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临考押密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中,美国老师等学生吃掉苹果以后,才让学生画苹果。那么在画苹果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最多的是( )。

    • A.再造想象 
    • B.思维
    • C.感觉 
    • D.知觉
  2. 现代教学观倡导( )。

    • A.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
    • B.教学过程是课程生成的过程
    • C.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
    • D.教学应强调机械训练
  3. 美术课属于( )课程。

    • A.分科课程 
    • B.综合课程
    • C.学校课程 
    • D.地方课程
  4.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一——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结合案例,比较中国、日本、美国的教学方式,哪种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 A.中国 
    • B.日本
    • C.美国 
    • D.不知道
  5. 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 )。

    • A.跳出只为“分数”学习的怪圈
    • B.重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 C.发展自身的特长
    • D.探究意识的发展
  6. 新课程中,倡导教师的评价以( )为主。

    • A.学生评价 
    • B.家长评价
    • C.自主评价 
    • D.校长评价
  7.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

    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成绩的唯—标准。

    “百分制”属于( )。

    • A.标准参照评价 
    • B.常模参照评价
    • C.发展评价 
    • D.形成性评价
  8.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

    • A.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 B.以人为本
    • C.旨在发展 
    • D.评价内容多元化
  9. 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10. 国家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 )

    • 正确
    • 错误
  1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中庸》之中。 ( )

    • 正确
    • 错误
  12.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 ( )

    • 正确
    • 错误
  13. 西周以后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七艺教育。 ( )

    • 正确
    • 错误
  14. 1986年4月六届人大审议通过了《教育法》。 ( )

    • 正确
    • 错误
  15.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 )

    • 正确
    • 错误
  16. 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 )

    • 正确
    • 错误
  17. 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工作的品德评价法。 ( )

    • 正确
    • 错误
  18. 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问题。 ( )

    • 正确
    • 错误
  19. 教师可以剥夺学生的荣誉称号和智力劳动成果。 ( )

    • 正确
    • 错误
  20. 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 )

    • 正确
    • 错误
  21. 现代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 )

    • 正确
    • 错误
  22. 德育工作中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

    • 正确
    • 错误
  23. 教师职业是一种软专业,谁都可以当教师。 ( )

    • 正确
    • 错误
  2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朱熹的教育思想。 ( )

    • 正确
    • 错误
  25.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荀子。 ( )

    • 正确
    • 错误
  26.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大教学论》。 ( )

    • 正确
    • 错误
  27. 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 ( )

    • 正确
    • 错误
  28. 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 )的规定。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教学目标 
    • D.课程目标
    • E.政治制度
  29. 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 )

    • 正确
    • 错误
  30.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 A.讲授法 
    • B.谈话法
    • C.讨论法 
    • D.演示法
    • E.练习法
  31. 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 B.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
    • C.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 D.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
    • 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32.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

    •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C.表扬为主,正面教育
    • D.做到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 E.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3. 课外活动的特点有( )。

    • A.自愿性 
    • B.灵活性
    • C.自主性
    • D.多样性
    • E.强迫性
  34. 教师的权利有( )。

    • A.教育教学权
    • B.评定学生权
    • C.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权利
    • D.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
    • E.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35.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E.准确度
  36. 课外活动制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课外活动必须具有( )。

    • A.可行性 
    • B.协调性
    • C.明确性 
    • D.安全性
    • E.组织性
  37.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古代与近代的( )。

    • A.前学校
    • B.前社会教育机构
    • C.学校
    • D.社会教育机构
    • E.高等学校
  38.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 A.认知领域 
    • B.日常生活领域
    • C.情感领域 
    • D.动作技能领域
    • E.安全领域
  39. 根据教学的任务可以将课分为( )。

    • A.新授课 
    • B.巩固课
    • C.技能课 
    • D.演示课
    • E.检查课
  40. 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

    • A.对学生的研究 
    • B.对教师的研究
    • C.对社会的研究 
    • D.对学科的研究
    • E.对教材的研究
  41. 群众性活动的类型主要有( )。

