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前冲刺试卷(三)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2. 简述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3.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4.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 简述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6. 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上,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认为教师主导作用应与学生__________结合。

  7. 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8. 操行评定主要由__________负责。

  9.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和__________式两种。

  10. 我国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______的理论。

  11. 教学原则是对教学_________的反映,也是人们教学_________的总结。

  12.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

  13. 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___________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

  14. _________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

  15. 制定课程目标的三个主要依据是:对_________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_________的研究。

  16. 我国古代以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重视读书自学,强调辩论问题的教育机构称为_________,其主持人称为_________。

  17.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法,是对品德发展的强化手段。

  18.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_________”,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19. 课程目标是指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__________性。

  2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接受学校行政决定被编入一定的班级,具有一定的_________。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_________。

  21.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__________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构成。

  22. 客观性测验是通过出一系列___________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23.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___________。

  24. 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

  25. 《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_”的管理体制。

  26. 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练习可分为:模仿性练习、__________、创造性练习。

  27.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 A. 引起学习动机
    • B. 领会知识
    • C. 巩固知识
    • D. 运用知识
  28. 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的是(  )

    • A. 加减评分法
    • B. 操行评语法
    • C. 模糊综合测评法
    • D. 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29. 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 A. 小组活动
    • B. 集体活动
    • C. 个别教育
    • D. 主题班会
  30.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  )

    • A. 裴斯泰洛齐
    • B. 赫尔巴特
    • C. 第斯多惠
    • D. 乌申斯基
  31. 我国《教师法》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

    • A. 事务员
    • B. 工作人员
    • C. 公务员
    • D. 专业人员
  32. 在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中,中心环节是(  )

    • A. 运用知识
    • B. 引发动机
    • C. 巩固知识
    • D. 领会知识
  33. 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 个别教学制
    • B. 分组教学制
    • C. 班级授课制
    • D. 复式教学制
  34. 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 A. 学生与课程
    • B. 学生与教师
    • C. 学生与教材
    • D. 学生与教学
  35.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 A. 管理
    • B. 引导
    • C. 控制
    • D. 交往
  36. “建国居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B.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C.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D.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37.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  )

    • A. 卢梭
    • B. 赫尔巴特
    • C. 杜威
    • D. 夸美纽斯
  38.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道德教育,二是政治教育,三是(  )

    • A. 世界观教育
    • B. 人生观教育
    • C. 思想教育
    • D. 理想教育
  39. 按学科分别组织的渺小学习和研究活动是(  )

    • A. 科技活动
    • B. 社会活动
    • C. 文学艺术活动
    • D. 学科活动
  40.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

    • A. 殷周时代
    • B. 秦代
    • C. 战国时期
    • D. 唐代
  41.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C.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2. 测验有个质量指标问题。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指的是(  )

    • A. 信度
    • B. 效度
    • C. 难度
    • D. 区分度
  43. 如果一个测验基本达到了测验目的,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那么这个测验(  )

    • A. 信度较好
    • B. 效度较好
    • C. 难度适中
    • D. 区分度较好
  44.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

    • A. 评价作用
    • B. 选拔作用
    • C. 决定作用
    • D. 主导作用
  45.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

    • A.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 B.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 C. 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 D.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46. 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课程称为(  )

    • A. 研究型课程
    • B. 基础型课程
    • C. 拓展型课程
    • D. 实践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