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三
- 
				
第 38 题 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 
				
第 36 题 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 
				
第 37 题 试论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 
				
第 34 题 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第 35 题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 
				
第 33 题 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 
				
第 31 题 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特点是什么?
 - 
				
第 32 题 简述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 
				
第 30 题 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
 - 
				
第 29 题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__________的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 
				
第 28 题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控制。
 - 
				
第 26 题 __________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 
				
第 27 题 普通教育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__________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 
				
第 23 题 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__________”。
 - 
				
第 25 题 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__________。
 - 
				
第 24 题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 
				
第 21 题 杜威的学生__________创立了“设计教学法”,它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 
				
第 22 题 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形式的__________性。
 - 
				
第 19 题 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 
				
第 20 题 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__________,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
 - 
				
第 16 题 谈话法最大的缺陷是__________。
 - 
				
第 18 题 陶冶法是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__________,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其产生作用的方式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
 - 
				
第 17 题 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__________,他所著的《________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第 15 题 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 )。
- A.欧洲
 - B.亚洲
 - C.布美洲
 - D.非洲
 
 - 
				
第 14 题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 C.师生共同参与的
 - D.学生自愿选择的
 
 - 
				
第 13 题 下列关于活动课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 
				
第 11 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 )。
- A.领会知识
 - B.巩固知识
 - C.运用知识
 - D.检查知识
 
 - 
				
第 12 题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 A.分层教学
 - B.合作学习 ?__?
 - C.小班教学
 - D.复式教学
 
 - 
				
第 9 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
- A.孔子
 - B.杜威 ?__?
 - C.昆体良
 - D.思孟学派
 
 - 
				
第 10 题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 B.教育的生产属性
 - C.教育的社会属性 ?__?
 - D.教育的艺术属性
 
 - 
				
第 8 题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
- A.高等教育
 - B.在职培训
 - C.继续教育
 - D.终身教育
 
 - 
				
第 6 题 教育家( )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
- A.马克思
 - B.罗杰斯
 - C.杜威
 - D.卢梭
 
 - 
				
第 5 题 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就是( )的统一过程。
- A.个体环境
 - B.个体与社会
 - c.个体与教育
 -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 
				
第 4 题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法
 - B.沟通
 - C.教劳结合
 - D.协调
 
 - 
				
第 3 题 《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
- A.巩固性原则
 - B.启发性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循序渐进原则
 
 - 
				
第 1 题 近代教育史上,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 A.夸美纽斯
 - B.康德
 - C.卢梭
 - D.裴斯泰洛齐
 
 - 
				
第 2 题 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
- A. 裴斯泰洛齐
 - B.卢梭
 - C.康德
 - D.洛克