔顿制。

  21. 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_________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_________发展。

  22. 教材不仅包括摆在课桌上的课本,而且还应包括_________教材。

  23. 儿童的品德是由_________等因素构成的互动体。

  24. 一般来说,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关制度;二是学校制定的学校_________:三是班集体的_________。

  25. 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特征主要有:

    (1)__________;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6.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

    • A. 讲授法
    • B. 谈话法
    • C. 讨论法
    • D. 演示法
  27.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引起学习动机,__________,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28. 《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下列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

    • A. 巩固性原则
    • B. 启发性原则
    • C. 因材施教原则
    • D. 循序渐进原则
  29. 《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指的是(  )

    • A. 既有正规学习,又有非正规学习
    • B. 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自学
    • C. 既有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
    • D. 既有在教室学习,又有在居所学习
  30. 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 A. 创造
    • B. 学习
    • C. 生殖
    • D. 思考
  31. 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提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是(  )

    • A. 柯尔伯格
    • B. 弗洛伊德
    • C. 华生
    • D. 皮亚杰
  32. 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

    • A.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 B. 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 C.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 D. 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33. 测验有个质量指标问题。测验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这是指测验的(  )

    • A. 信度
    • B. 效度
    • C. 难度
    • D. 区分度
  34. 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这一理论特征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

    • A. 模仿模式
    • B. 认知模式
    • C. 体谅模式
    • D. 行动模式
  35. 从《教育法》等法规中可知,我国中小学学生身份的定位有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是(  )

    • A. 中国人
    • B. 未成年公民
    • C. 国家公民
    • D. 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6. 目前我国小学开设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等课程,总共是(  )

    • A. 八门课
    • B. 九门课
    • C. 十门课
    • D. 十一门课
  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  )

    • A. 1998年
    • B. 1999年
    • C. 2002年
    • D. 2003年
  38. 地方课程的编定权在(  )

    • A. 国家
    • B.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 C. 县
    • D. 校
  39.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 A.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B.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C.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 D.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40. 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这是(  )

    • A. 教育资本理论的观点
    • B. 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
    • C. 市场资本理论的观点
    • D. 经济资本理论的观点
  41. 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是(  )

    • A. 营养
    • B. 遗传
    • C. 教育
    • D. 环境
  42. 我国有一部法律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这部法律是(  )

    • A. 《宪法》
    • B. 《教育法》
    • C. 《义务教育法》
    • D. 《未成年人保护法》
  43.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  )

    • A. 课程制定者
    • B. 课程任务
    • C. 课程目标
    • D. 课程内容
  44.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  )

    • A. 价值取向问题
    • B. 个人发展问题
    • C. 思想方法问题
    • D. 社会发展问题
  45. 德育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

    • A. 知情意行
    • B.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C. 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观道德观
    • D. 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46. 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成为其他方面发展基础的活动是(  )

    • A. 个体的生理活动
    • B. 个体的心理活动
    • C. 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 D. 个体的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