    • A.报告和讲座 
    • B.集会
    • C.比赛 
    • D.参观访问
    • E.小制作活动
  42. 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足的( )。

    • A.实际性 
    • B.适应性
    • C.具体性 
    • D.参与性
    • E.操作性
  43. 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有( )。

    • A.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 B.多元中心课程理论
    • C.目标中心课程理论 
    • D.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 E.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44. 按活动的规模和人数可将课外活动分为( )。

    • A.群众性活动 
    • B.科技活动
    • C.小组活动 
    • D.个人活动
    • E.学科活动
  45.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

    • A.德育规律 
    • B.教育者
    • C.受教育者
    • D.德育内容
    • E.德育方法
  46. 课外活动呈现出的特点有( )。

    • A.自愿性 
    • B.广泛性
    • C.多样性
    • D.自主性
    • E.交流性
  47. 杜威的教育主张有( )。

    • A.教育即生活 
    • B.教育即生长
    • C.学校即社会 
    • D.在做中学
    • E.以教师为中心
  48. 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两个方面,即( )。

    • A.了解学生学习
    • B.了解学生思想
    • C.了解学生个体
    • D.了解学生群体
    • E.了解学生家庭
  49.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的教育特征。

    • A.中国 
    • B.印度
    • C.希腊 
    • D.埃及
  50. 《普通教育学》是( )的教育学代表作。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卢梭 
    • D.杜威
  51.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 A.教学方法 
    • B.教学内容
    • C.教学组织形式
    • D.考试制度
  52. 机体某一种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 B.互补性
    • C.差异性 
    • D.阶段性
  53. 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 B.小学教育内容
    • C.小学教育方法 
    • D.小学教育目的
  54.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是指( )。

    • A.课程计划 
    • B.课程标准
    • C.课程类型 
    • D.课本
  55.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 A.疏导 
    • B.导向性
    • C.因材施教 
    •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56.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 )的职业。

    • A.系统化 
    • B.专门化
    • C.社会化 
    • D.复杂化
  57.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 )。

    • A.实践活动 
    • B.认识活动
    • C.课外活动 
    • D.兴趣活动
  58. 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 A.夏代 
    • B.商代
    • C.西周
    • D.春秋战国时期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 )通过。

    • A.1985年 
    • B.1993年
    • C.1995年
    • D.1999年
  60. 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 A.机能期 
    • B.发展期
    • C.差异期 
    • D.关键期
  61.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62.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 A.杜威 
    • B.怀特海
    • C.布鲁纳 
    • D.克伯屈
  63. 班级授课制出现以后产生了( )。

    • A.教师 
    • B.班主任
    • C.学生 
    • D.校长
  64. 我国近代小学开端于( )。

    • A.1878年 
    • B.1887年
    • C.1897年
    • D.1898年
  65.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 A.连续性特点 
    • B.创造性特点
    • C.长期性特点
    • D.示范性特点
  66.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 A.疏导 
    • B.导向性
    • C.因材施教 
    •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67.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是学习的( )。

    • A.主体 
    • B.客体
    • C.个体 
    • D.群体
  68. 主张“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康德 
    • D.杜威
  69. 除行为之外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 )。

    • A.自我意识 
    • B.自我激励
    • C.自我教育能力 
    • D.自我认识能力
  70.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71. 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的创办者是( )。

    • A.张焕纶 
    • B.张之洞
    • C.陶行知 
    • D.盛宣怀
  72. 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 )为依据。

    • A.知识的分类 
    • B.技能的分类
    • C.目标的分类 
    • D.科学的分类
  73. 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74. 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

    • A.依赖性 
    • B.向师性 
    • C.背师性 
    • D.示范性
  75. 教学大纲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是( )。

    • A.教学计划 
    • B.课程目标
    • C.教学目标 
    • D.教科书
  76. 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是( )者。

    • A.行为主义 
    • B.经院主义
    • C.科学主义 
    • D.人文主义
  77.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是( )。

    • A.直接经验 
    • B.理论知识
    • C.科学知识 
    • D.实践知识
  78. “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循序渐进的原则
    • D.巩固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